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他出生;1939年,抗日战争仍在持续,他去世。他活了100年,可这100年,他活得太累了:历经中国最后五个皇帝,见证民国六任总统,而在这100年的人生里,他说自己就像一条狗,到处吠叫,还成了人人喊打的卖国贼,连他的母亲至死都不肯原谅他!

可他这百年人生里究竟都做了什么?

他,就是马相伯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出身天主教世家,天资聪颖

5岁时,他入塾读书,而他天资聪颖,极富幻想,等长到12岁时,他做出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

他悄悄攒下不少铜钱,然后瞒着父母独自离开家乡,一个人孤独地走了11天,直到走进大上海,这是连许多成人都不具备的勇气,可他一个小孩跑去上海干嘛呢?和家里闹了矛盾?没想到,他竟是为了求学。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出走,史家说:“这一走,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走进了历史!”

到了上海后,他入法国天主教会开办的徐汇公学读书,接受全面系统的西方教育,攻读哲学、神学、天文等学科。他本就聪慧过人,更难得可贵的是,在学业上还勤奋勉励。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当初的懵懂少年长大了,他已知天文,晓地理,深谙西学,且中文根底深厚,在语言上他的天赋更是惊人,即使现在,会三门外语已经很了不得了,可他却居然习得八国语言,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且全都能熟练运用,

他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更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通才”!

第二次出走,却背负了骂名

30岁那年,他以“特优”成绩获神学博士学位;

34岁时,他被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并兼耶稣会编撰,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卷,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也以为自己会在教会奉献一生。

1876年,地方上出现大灾,他得知后立即筹得2000两白银救灾,没想到他的义举,却被教会认为是未经教会同意,擅自使用银两,犯了教规,将他幽禁“省过”。

此前,教会的外国人就经常欺负中国人,他不满,一气之下竟毅然抛弃,所有待遇和身份出走了。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出走,

而这一走,

他却在历史上留下了骂名,给自己带来了满心伤痛……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当时是乱世中华,百姓叫苦连天,他所到之处,皆是白骨千里,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痛心。

当神父募集善款,如何救得了四万万中国同胞?

想改变一切,唯有从改变国家入手。想到这,他决定从政,为了救国,这个一介书生,竟不惜一脚,

踏入了波云诡谲的政治地狱!

他先是为山东藩司余紫垣担任幕僚,投身洋务运动,调查矿务,后来才华横溢的他,受到李鸿章赏识,被聘为幕僚,还成了李鸿章的哲学讲师。他一心“为中国”的态度,被教会人员认为“排外”,因为他曾经的教会背景,并且推崇西方民主人权思想,他又被朝廷认为“排内”,他极富远见地认识到国家富强之术,在于提倡科学,兴办实业,于是屡屡上书向朝廷献策。

1886年,李鸿章为兴办海军经费发愁,他提出向美国贷款,设立银行,不但能够解决海军军费问题,

还可以为新政提供资金,于是李鸿章派他赴美筹集资金。

他赴美后,学识渊博的他受到很高礼遇,美国人都十分尊敬他,在他的争取下,竟有24家银行,承诺愿意向清政府提供贷款,总额达5亿之多,而原来的预期仅仅是2500万。

可讽刺的是,他千辛万苦募得巨款后,清政府却怀疑这么高额的借款,

一定是他卖国求荣和洋人暗中进行权钱交易,而明令禁止了这笔资金。

他是天才,然而他再天才,也难以凭一己之力,撑起一座将倾的晚清大厦,

跟随李鸿章,只能是去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协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完败而告终,李鸿章颤抖着双手被迫签署了,一份震惊中外的

《马关条约》。该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却给中国造成空前灾难,中国从此饱受蹂躏,噩梦不断,

《马关条约》带来的耻辱,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而在中日关于《马关条约》的谈判席上,

除了李鸿章,那就是还有他的身影,他千方百计维护祖国利益,和日本人唇枪舌剑,却无可挽回最后结局。

李鸿章因为《马关条约》遗臭万年,而他也成了全国上下,

痛骂的“卖国贼”、“汉奸”,

甚至被人谣传为李鸿章的私生子,或者根本就是外国人。

但他的苦难还没结束,理想破灭,成了千古罪人就算了,之后连至亲之人都不断地离他而去。

54岁,他的妻儿在海难中丧生,56岁,他深爱的母亲去世,母亲也认为他卖了国,在临终前,都拒绝见他最后一面,

母亲留下的遗言是:“我的儿子是神甫,你既然不做神甫了,那我也不认你这个儿子了。”在母亲葬礼上,他大哭不止,他想不通,他一心为国,

却为何换回的是天下人的唾骂,是母亲至死都对自己的不原谅?

