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里的人到地方会有腰牌,可是地方官如何区别腰牌真假?

Old-Driver

古代做假证并不容易,信息闭塞技术不发达,没法发展成产业,所以也看不见满街贴“办证13XXXXXX”的小广告。

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动机问题。古代绝大多数人是乡下文盲,一辈子离家最远也就到个本县县城,象腰牌、虎符、鱼符、木契纸符这种比较高级的官方证件,能亲眼见过一两次都不容易,这些人是没有能力造假证的。个别无知又胆大的硬要靠瞎猜尬造,那弄出来的大概是这种玩意:

你说真正的体制内人员,能区别出这种东西的真假吗?呵呵。

古代没网络没报纸电视,不象现代人想假造个啥,可以上网搜图,照猫画虎。真正清楚官府证件什么样、熟悉到能造个假的出来的人,也就那些体制内人员和他们的亲友,本来这样的人占比就很少。然后他们要考虑造假的后果,会不会出什么事牵连到自己丢了饭碗,会很小心。除非是宋江要放晁盖,肯造假证的公务员并不多。

第二,技术问题。这些官府证件制造都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后世的腰牌也好,秦汉虎符唐鱼符也好,是需要金属铸造,这手艺材料工具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纸符木契虽然便宜,上面往往要刻花盖章,那刻章技术也得专业人士才有。而这些专业人士,也就是工匠,历代官府都会严格控制,它们自己也有行会,有规矩。想让他们造假的,就算你有钱,也得考虑对方的胆量,说不定遇上个胆小的,不敢接活还转头就把你告发了。

国博博物馆官博展示的明代皇城校尉铜牌,这玩意,别说古代人想造假不容易,就是现代人想复刻个玩,也不可能指望在大街上找个摊子铺子走进去定制,得上TB去找专做这个的商家。古代没TB啊亲……

所以地方官如何区别腰牌真假呢?看着象真的那就是真的啦。如果运气实在差,小概率到遇上了精细仿品,那这案子背后肯定大有来头,追查下来,可能造假证还算其中最轻的罪行了。


森林鹿

首先纠正题主的错误,也给其他答题者提个醒,别被题主在错误的路上越带越远。

古代宫里的人到地方办事应该算钦差了,地方识别钦差身份的凭证是关防印信,并不是题主所说的腰牌。腰牌只是一个出入大门的凭证,和你进你家小区大门要拿门禁卡刷一样。你没有关防印信,只拿个腰牌去地方办事,根本没人理你。


既然题主说到了腰牌,那简单说下腰牌和关防印信的真伪判断吧。

关防印信:清《听雨丛谈》记载“雍正六年,特铸钦差大臣关防印六颗,三品以上大员奉使用之;钦差官员关防四颗,四品以下使臣用之。”关防印印文以满汉两种文字铸出,同时规定关防印用紫红水钤盖,俗称“紫花大印”。全国就那十个关防印,每次还专人保管,普通人想盗版都没参照,你说谁会傻到凭想象力去做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啥模样的假关防印去冒充钦差?被识破那就是灭九族的死罪,犯罪成本太大,一般人也不敢干。


腰牌:腰牌上有姓名、年龄、部门、职位、腰牌的出入范围之外,有的还有面部特征,腰牌上的出入范围最关键,也就是说你拿着腰牌也不是什么门都能进,每个腰牌都针对一小块地方的出入自由,而这些地方大都也是无关紧要的工作场合,至少不会是危及到皇亲国戚身家性命的地方,比如寝宫之类。所以一般人拿假腰牌也没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