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少林扫地僧来历的最大可能,就是慕容博之父,慕容复的祖父。最有力的证据,是关键词“四十三年”。扫地僧回答慕容复,他潜身少林藏经阁,发生在42年前,或者43年前。

与此同时,据大理黄眉僧所述,此时武林中刚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慕容博的父亲病死,黄眉僧在从汴梁去山东的青豹冈附近,遇到了扶棺而归的慕容博(时年15-16岁)和他母亲(时年36-37岁),在和少年慕容博的交手中,被其似是而非的金刚指所伤,心理阴影竟持续四十余年,偶尔回思,不觉犹有余悸。

【黄眉僧道:“老衲曾有一件亲身经历,不妨说将出来,供各位参详。说来那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我转头看去,见一匹驴上坐的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妇人,另一匹驴上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眉清目秀,甚是俊雅,两人都全身缟素,服着重孝。】【慕容复道:“不错,我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

金庸先生向来字字珠玑,没有无谓闲笔,而整部《天龙八部》上百万字鸿篇巨著,“四十三年”这个关键词只出现了这么两次,岂非偶然?那么,慕容博假死,骗过妻儿,远遁少林的情节,同样也隐喻着【四十三年前,慕容博之父假死,骗过妻儿,远遁少林】的暗线情节。

上世纪60年代,金庸最早在《明报》连载的《天龙八部》中,对慕容氏一族的设置和后来的通行版本大不相同,也更能代表作者的最初创作意图。最出人意料的设定,就是女主角叫王玉燕,她的母亲是慕容博的妹妹,慕容复的姑姑。慕容【复】和王玉【燕】这两个名字,隐藏的就是慕容家族世代的“复燕”(光复大燕)之志。

王玉燕(王语嫣)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而直到80年代后的改版,也就是通行版,才将女主角改名王语嫣,她的母亲也变成了慕容复的舅母,逍遥派无崖子的女儿。

在最初版《天龙》中,王玉燕之母,王氏慕容夫人的武功甚高,甚至在慕容博之上,而且还展示了她的龙吟功和深厚内力。

王夫人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在她的随意指点下,即使是年仅十八岁的王玉燕,也是一流武功高手,甚至强于比她年长十岁的表兄慕容复。阿朱和阿碧之前敢和段誉一起戏耍“大轮明王”鸠摩智这等的绝顶高手,但对这位王氏慕容夫人,却远远闻其声而噤若寒蝉。

【忽听得远处传来一声清啸,声若龙吟,浩浩而来。阿朱和阿碧一听到这啸声,同时脸上变色。】

【阿朱连打几个手势,又向前后左右瞧了一会,说道:“这位王夫人哪,武功之高,实已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当世武林之中,要算她第一。咱们公子生平不服人,就只佩服王夫人一个。”】

【王夫人道:“你表哥一个大男人,年纪比你大着十岁,成天不学好,不长进,疯疯癫癫的不知干些什么,身上的功夫连你也及不上,慕容家的脸也给他丢光了。‘姑苏慕容’这四个字,百年来是多大的威风,可是你表哥的功夫呢?配不配啊?”玉燕听著母亲的说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觉得母亲的话倒也没有说错了,一时无言可答。】

比起世代祖训,这位王氏慕容夫人生平却另有志向,在她眼里,慕容博是“不争气”,和慕容复整天忙于“光复大燕”是“疯疯癫癫”,她一心想将慕容氏家传武功发扬光大,开创天下无敌的‘慕容宗’。后来,因为和慕容博闹翻,她宣布自己不再姓慕容,只随夫家姓氏称王夫人。

【玉燕咬著下唇,道:“我知道,你是嫌舅舅不争气,恼恨表哥不专心学武,以致不能开创天下无敌的‘慕容宗’。王夫人“嘿”的一声冷笑,道:“小孩子知道什么?我早已不姓慕容啦。‘慕容宗’立不立得成功,跟我有什么相干?”玉燕道:“我知道的,你恨自己不是男子,否则早把‘慕容宗’建了起来啦,你怪舅舅和表哥一心一意想‘规复燕国’,没将武功放在心上。”】

【玉燕走上几步,柔声道:“妈,你去救他一救。他……他是慕容家的一脉单传。倘若也有甚不测,姑苏慕容家就是断宗绝代了。”王夫人冷笑道:“姑苏慕容,哼,慕容家不顾我,我为什么要顾他们?”但这两句话一出口,登时自知失言,挥手道:“出去,出去!”】

这位王夫人性情乖戾,其志向却并非不合情理,反而和慕容氏先祖一脉相承。在五代末年,慕容氏曾经出了位“当世无敌”的绝世高手慕容龙城,其人创制了“斗转星移”神功,也是姑苏燕子坞这支慕容家族的始祖。

