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至上 踐行“五個一切”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葉建軍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反覆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他率先垂範,風雨兼程,訪貧問苦,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深入特困地區,聽民聲,察疾苦,思對策,模範踐行了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彰顯了大國領袖的為民情懷與責任擔當。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面對複雜形勢,應對重大挑戰,完成艱鉅任務,實現偉大夢想,必須牢記初心使命,堅持人民至上,踐行“五個一切”。

一、一切為了人民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除了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這就決定了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突出位置,做到“一切為了人民”。

堅持把黨的一切奉獻給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表明,一切為了人民,就要求廣大幹部和黨員嚴守黨的宗旨,做到“全心全意”,不是“半心半意”,更不是“虛情假意”,把自己的一切“心”“意”奉獻給人民,把自己的一切交付給人民,為人民的利益而生,為人民的利益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寫道:“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擔負一定領導責任的同志,都應當同焦裕祿同志作個比較,經常想一想,自己為人民服務是不是做到‘完全’‘徹底’了。”

堅持黨的一切權力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唯物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認為,我們的一切權力來自於人民,不是來自於神靈賜予或上天賜予。因此權力必須屬於人民、用於人民,所有工作都要圍繞人民,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堅持黨的一切活動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在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共產黨人必須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的要求和願望作為第一信號,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把人民利益裝在心上,把為民謀利幹在實處,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二、一切依靠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在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歷史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正是依靠人民的力量,跨過了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因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做到“一切依靠人民”。

在謀劃發展的思路上依靠人民。思路決定出路。思路錯了,全盤皆錯。當年安徽小崗村64位農民的改革創舉,就深刻表明,最偉大的發展智慧蘊藏在廣大人民之中,人民是發展的推動者,群眾是發展的真正英雄。只有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始終相信人民,聯繫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才能謀劃好發展的思路,推動發展的前行。

在落實發展的行動上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表明,人民是發展的主體,發展的行動依靠人民的支持。必須拜人民為師,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既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又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最大限度發揮人民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才能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才能形成加快行動、推動發展的磅礴力量。

在實現發展的目標上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歷史表明,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能力的增強,紮根於人民群眾創造性的實踐中。只有依靠人民群眾的辛勞與智慧來創造財富、積累財富、推進發展,使勞動人民成為監督發展目標實現的中堅力量,才能完成我們的發展任務,實現發展目標。

三、為了一切人民

“人民”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概念,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有人認為,“人民”的概念來自於19世紀俄國興起的民粹主義,它反映了世界的平民化理想,是與“精英”相對立出現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堅持以絕大多數人、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中心,堅持“為了一切人民”。

把新時代人民的利益發展好。與近代資產階級學說中的“國民”“公民”等不同,我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經常使用“人民”這個政治概念。1942年5月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什麼是人民大眾呢?最廣大的人民,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1957年2月他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又指出:“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當前,中國迎來新時代,“為了一切人民”的內涵更加廣泛,它包括“一切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堅持以“勞動者、建設者、愛國者”為中心,以保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他們的利益為最直接的動力。

把歷代中國人民尤其是近代以來我國各族人民為之努力奮鬥的“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美好追求與夢想繼承好、實現好、發展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特別是近代以後,在外來侵略寇急禍重的嚴峻形勢下,我國各族人民手挽著手、肩並著肩,英勇奮鬥,浴血奮戰,打敗了一切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捍衛了民族獨立和自由,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禦外侮的壯麗史詩。繼承歷代中國人民的追求與夢想,並將其融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是歷代中國人民賦予我黨的歷史責任。

把子孫後代的根本利益保護好、發展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明確要求“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實現世世代代共享繁榮、共同富裕。

四、一切由人民共享

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共享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他還進一步明確指出,“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十三五’時期的任務和措施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的事。”

一方面,發展過程要共享,即不斷把“蛋糕”做大的過程要共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落實共享發展理念,首先是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推動“蛋糕”逐步做大的過程,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也是落實共享、體現共享、實現共享的過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共享是共建共享。這是就共享的實現途徑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過程也是共享的過程。”

另一方面,發展結果要共享,即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落實共享發展理念,還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共享發展就是要共享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建設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權益,是全面的共享,是努力實現共同富裕的共享,是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共享;就是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特別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五、一切由人民檢驗

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把發展的最終評判權交給人民,讓“一切由人民檢驗”。

發展的衡量標準要由人民來確定。常言道,人民心中有桿秤,是輕是重,一稱便知;人民手中有把尺,是長是短,一量便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發展的方法路徑要由人民來檢驗。歷史和人民既賦予我們黨責任,也檢驗我們黨行動。如果發展的目標得不到人民檢驗,就容易偏離出發的初心,失去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如果發展的手段與方式得不到人民檢驗,就難以找尋發展的正確方法與路徑,錯失發展的大好時機與機遇。如果發展的過程得不到人民檢驗,我們的工作就難以得到有效監督和校正,就可能出現動機與效果、理論與實踐、實質與形式的背離。

發展的成效質量要由人民來評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就要求我們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堅決杜絕低質量、低效益甚至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經得起實踐檢驗、經得起人民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來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指數和幸福指數。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講師團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