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走國際化路線 蒜薹圓蔥錯時上市做“活”生意

菜篮子走国际化路线 蒜薹圆葱错时上市做“活”生意

菜篮子走国际化路线 蒜薹圆葱错时上市做“活”生意

圓蔥豐收引來外商

“沙北頭、沙北頭,過去吃糠,現在流油。”這是村民間的笑談,卻也生動地反映了圓蔥經濟為鄉村帶來的改變。據《平度縣誌》記載,仁兆圓蔥已有100多年種植歷史。1990年,仁兆鎮沙北頭村引進黃皮圓蔥,具有球形端正、外皮光亮淺黃、鱗片白色、肉質細膩脆嫩、辛香味甜、適宜保鮮出口等特點,於2012年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產品。今年,仁兆鎮種植圓蔥1.5萬畝,平均畝產量達到8000公斤左右,比去年畝產量增長約500公斤。由於推廣新品種,實施標準化生產,圓蔥畝產量高,價格每公斤批發價0.6元,每畝圓蔥收入達5000元左右。從5月圓蔥進入豐收期,仁兆鎮就迎來了俄羅斯、柬埔寨等地的外國客商前來採購圓蔥。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專門製作了一幅國際貿易示意圖,用紅色箭頭指出沙北頭合作社生產的圓蔥遠銷歐洲、非洲、亞洲、美洲、大洋洲,涉及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等12個國家。

異地設基地全年供應

沙北頭村有個“圓蔥王”,他就是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桂欣。這位66歲的老人曾是阿里巴巴網站圓蔥類的“標王”,依靠網絡一戰成名。原來,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桂欣瞭解到電商對於農產品的強大推力,於是在家人的幫助下開始學電腦,通過網絡他跟歐洲客戶談成了一筆圓蔥生意。接下來,他開始通過圓蔥生意接觸國外網友。與此同時,他將客戶的需求傳達給種植戶,鄉親們開始根據訂單種植圓蔥,從種子到化肥都有了標準,從源頭上保證了圓蔥的品質。2007年,王桂欣成立了合作社,共252個社員,採用統一組織、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模式。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王桂欣都給予指導,幫助大家規避風險。

“我會提前在網絡瞭解市場行情,比如第一年大姜價格高,種植戶一看有錢賺第二年就選擇種大姜,種的人多反而價格會走低,我會提醒農戶少種大姜,另種其他農作物,減少大姜價格波動帶來的損失。”王桂欣說。

王桂欣的經營理念很超前。國內外的訂單不斷,如何滿足市場的需求?王桂欣有了新點子,那就是在異地設生產基地。如今,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設有甘肅慶豐基地、雲南康華基地、河南新野基地等,其中雲南康華基地每年2月至3月收穫圓蔥,甘肅慶豐基地每年7月至10月收穫圓蔥,河南新野基地和沙北頭於5月至6月同步收穫。

“現在有了網絡管理基地更方便了。”王桂欣介紹,基地種植的圓蔥由合作社統一管理,過去到了收穫期要派多人去基地指導、收穫,現在通過遠程視頻監控,天天都能看得到圓蔥的長勢和收成,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收益。

菜篮子走国际化路线 蒜薹圆葱错时上市做“活”生意

蒜薹進冷庫獲得成功

距離沙北頭不遠的呂戈莊,這裡的蒜薹已經運入冷庫,一直可以銷售到第二年清明節前後。據悉,今年仁兆鎮有5萬多畝蒜田,每畝大蒜可產蒜薹800多公斤,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全鎮農民僅蒜薹一項就可實現收入近2.5億元。十甲村蒜農王欽彥是“高產王”,他種植了3.5畝大蒜,通過科學管理,蒜薹畝產1012公斤,每公斤賣出5.8元的好價錢,每畝收入6000多元,創歷史新高。

“我們仁兆蒜薹顏色是墨綠色的,身條長,富含蛋白、脂肪、粗纖維、維生素、氨基酸,而且糖分高,可以達到9%,吃起來不僅有辣味還有甜味。”青島銳陽蒜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仁智介紹,由於緊鄰大沽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宜種植蒜薹。同時,通過科學管理,仁兆蒜薹的品質越來越好,每斤收購價比其他產地的蒜薹會高0.3元,即便如此河北、上海等地客商也會選擇來仁兆搶購蒜薹。

鄉村振興關鍵靠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