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武汉的可怕,日本人是领教过的。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当年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会战打响时,正值武汉的6、7、8、9、10月,去过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战场上的温度超过了40℃,一个日军联队,能有一半人的中暑/掉队!被武汉的夏天干掉的日本人,比国军干掉的还要多,多得多。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但武汉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即使在三伏天,武汉人依然排起队买油条油饼。师傅在油锅旁边汗流浃背地炸,食客们也在油锅旁边汗流浃背地等。

怪不得有人说,武汉人是连下油锅都不怕的。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天不怕地不怕,“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与武汉人第一次见面,你可能会惊讶于他们的火爆、直爽,但相处久了,更会钦佩与他们的 “韧性”和“蛮劲”。

“不服周,就是不服周!老子死也不服周!”

“ 不 服 周 ”

从这句武汉人的口头禅中,

不服输的精神可见一斑。

更可怕的是,这句话流传了2000年!

武汉的历史

“不服周”,敢把周天子拉下水

湖北在古代曾是楚国,湖北人也以楚人自居。

而楚国的开创者是熊绎,他的爷爷被周文王奉为老师,为建立周朝立下了犬马之劳。然而到了论功行赏时,却得到了“公侯伯子男”中几乎是最末一等的“子”爵位。

等到熊绎出席诸侯盟会时,各位公爵、候爵、伯爵都依次就座完毕,熊绎作为堂堂一个楚国诸侯,却被大臣安排去看守火炬,犹如奴仆一般,还被嘲笑是“楚子”。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熊绎忍声吞气,但一等到他回到楚国,楚人就立马喊出了“不服周”。不只是嘴上说不服,楚人说干就干,穿着破烂的衣服开辟山林,艰苦创业。

50多年以后,周昭王见楚国发展起来了,就想“碰瓷”。结果被楚人在汉水打了埋伏,周昭王因此溺水身亡——2000多年前,湖北这块土地上的人就已经这么猛了。

2000多年后,还是这里的人,在武汉掀起“武昌起义”。

清末的中国,只剩下最后两支能打的军队,一支是北洋新军,另外一支是湖北新军。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湖北的革命军从10月18日出战汉口,到11月27日汉阳失陷,前后与清军战斗了42天,史称“汉阳保卫战”。

在这41天之中,湖北新军为辛亥革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湖南、陕西、江西等关内十八省纷纷响应湖北佬,清朝气数已尽!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当年的武汉无比耀眼,竟能以一城之力,抵抗半个国家!其实深挖开来,跟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张之洞。

武汉的工业

洋人能造,我大武汉也能造!

在历史书中,张之洞因为“中体西用”的言论,常常被我们归入“老古董”一类人。

大错特错!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相比于一生做“糊裱匠”的李鸿章,作为湖广总督、洋务派中坚人物的张之洞则一向有着“不服周”的精神。

洋人能造的,中国人也能造,“中体”一定能够“西用”。在他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兴建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使“汉阳造”成为闻名东亚的品牌!

| 汉阳造步枪

1896年,汉阳兵工厂购买了德国1888式步枪设计图,开始仿制步枪。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这种枪因为好使不易出故障,各地的军人都愿意用,不仅把它称为“汉阳造”,而且只认“汉阳造”。

无论是红军还是国军、八路军还是游击队,“汉阳造”都是士兵手里的主要武器,甚至到了朝鲜战争,还有志愿军战士拿着汉阳造在冰天雪地里与联合国军拼杀!

“汉阳造’前后流行了50年,生产了100万支,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 汉阳铁厂

由张之洞于1890年筹办,是亚洲首个、并且是规模最大的钢铁厂,比日本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还要早7年!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到辛亥革命前夕,仅仅是汉阳铁厂的钢铁产量,就占了全国的90%!

一个外国观察家看了汉阳铁厂之后,也感叹“研究西学之华人,经营布置,才略不下西人也。”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从清末到民国,武汉三镇经济繁荣,成了近现代中国的工业发源地,位居亚洲前列,曾经有“东方芝加哥”之称。

当时全国只有两座城敢在前面加“大”字,除了大上海,就是我“大武汉”了!

武汉的光谷

一个中部老大的“不服周”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俗称“武汉光谷”,凭着不俗的科技和工业实力,越来越成为“武汉三镇”之后的第四镇。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2009年,武汉光谷成为和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并列的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

武汉光谷,不光有并列的地位,也有并列的底气。

他的高等院校数量仅次于北京,拥有100万大学生,居全球各大城市的第一,而这些学生大部分都聚集在“光谷”。

拉勾网的招聘数据显示:互联网百强校招,第一常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常去的是武汉大学,不是清北!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当然,华科出了这么多,武大一个风云人物就顶全部:雷军。6月,小米即将在香港上市,雷军有可能凭此成为未来的首富。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但武汉也有自身的问题,就是留不住大学生。

蚂蚁金服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中,在前五大热门的跨省迁移路线中,三条都来自武汉,分别是武汉——深圳,武汉——北京,武汉——广州。仅有20%多的大学生选择留在武汉工作创业。

但武汉,自有底蕴在,100万未来的人才在这里成长,武汉决不会仅仅“服周”于做中部的老大。

去年2月,武汉在全国率先打响“抢才大战”,启动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口增量排全国第五,远超北上。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不仅这样,未来将有24家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企业的总部或第二总部落户武汉光谷,其中包括小米科技、科大讯飞、海康威视、ofo等行业龙头企业。

武汉的历史和底蕴在“三镇”,武汉的未来,在光谷。

武汉的早餐

一个月不重样,你服不服周?

武汉,占据了“汉地十八省”中最最中央的位置。

沿长江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被称为“九省通衢”。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作为长江上的码头重镇,来往的人多,做体力活的人更多。一顿早餐吃不好,一整天都没力气。这也造成了武汉的早餐异常丰盛,热量十足。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过早”在武汉方言里是“吃早饭”的意思,而过早的最佳姿势,就是“边走边吃”。

武汉出生的明星王凯,就给大家演绎了正确的过早姿势。

在以武汉为舞台地电影《万箭穿心》中,工人们骑自行车上班,逢到红绿灯,都要停下来端起车篓里的热干面,吃上两口。可以说是十分传神了。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桌子?不存在的。红色塑料凳才是这里的主角。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蔡澜把这里称为“早餐之都”。也许你听说过,武汉的过早一个月不重样?

这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热 干 面

占据了武汉过早的半壁江山。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豆 皮

其实没有豆,是由金黄油亮的蛋皮包裹着晶莹剔透的糯米。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面 窝

也是完全没有面的,它的主要原材料是大米、糯米还有黄豆。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当然,说好的一个月不重样——

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

武汉,一座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

她给过去的人以辉煌历史,给未来的人以美好承诺;

给留下来的人以市井生活,而给离开的人,是笑过哭过爱过……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忘记在武汉的一切,但一定不会忘记他曾带给我们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