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通 融有為——記國網澳洲資產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朱迪·布萊克

睿智,開朗,真誠,能幹。這是國網澳洲資產公司的中方員工對他們的澳籍朋友朱迪·布萊克的評價。和朱迪相處了3年的中方員工說,這些詞還遠遠不能概括朱迪。

2014年1月3日,國家電網公司成功收購新加坡能源國際澳洲資產公司60%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原新加坡能源國際澳洲資產公司更名為國網澳洲資產公司(SGSPAA)。朱迪柔肩挑重擔,擔任分管人力資源、健康、安全以及環境的執行副總經理。

不同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形態和思維模式、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相處之道,甚至不在同一個半球的兩家企業,突然要合作,如何處理好文化與思想的融合,確保企業穩定運營,成為了對國家電網公司的考驗,亟待中澳雙方管理團隊共同攜手解決。分管人力資源的朱迪成為股東、員工、管理人員和利益相關方關注的焦點。

朱迪在澳大利亞長大,在新加坡能源澳洲資產公司工作了近10年,在能源行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澳大利亞多元開放、兼容幷包的地域特色,也讓朱迪深諳融合之道。她協助我方完成了SGSPAA公司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轉型。

在國家電網公司收購3年之後,SGSPAA公司無論是安全指標、運行指標、員工敬業指數,還是股東回報、新業務發展都走在同類型公司前列。SGSPAA公司的多項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喂龍”:一個華麗的開場

2014年1月14日,註定要成為載入SGSPAA公司史冊的一天。這一天,在SGSPAA公司墨爾本總部,一群不同膚色、不同口音和不同裝束的人在慶祝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作為最大股東派駐SGSPAA公司的副董事總經理阮前途,要入職了。澳籍董事總經理保羅·亞當友好地向阮前途伸出了手。當二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的時候,現場近300名員工報以熱烈的掌聲。

響亮的鑼鼓聲突然響起,一金一銀兩條舞龍威風凜凜地出現在現場,左右搖擺,飛騰跳躍,全場人員都驚呆了。頓時,現場一片歡呼雀躍,人們之前的拘束感、生疏感、距離感一下子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這時,朱迪一身旗袍亮相,保羅·亞當目瞪口呆,現場人員又發出一片驚呼。人們這才醒悟,這是朱迪的一次精心策劃。在兩家公司交割、歡迎新股東代表的第一天,舞龍意味著一個美好的開始。朱迪策劃這次歡迎儀式的目的,就是要掃除員工之前擔心的、憂慮的,甚至是排斥的東西。她說:“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舞龍的熱烈氣氛會迅速感染人,讓員工瞭解中國文化,準備和一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企業共事。”

在熱烈的掌聲中,阮前途和保羅一人挑著一塊白菜,象徵性地喂到獅子的口中。這時候,中方員工和在中國工作生活過的員工心中都升騰起一種豪邁的情感——龍騰盛世。這個儀式是對新的所有權結構的一種祝福。

互信:平等和諧共處

在工業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從業多年,朱迪是一位處理員工關係和不同訴求方關係的高手。她深知,一個團隊要齊心合作,成員彼此之間的信任是關鍵。信任從哪裡來?這就需要雙方之間有足夠的瞭解和認識,並尊重對方。

在SGSPAA公司成立的前期,朱迪扮演了一個橋樑的角色。她向員工介紹新股東的情況。國家電網公司對SGSPAA未來的構想、在澳洲投資的目標以及在世界各地投資都秉承的“本地化管理和僱傭本地員工”的理念和原則,她都爛熟於胸。之前員工認為“公司所有權變更通常會被視為是負面消息或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擔心逐步退去。在朱迪的積極努力下,員工對國家電網公司有了全面的認識,並認同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文化。SGSPAA公司的股權交割期平穩度過。

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一個顯著特徵。社會學家稱之為“民族的拼盤”,澳洲人自豪地稱自己為“平等主義者”。SGSPAA公司擁有近3000名員工,他們來自50多個國家。

為了讓我方股東適應澳洲文化,讓澳洲員工感受到國家電網公司的平和、親切,朱迪積極充當起了“潤滑劑”與“催化劑”的角色。她一次次地向我方講解澳洲文化,在會議中安排我方高管代表與澳方職員平等相處,並讓澳方一線員工與我方高管團隊面對面直抒胸臆。通過不斷的接觸與磨合,漸漸地,中澳雙方人員不再有拘束感,文化慢慢交融,最終融合成為一個平等和諧的大家庭。

不管是員工還是我方管理層,都非常認可朱迪。朱迪本人的人格魅力也為她的工作加了分。她在完成環海灣220公里自行車賽後的第二週,再跑完42.2公里的馬拉松比賽。這讓同事們豎起了大拇指。

朱迪總是非常誠懇認真地傾聽每一個人的訴求,並用最巧妙的方式為人排憂解困。工作中,面對複雜的問題,她能很快看清問題本質,並理清思路,乾脆利落地解決。現任SGSPAA公司的副董事總經理孫鵬說,朱迪彷彿一位太極拳高手,善於促進各種文化融合。

融合:邁向更好的明天

朱迪在各種場合都強調,每個社會及組織都是在文化大氣層下共生共存的。股東在當地企業管理中必須牢牢抓住、分析並順應當地的文化傳統。一旦融入當地文化,你將不難發現,制度和工作安排會順風順水。澳洲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平等與尊重,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能找到相對應的符號。

找到了彼此文化的相通之處,也就找到了交流融合的密碼。朱迪為此費盡心血。

在2015年中國農曆新年之前。朱迪早已瞭解到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性。她早早就同阮前途商量,要舉辦一次盛會,讓SGSPAA公司所有員工共同慶祝中國的傳統佳節。

瓶插紅梅,樹掛燈籠,火紅的鞭炮掛飾裝飾著SGSPAA公司的每一個角落。旗袍、唐裝,在這個世界華人都在歡慶的日子,阮前途他們穿上了中華民族傳統服裝。保羅拿出準備好的賀詞表示祝賀,阮前途向澳籍同事解釋春節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春節特有的文化意義。

彼此瞭解得多了,人們之間的溝通也就順暢了。朱迪一次次創造機會把資產管理團隊和服務團隊派到中國,學習電網新技術,提高了SGSPAA公司的業務水平。

在朱迪看來,彼此信任和文化融合還只是第一步。作為人力資源負責人,無論在僱傭員工、與工會談判,還是在績效薪酬分配等方面,她每天都要與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不同人生經歷的人溝通交流。如何既重視員工多樣的合理訴求,又讓企業“安全運營、團隊合作、追求卓越、重守承若、客戶至上”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朱迪想盡辦法。

一次,在關於SGSPAA公司裝修事宜的管理層會議上,朱迪提議給員工設立祈禱室。舉座皆驚,辦公室本身就緊張,5位SGSPAA公司領導都沒有專用辦公室,還拿出房間做祈禱室?

“祈禱室是為信仰穆斯林的員工提供的,要簡潔、安靜,有其他宗教信仰的員工也可以使用。員工安心地為企業工作,企業才能獲得更高的效率。員工之間也會更尊重、更和諧、更團結。”朱迪的一席話讓其他高管心服口服。

朱迪用“同理心”去對待SGSPAA公司的每一位員工。她還換位思考,去理解每一位員工的立場與想法,為他們解決看似很小的事情。她的細緻入微贏得了企業員工的心,也為我方股東凝聚人心建立了“連心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