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在经过连续两年的辟谣和挣扎之后,铃木退出中国还是成为了事实。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6月15日,北汽昌河官网挂出《关于原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中显示:昌河铃木经过股东双方友好协商,日方股东将所持有的所有昌河铃木股权转让给昌河汽车,并已获得政府部门批准。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随后,6月19日晚间,日本NHK爆出了一条新闻。“来自铃木的高管正在同合作伙伴长安汽车就解散合资公司铃木事宜进行谈判。铃木汽车将在中国停止当地生产,或将集中资源于印度市场。”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今年4月,长安铃木还曾发布公告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坚持“精品小车”的发展战略。但是日前从海外媒体获悉,铃木汽车开始与长安汽车就解除合资关系进行谈判。铃木已经决定撤出在中国当地生产的方针,并与合资对象长安汽车解除合作关系。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在近期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并不单是铃木一个。6月份,菲亚特退出中国的事实也基本确定。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也许说菲亚特完全退出中国有点言过其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与广汽分手,但还会向中国出口菲亚特汽车。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广汽菲亚特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分别为20辆、1辆、0辆和69辆,4个月共销售汽车90辆。据悉,目前全国大部分广汽菲亚特经销商已经停止销售菲亚特品牌的车辆,转向主营Jeep品牌,甚至有些经销商干脆选择退网。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停止中国销售计划”,菲亚特-克莱斯勒联盟主席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在6月1日的表态释放出菲亚特即将退出中国的强烈信号。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其实,早在2014年,就有欧宝退出中国市场的情况。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而在今年,一系列的国外和其他地区汽车品牌因为发展不利,也陷入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之中,其中包括长安DS、东风裕隆、郑州日产、讴歌、斯巴鲁等品牌。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这些品牌之所以要退出中国市场,主要是销量不行。例如:

长安铃木2017年全年销量为86513辆,同比大幅下滑26%,亏损8482万元。今年1-5月,长安铃木累计销量仅为2.1万辆,同比下滑47%。

昌河铃木的情况更糟糕:2017全年销量为26370辆,年环比下降42%。在所有厂商中排位第84。

2006年开始以进口的身份进入中国的讴歌,2016年正式国产后,销量有一定的提升:2017年全年累计销量达16348辆,同比增幅100.8%。但是分摊到每个月,月销也仅在1300辆。今年1-5月累计销量仅为2736辆,其中CDX在5月销量仅为626辆,而TLX-L甚至只有81辆,5月总销量为731辆。

其他几个传言中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国际汽车品牌,情况大同小异,均是销量下滑严重。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这些品牌的4S店均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销量下滑只是表象,其实更深层原因,还是这些品牌的自身问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曾在所在细分市场中独占鳌头,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失意退场,是其转型的迟缓和不力酿成的后果。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是“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消费意识的改变,使得这些没有跟上变化的车企面临在中国惨败的结局。”

另外,缺少产品支撑,没有完善的本土化策略也是其发展的一大问题。例如昌河铃木用一款北斗星销售近10年,现在除了K14b这款发动机和剩下的两套动力总成全部采购外,昌河与铃木之间便没有再多关联。斯巴鲁在华的产品,也仅有四款。

有产品,但产品不够本土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广汽菲亚特来说,菲翔、致悦等车型尽管原汁原味,不过并没有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做出针对性调整,而频繁的召回更是给菲亚特的品牌形象蒙上了阴影。

此外,内耗严重也是问题。时任南汽集团董事长的王浩良在2007年公开表示,南京菲亚特不好,双方都有责任。“主要是双方股东之间沟通得不够,相互信任不够。”

在营销本土化层面,更是惜墨如金,乏善可陈。比如铃木,已经确立了多年的品牌口号“Way of life”,至今没有任何中文释义。

好几个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的汽车市场足够大,谁也不愿意轻易地离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中国市场上的汽车品牌实在是太多了,整合是必然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判断说:“未来全球汽车行业将只剩下几家大的集团。”中国能剩下几家?现在谁也不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是从全球技术革命还是运营需要,汽车行业内部的淘汰已经在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