而就在慕容龙城苦心钻研神功的这些年里,一个出身下级军官家庭,四处游历的青年赵匡胤,决然从军,从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到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只用12年时间,就从一个大头兵变成了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终结了五代乱世,令神功大成的慕容龙城后悔不迭,竟自郁郁而终。

【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的高妙武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他不忘祖宗遗训,纠合好汉,意图复国,但天下分久必合,赵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龙城武功虽强,终于无所建树,郁郁而终。】

慕容博和慕容复父子,嘴上说忙了几十年的“复燕大业”,但他们真正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具体造反事宜,干得极少,倒是将自身武功如何进益,放在了实际头等大事的位置。

慕容博潜身少林三十年,苦练七十二绝技练到身体损伤、走火入魔。慕容复同样常年耐着性子,和比自己小十岁的王家表妹交好,不外乎为了从不喜欢自己的王夫人那里,多套取几本曼陀山庄“琅嬛玉洞”收藏的武功秘籍,还为了和丐帮交涉,便苦练打狗棒法的残篇。

因此,比起虚无缥缈的复国梦,这父子姑侄的日常行径,说白了就是一家子武痴

慕容博、慕容复父子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而扫地僧难道就当真和他自己所述的那样,崇尚佛法而轻视武功么?他一身超凡入圣的功夫从何而来?他若只为修行佛法,何必要选择天下武学泰斗的少林寺,又何必潜身于云集少林绝妙神功的藏经阁?他将内力练到整个金庸作品中唯一“潜运功力,心到力至”的境界,若不是多年苦修,如何能够做到如此神通?如果说武痴程度,扫地僧当真就会逊于练功练到走火入魔的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玄澄大师等人么?

当少室山大会上,少林方丈玄慈自杀,以死谢罪,并公开指认慕容博是当年假传消息,造成雁门关血案的真凶后;当慕容复被段誉的六脉神剑打败,又被萧峰“老鹰捉小鸡”污辱后,慕容氏不但威名扫地,而且还成为天下武林之公敌,眼看就再无容身之所。

更糟糕的是,萧远山和萧峰父子已经认定慕容博是杀妻害母的大仇人,以他们的性情,注定要和慕容氏不死不休。两个一心要报血海深仇的绝顶高手,他们父子联手的恐怖威力和惊人破坏力,足以让任何人胆战心惊。

萧远山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在藏经阁,慕容博、慕容复父子联手鸠摩智,以三敌二,究竟能否杀死萧峰父子,绝此后患,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少林众僧和其他门派高手,绝不会给他们充裕的战斗时间。而且任何一个绝顶高手,要击杀他的难度都远远大于击败他。

所以,在这种慕容氏一方仅仅略占上风,实则危如累卵的局面下,扫地僧现身了,他展示了自己超凡入圣的惊人武技,又以主动龟息功让萧远山和慕容博父子由生转死,由死转生,最后万念俱灰,握手言和。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对少林寺来说,这是多了两个牵制辽国南院大王萧峰和江南慕容氏的人质,本寺武功也无外泄之患,同时还在天下英雄面前,展示了少林寺如何藏龙卧虎,深不可测,仍旧是人人畏惧敬仰的武林泰山北斗。

对慕容氏来说,那用自己本就虚无缥缈的“王图霸业”,换了萧峰父子实打实的“恩怨情仇,俱在尘土”,从此和大仇人萧峰父子握手言和,化解了眼前丧家灭门的危机。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如果慕容复能学会几分星宿派的铜皮铁脸功,大可对萧峰说:「你我父辈已成师兄弟,萧兄自然也就是我的师兄了。段公子和虚竹子先生,自然也和我的手足兄弟一般无二。咱们正该一笑抿恩仇,好好喝上几杯。」可惜慕容复的脸皮还不算太厚,少年成名的傲气尚未完全消磨,白白辜负了扫地僧的苦心孤诣和力挽乾坤。

扫地僧、慕容博、慕容复

慕容博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救他?只因他们有这层隐秘关系!

北宋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慕容龙城一度打算和宋太祖赵匡胤争夺天下,后因见北宋王朝根基巩固,无计可施,郁郁而终。

《天龙八部》故事主线则发生于北宋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的公元1093年,时间已经相隔一百三十余年,则扫地僧武功虽高,却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慕容龙城,而只可能是他的子孙后人。

此时慕容博约60岁,因此,他大致出生于1033年,距离北宋王朝建立已经过去了七十年,和慕容龙城相隔两、三代人,较为合适。

最后得出结论:少林扫地僧即慕容博之父,慕容复的祖父,也是慕容龙城的儿子、或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