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窮家富養多敗子

在中國當下的社會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無憂,生活優越。但是許多的工薪階層,收入並不高的家庭也把自己的孩子當富二代養,滿足孩子的奢侈要求:手機要蘋果,衣服要名牌。

是什麼樣的心理作祟讓許多父母如此了?我想一部分是因為自己從小的生活環境,即使現在自己的家庭不寬裕,我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讓人比下去,產生自卑的心理,所以更加寵溺,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能讓孩子吃苦受罪。 在去學校的路上,頻頻都會看到許多孩子身後都會跟著一個背書包的家長。一個學生,如果連一個書包的重擔都提不了,那他將來怎麼承擔生活呢?

北大才子劉媛媛的演講:寒門出貴子,向人們展現一個活生生的事例,可“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也有事實證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挨窮挨怕的父母,因為不想自己的孩子再步自己的後塵,繼續窮下去,寧願自己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讓孩子做家務活,只要用功讀書,其他事都不用理,可結果學業不成,還養出了白眼狼和啃老族。

我們都知道貧窮家的孩子要走出原生家庭,勤奮讀書,吃苦耐勞是他們的最好的出路,可如今父母的貫養,讓他們不曾吃苦,也吃不了半點苦,就會變的好吃懶做,只圖享樂,沒有擔當,不圖感恩。即使長的牛高馬大,也依然是伸手將軍,依賴父母和他人的供養。這些窮人家的"富二代”只會使家庭越來越窮。

10年前我們知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父母在教育上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我們家窮,你要努力學習,不要和人家比吃穿,要比成績,要自強自立"。可如今家境不好的父母對孩子都有這樣的補償心理:"我不管你將來如何,至少小時候,別人有的你都有。"這是對自己的自我安慰,卻是對孩子在教育上的最大失誤:把正常的教育當成吃苦,並以讓孩子吃苦為恥。殊不知富人不會覺的讓孩子吃苦有什麼問題,因為他們都是從苦中來的。

香港首富李嘉誠從小就家境清貧,在他14歲時父親就去世,被迫離開學校,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一路艱辛走來,終於成為商業巨霸。在他的兩個兒子李澤鉅、李澤鍇很小的時候,就很少讓他們坐私家車,卻常常帶他們坐電車,巴士。由於他們是在香港保羅男女小學上學,這裡孩子都是滿身名牌,大手大腳花錢,李澤鉅和李澤鍇甚至懷疑自己的父親是不是大家說的那樣富有,總是給他們很少的零花錢,還常常鼓勵他們勤工儉學,自己掙零花錢。所以以在兄弟倆很小時就開始做雜工,侍應生。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使他們懂得生活,一步步成長為和他們的父親一樣出色。

也許我們都不會成為李嘉誠,但作為父母正真的成長,是能夠正視自己人生的失敗,反思貧窮的原因,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比故作堅強更有威信。再大的教育資源差異,也比不過父母心態的差異。

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窮家富養多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