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3天内连遭3次打击而濒临散架,还惦记“联美制华”?

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即将爆发“大战”,欧盟试图坐收渔利。法国首脑爱德华-菲利普结束了4天的访华行程,带着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成果回国: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时隔17年后决定恢复进口法国的牛肉,而法国厂商的目标是每年对华出口30000吨。不过“海外探客”发现,菲利普的行李箱并未装满,因为法国最想要的一件东西还是没能到手,那就是飞机订单。马克龙曾在2018年1月访华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成功对华出售184架空客A320窄体客机。不过这个消息随后就被证实并不准确。

欧盟3天内连遭3次打击而濒临散架,还惦记“联美制华”?

半年之后,冒着酷暑而来的菲利普也没能达到目的。中方明确告诉法国人:今年计划购买更多飞机,并且愿意继续与法国商讨关于空客的合同。很显然,智慧的东方人留了一手。

法方看着诱人的大蛋糕干瞪眼,要怪只能怪欧盟。欧盟的二把手卡泰宁在“第7次中欧经贸高级别对话”之后表示:国家对工业的补贴、强制性质的技术转移都是不公平的做法,也是美国采取单边行动的重要原因。欧盟认为情有可原,也能够理解。不过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有序、合理的方式,通过WTO等多边框架加以解决。探客认为,欧盟与美国的目的相同,不希望看到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不同的只是反对白宫的手段。

美国之所以采取保护主义的做法,主要是认为WTO的效率太低,而且已经不适应现实的变化。欧盟对新兴大国提升竞争力的措施不满,从本质上是希望“联美制华”,无奈白宫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威胁对欧盟征收惩罚性质的关税。法国财长警告白宫:如果对欧盟生产的汽车征收20%高额关税,欧盟将再次采取报复措施。

欧盟3天内连遭3次打击而濒临散架,还惦记“联美制华”?

话虽然说得硬,但法国作为“欧洲双核”之一似乎已经无力扭转目前的形势。欧盟内部的矛盾不是在消减,而是不断加深,离心力在不断加强,裂痕不断扩大,最近连续3天就有3个坏消息,打击了人们对于欧洲的信心。

根据媒体报道,继英国议会通过“脱欧法案”之后,英国女王在6月26日也批准了梅首相的提交的这一法案,使之成为法律。英国退出欧盟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在女王签字的那一刻正式结束。欧盟法规从此在英国法律体系中成为废纸。

6月25日,在法国倡议和推动下,包括德国、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爱沙尼亚、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内的9个国家签署了意向书,决定成立“危机干预部队”,加强欧洲独立应对自然灾害和军事威胁的能力。马克龙在2017年9月发表“重启欧洲”的演讲,号召欧洲国家降低对美国的依赖,摆脱美国的控制。建立军事力量就是重要的步骤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军工强国的意大利却没有签字,拒绝加入参加这个组织。欧洲的联合依然存在障碍。

欧盟3天内连遭3次打击而濒临散架,还惦记“联美制华”?

欧盟17个国家在6月24日召开的关于难民问题的紧急会议也是不欢而散。欧盟一把手容克和德国首脑默克尔想推动各方协调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分担责任,可会议的结果反而加大了裂痕。意大利和希腊这些处于难民潮第一线的国家愤怒地拒绝了德法等国提出的在境内设置移民中心的建议,指责德法等国开始拒收难民,加重了本国负担。意大利要求惩罚拒绝接受难民的国家。欧盟最终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机会摆在面前,擅长足球的欧洲人面对空门却突然脚软,既不想与代表先进趋势的新兴大国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倒行逆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也不愿与特朗普同流合污。于是乎,现在欧盟的位置就很尴尬了。美国人明显是想摆平新兴大国之后再去集中力量薅盟友的羊毛,无奈碰上了硬骨头。而新兴大国看到欧盟如此不争气,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184架飞机的大订单如此诱人,但欧洲人想不劳而获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为新兴大国分担压力,否则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