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大豆為何成為中美貿易戰關稅要點?特朗普你擔心選票麼?

特朗普變臉比翻書都快。

不過全世界都習慣了。

乾貨!大豆為何成為中美貿易戰關稅要點?特朗普你擔心選票麼?

2018年6月15日,鑑於美國政府重提對來自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國務院也立即出臺了同等規模的反制措施。

雙方的增加關稅生效時間都是7月6日。

那本次反擊的重心之一就是農產品,學院君今天來為大家解讀其中的重點之一——大豆。

乾貨!大豆為何成為中美貿易戰關稅要點?特朗普你擔心選票麼?

大豆

在國務院的加徵關稅產品清單中,明確寫出了:第451號12019010的黃大豆。

美國農業協會立馬對特朗普政府表示了不滿,這種無端的貿易戰其實變相從美國普通消費者手中加稅,嚴重影響出口。

為何中國對美國大豆的加稅會引起人們的關注?

中國大豆近90%的依賴進口!

2017年,中國全年消耗大豆約1.1億噸,那產量呢?

根據農業部披露的數據,全年大豆產量為1293.7萬噸

巨大的缺口必須以來進口。

大豆主要進口來源前三名

巴西 53%

美國 34%

阿根廷7%

為什麼中國大豆產量少?

很簡單,最關鍵的原因,種植面積少

還是農業部數據,2017年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11303.45萬公頃,其中大豆佔多少?720.23萬公頃,只佔6.37%

那大豆種的少,耕地都種了些什麼呢?

32.53%玉米

26.7%稻穀

21.4%小麥

相比而言,大豆的6.37%確實很少了。

那為什麼大豆種這麼少?

因為中國14億人要吃飯啊,耕地主要要解決人吃飽的問題,這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問題,而

大豆單產太低了。

還是農業部的數據說話。

稻穀每公頃產量6862千克

玉米每公頃產量5971千克

小麥每公頃產量5327千克

大豆呢?每公頃產量1796千克,只有單位最高產量稻穀的1/4多一點。

所以,為了優先保障吃飯問題,耕地自然要優先稻穀、玉米、小麥的問題,畢竟吃飽飯是第一位呀。

那為什麼巴西美國可以生產那麼多大豆呢?

因為他們人口少呀,不需要那麼高的基礎農作物,所以大豆這種經濟作物就可以大量種植了。

巴西大豆種植面積2017年3330萬公頃,美國大體相當。

剛才我們說了中國的種植面積720萬公頃,快5倍於中國的大豆麵積了。

這種基於國情的農作物種植選擇是不同國家農作物產量差異化的根本原因,當然經濟性也是另一種原因。

種植技術差異

進口大豆比國產大豆出油率大約高3%,而且美國大豆每公頃產量約3噸,巴西阿根廷略低一點,但也遠高於中國,中國的產量我們之前也說了每公頃約1.8噸

造成差異的原因,我們不具體講,大家也大體知道,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率,土地的集中化程度,以及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等等。

但我們還是強調,即便中國的大豆種植技術趕上美國,達到同樣的出油率和單位面積產量,依然無法分配那麼多的耕地去產大豆,還是那句話,人吃飽飯是第一位的。這與大豆的用途有關。

大豆的用途

大豆的主要用途中,用於食用的只有14%,而用於壓榨的是83%

但是,大豆油並非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在油料領域可替代品很多,不吃大豆油我們還可以吃花生油、菜籽油,但是與大豆關聯最大的實際上還是肉類飼養。

大豆的主要產品豆粕富含蛋白質,是用作飼料的上佳選擇。

乾貨!大豆為何成為中美貿易戰關稅要點?特朗普你擔心選票麼?

所以繞了這麼一大圈,大家明白了麼?

如果提升大豆進口關稅,飼料價格、肉彈類產品的價格會收到影響。

所以國內受影響最大的是牲畜飼養業,最終關係到大家生活的是肉類價格。

從其他國家替代進口可行麼?

為什麼不替代進口?美國的大豆增加了進口關稅,巴西阿根廷沒加呀?可以轉從他們那裡進口呀?

不太樂觀,因為大豆是農作物,還是受季節、氣候影響的。而且從美國的進口量實在太大了。

南北半球大豆收割季節不同,巴西、阿根廷一般在4、5月,美國在9、10月,所以南美大豆的庫存可以替代部分進口,但季節影響無法避免,同在北半球的印度倒是可以考慮。

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大豆60%銷往中國,出口額約140億美元,對這部分出口加稅25%,這對美國大豆種植戶影響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

而農業州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所以他們的呼聲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當然,世界已經習慣了特朗普的變量,事情直到靴子落地那一刻才算是發生,在最終關稅舉措生效前,一切都還有變數。

結語

學院君堅定的認為,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貿易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中國的穩定性與政策連續性,還有國家層面的宏觀調控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適當減少這部分貿易戰所造成的損失。

中國人有信心,中國人不畏懼任何挑戰。

獨自出發成長學院——陪伴成長,相信夢想

運營人員:dzcf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