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東漢末末,群雄逐鹿;天下謀士,輔佐大業。其中在歷史上被記載最多的,莫過於諸葛亮和龐統,他們都是劉備的軍師。人稱“臥龍鳳雛”,這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說的就是這龐統。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據史書記載,龐統出生於漢時襄陽,生得濃眉大眼,鼻孔朝天,又是滿黑臉的絡腮鬍,因此面相看起來十分醜陋。但是龐統卻生性憨厚,自幼好學,長大熟讀經典,酷愛鑽研兵法。當時潁川司馬徽,評價龐統說:“我南州士子,無人可與龐統相比!識時務者,在乎俊傑也,世間有臥龍、自有鳳雛。”此後,得到潁川司馬如此的評價,龐統也逐漸被世人所知曉。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後來,龐統有幸被本郡徵收為功曹。赤壁之戰,周瑜被諸葛亮氣死後,魯肅則把龐統推薦給孫權,但因其相貌醜陋,又狂傲不羈,一直跟孫權合不來。後來諸葛亮用計把龐統騙到劉備陣營了,哪裡可曾想到劉備也以貌取人,只安排龐統做了個小小的耒陽令。龐統心裡十分的不爽,上任後散漫慵懶,整日飲酒作樂,也不處理政務。後來被劉備知道,便安排張飛前去巡視。此時的縣府裡各種公案堆積如山,在張飛的監督之下,龐統不到半天時間就全部處理完畢,張飛驚歎,回去將此時稟告給了劉備。劉備也十分的意外,後又得諸葛亮的在引薦,劉備和龐統得以深入交談,這才對龐統大為器重。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建安十六年,劉璋派使者去荊州說服劉備率軍入益州聯手共拒張魯,但是使者法正卻向劉備獻計,趁此機會可奪取益州之地。但是劉備卻猶豫不決,他自以仁義無雙名揚天下,豈能做此等有違道義之事!這時龐統勸言:"荊州之地已荒蕪殘敗,人才流失喪盡。此時北有曹東有孫,主公危也。此益州百萬人口,物產豐饒,易守難攻,若可佔據此地以為根基,則大業可成。"終於劉備以大業為重接納了龐統的建議。於是安排關羽和諸葛亮留守荊州,劉備自己和龐統率軍入川。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同年劉備和劉璋相會於涪城,此時龐統建議劉備設計生擒劉璋,斷其後路,但是劉備優柔寡斷,覺得此計有為仁義,最後還是讓劉璋返回益州,自己則在葭萌關駐守。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建安十七年,劉備已經在葭萌關駐守將近一年,與劉璋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激烈。龐統看來目前時機成熟,再次向劉備獻上三條計謀。上策:率精兵夜襲,奪取益州。中策:先殺楊懷奪取白馬關,再長驅益州。下策:退軍荊州,從長計議。劉備聽從了龐統的意見,選了中策而行。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雒城之戰。雒城是益州最後的一道屏障,得雒城者德益州!龐統率軍去雒城,路過一處險要之地,見樹木叢雜,兩山極窄。當時正值夏末之際,山上樹木茂盛,是個設計埋伏的絕佳之地。

龐統心裡不禁一震,看遠處巖壁上隱隱約約有字,便派士兵前去查看, 士兵回道:“巖壁刻字落鳳坡!” 龐統驚歎:“我道號鳳雛,此地名落鳳坡,難道我此行果真不利?”遂下令讓軍隊撤出此地,但為時已晚,只見遠處山嶺無數亂箭射來,如雨點一般密集,龐統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三十有六。

龐統落鳳坡之死,是他命中註定,還是劉備一手策劃?

龐統死後,對劉備的打擊很大,遂以龐統之死為由,攻入西川,奪取益州,最終稱帝,三分天下。其實龐統早已料到自己會死於落鳳坡,臨死前他把自己攻益州的草圖讓士兵交給劉備,並留下了八個字:今日之死,實乃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