獵頭經驗:一流的領導者從何而來?

本文首發:易德獵頭(yidelietou)

這兩天,川航緊急迫降事件引來廣泛關注。簡單來說,川航3U8633在飛行中遇到險情,機長劉傳健憑著過硬素養,讓飛機平安著陸,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獵頭經驗:一流的領導者從何而來?

▲四川航空3U8633機長劉傳健

感動背後,是一次真實的生死經歷。有人說“機長將可能出現的一次空中災難,變成了燃情的英雄片。”

那麼,從管理角度,如何看待這次事件?

01

專業過硬,

要經過幾道坎?

川航的情況非常危急:駕駛艙右側前風擋掉落、副機長半個人已在外面,儀表盤、無線電全部中斷,高空失壓,零下40度的低溫,極度刺眼的光照。在這樣的極端情況下,機長劉傳健以其精湛的技術和準確的判斷,幫助飛機安全備降。

沉著冷靜、臨危不懼,最終化險為夷,是怎麼做到的?

兩位機長都足夠專業: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一流的專業素養。

大家應該都知道,要成為中國空軍飛行員或者美國空軍飛行員,門檻會很高。在層層嚴格的篩選中,只有身體、頭腦、心理素質各方面都非常過硬的人,才能被優中選優。

據說薩利機長和劉傳健,都曾經是空軍飛行員,而這,只是他們職業生涯的第一層基石。

第二層,是從飛行員成長為機長的經驗積累。

業內人士說,允許機長有效反映的時間只有十幾秒,也就是說,在短短十幾秒裡,劉傳健的判斷之準確、操作之嫻熟、內心之沉著,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而這些,都是日積月累的沉澱,沒有里程數見證的專業,就談不上轉為危機的可能。

而這些專業素養,加上對飛行和生命的敬畏,早已經內化為習慣,成為兩位機長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我不相信普通的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可以在這種情況下沉著應對。

臨危不懼背後,是專業技術給人的膽識、經驗給人的底氣。

02

卓越的職業技能,

是領導力的基礎

領導力的實質,是影響力。

1. 如何獲得影響力?

第三個個人魅力,這個的確是對個人領導力而言很有分量的內容,但是,如何界定這種個人魅力呢,因人而異的成分太多,我們如果討論如何提高個人魅力,大概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標準和提法。因為主觀因素佔比過大,討論的意義就小了。

相比之下,專業領域的專家能力,則成為領導力的基礎。很多時候,因為你是專家,即便你沒有管理職位,大家也會聽你的建議,而許多專家,又以其專業水準,獲得了進入管理層的通行證。

2. 職業技能為領導力鋪路

回頭看一個小白的成長之路:只有職業技能,或者說專業素養上升到一定高度,它們才能成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本領、價值交換的基礎、社會身份得以被社交識別的工具。當然,還有可能,職業技能就是愛好,那麼,它還承載了你的興趣和快樂。

所以,追求卓越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就是為生存、生活打下良好基礎,在職業發展上,它們既可以幫你獲得影響力,又可以幫你走入管理層,拓展更大層面的領導力,對職業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往往會看到業務精英被提拔為銷售經理、總監、銷售副總裁等等,強大的業務能力就是一張名片,讓我們在職場裡有更加清晰的標籤,以區別於他人。

幫他們敲開管理大門的都是他們強大的職業技能,而成就他們領導力的,也是職業技能給工作、同事、行業帶來的影響力。

03

責任感可能是

最被低估的領導力

1. 責任感強的管理者,才叫領導者

責任感強的領導者,有三個特質:

第一,責任感強的管理者更關注事實,而非情緒。

責任感的核心是負責。負責的態度是關注事實、不受情緒干擾。

川航事件一出,很多人沉浸在感動裡,忘了追問事實。作為一次事故,川航在5月14日上午9點,在官方微博做了簡短披露,同一天,航班機長劉傳健機組進行了彙報。中國民航局在5月1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進行了通報說明,“5.14”事件已經成立調查組,並趕赴成都展開調查。

追問事實真相,是一個組織該有的擔當,責任感更強的管理者,他們更關注事實,而非情緒。

第二,責任感讓管理者擁有更強的自我驅動意識,並且覺得這是本分。

對個人專業技能的打磨、對個人溝通能力的提升,責任感強的管理者,雷達會始終開著,讓自己處於學習和進取狀態,不斷實現自我優化和升級。

在具體的工作中,他會不遺餘力地努力,因為對上司、下屬、團隊、客戶、行業、社會有承諾,所以努力去滿足甚至超過他人預期。提升團隊整體水平和素養,打磨自己和團隊的出品質量,提升客戶體驗和滿意度,則是實現這種責任感的具體途徑。

第三,責任感是管理者與身俱來的利他精神。

責任感甚至很難被培養,它是一種與身俱來的天分,沒有責任感的管理者,註定只能是職務驅動下的權力使用者,而強大的責任感,讓管理者具備領導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領導者。

總的來說,他們對組織、團隊成員、合作伙伴充滿責任感,於是願意奉獻、樂於付出,利他精神成就事業夥伴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

前面我們強調了職業技能的重要性,如果說專業是領導力的基礎,那麼,領導力背後的驅動力,就是責任感。劉強東說,在選拔幹部的時候,他最看重的是這個人有沒有責任感。

有管理學家提出,領導力有三個特點,包括能力、人格、一致性。

能力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專業技能,是基礎。人格,說的是領導力高尚人格的表現,比如寬容、大氣。一致性,是說一個管理者的使命感、高尚人格、個人專業技能是否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責任感越強的領導者,一致性越高,而一致性越高,這個人的領導力就越強。

由此可見,成就領導力的核心是責任感。

我們稱他們為領導者,因為他們身先士卒;

我們稱他們為領導者,因為他們搶在其他人之前率先涉險;

我們稱他們為領導者,因為他們選擇犧牲,使追隨者感到安全和受保護,或因此得益。

當我們這麼做時,所得到的自然反應是,追隨者將會為我們犧牲。他們將為我們奉獻熱血、汗水和淚水,幫助領導者實現願景。

領導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階級。我知道許多位於組織最高層的決策者絕對稱不上是領導者,他們是掌權者。他們說什麼,我們就得做什麼,因為他們的職權大於我們,但我們不會追隨他們。我知道許多位於組織底層的員工,他們無權無勢,但他們是不折不扣的領導者,因為他們選擇照顧左邊的人,他們選擇照顧右邊的人,這就是領導者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