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土豆有些黑斑點?原來是得了瘡痂病

馬鈴薯瘡痂病是生產中的一大難題,一旦上病,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急劇下降,給菜農們造成很大的損失。馬鈴薯瘡痂重在預防,從開始下種起做好預防措施,關鍵時期提高用藥濃度,不要等見症治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瘡痂病主要危害馬鈴薯塊莖,從皮孔和傷口侵入,發病初期在塊莖表面產生褐色斑點。以後逐漸擴大,侵染點周圍的組織壞死。塊莖表面粗糙,質地木栓化。依據病原菌種類的不同,成熟的薯塊上常表現為凸起或凹陷的表面病斑,嚴重時病斑連片,薯塊的品質降低。同時,由於表皮組織被破壞後,易被其他病原菌侵染,造成塊莖腐爛。

怎麼土豆有些黑斑點?原來是得了瘡痂病

土豆瘡痂病症狀

防治方法:

抓住土豆生長的三個關鍵時期,在下種、現蕾期、花開三分之一時,分別使用中草藥製劑和生物菌劑,能夠殺滅病菌,減少病菌入侵,增強抗病力。增厚馬鈴薯表皮,減少馬鈴薯在膨大過程中與土壤產生的摩擦,避免傷口的形成,降低發病率。

1、下種時噴霧。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重點對著土豆噴施定植溝,可以殺滅病菌、修復傷口。

2、現蕾期(或下種60天后)滴灌或噴霧。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豐素600倍,滴灌或衝施,可同時進行葉面噴霧。

3、開花數量佔1/3時滴灌或衝施。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豐素600倍,滴灌或衝施,可同時進行葉面噴霧。若等到謝花後再用藥,此時的土豆已經進入膨大期長到鵝蛋大小了,細菌已經侵入,後期防治困難。中草藥製劑能夠直接殺死潛藏在土豆植株內的真細菌,而且能夠將葉面吸收的有效成分傳導至根系,殺菌的同時能夠營養復壯。土豆長勢好,表皮厚實,抗病能力強,不易患瘡痂病及其他常見病害。

對於上茬患病區、雨後積水區等重點區域,使用青枯立克60-100倍+大蒜油1000倍+沃豐素600倍+有機硅,噴霧、穴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