万念俱灰之下,人生已入晚年,身心俱疲的他离开了官场。

捐赠全部家产“自献之后,永无反悔!”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之后他住佘山,潜心天文度数的研究和译著,并和弟弟马建忠合编《马氏文通》。《马氏文通》以西方语文语法为本,研究古汉语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对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这也是中国第一本语法教科书。

可好景不长,噩耗再次传来,八国联军侵华了!而他的弟弟马建忠,同样是李鸿章门客,在帮李鸿章起草文书时,活活累死,不治而亡。

这次的绝望,是彻彻底底的绝望,

他感到自己的人生离死亡不远了。

1900年,他将自己全部家产三千亩田产,全部捐给了天主教江南司教,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上面赫然写着:“自献之后,永无反悔!”

捐完后,身无分文的他,独自走进上海土山湾孤老院,准备在黑暗孤独中等待死去。

可没想到这一走,竟走出了他后半生的传奇,更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

1901年,蔡元培来到上海担任南洋公学总教习,

“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以设立学堂为先”。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蔡元培早闻他的大名,特地找到他学习拉丁语,而他也对蔡元培倾囊相授。之后蔡元培又把自己的学生,都带来跟他学习,而他不仅教授他们拉丁文,还教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等。

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的生命之火也重新被点燃了,

他突然意识到:

“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

求才之道,尤以设立学堂为先”。

打开民智,才能彻底地,将中国人从愚昧无知中唤醒。从此,他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1903年,他捐资兴建了震旦学院,并得到耶稣会的支持,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震旦”为梵文,“中国”之谓,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可见他的爱国情怀。

他的招生理念十分超前。

报考学生如果只有一门课比较好,或者有专长,就可以酌情录取。学生不一定从低年级读起,可以根据自身学识插班就读。有学识,但没钱交学费的学生,可以由人推荐入学,试读一个月,只要学习合格,就可以免学费。

1904年,文学青年于右任,写诗抨击清朝统治,遭到清政府通缉,被迫逃到上海,于右任拜见他想要入学,本以为希望渺茫,没想到他却说:

“你马上回去,今天就取行李来入学,我免收你的学费、膳费和宿费!”

于右任吃惊地问他:“你要招收朝廷通缉犯?”

他只是肯定地笑了笑,于右任顿时热泪盈眶。之后,在他的保护下,于右任易名“刘学裕”入学,读了几个月后,没想到,他竟郑重地对于右任说:“我知道你过去曾教过几年书,现在你的学识足以做我教学上的助手。从明天开始,你就是震旦的教师了!”

如此有教无类,如此用人之魄力,怎能不叫人佩服?

后来于右任成了国民党元老,

他常常感念恩师马相伯:

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先生。

他管理学校的理念也十分超前。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马相伯和震旦学院第一批师生合影

为了不让宗教干涉学生思想,他公开宣布不让一切宗教教义进学校;

制订了三条教学原则:

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他还开放地实行“学生自治制”模式;在教材上,他也亲力亲为,挑选英国上乘文学作品作教材,亲手为学生编订,我国最早的形式逻辑学教科书;他还强调在校期间,故意不好好学中文的学生要“随时屏斥”。他还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文理并重,明确提出要注重科学,

创办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公学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复旦公学老校门

然而办校谈何容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

为了筹钱,他一个花甲老人,不惜拄着拐杖在各地东奔西走,像乞丐般可怜地乞求人们一点点的施舍。

到了1905年,他终于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有了些钱,

在一个废弃的衙门里,办起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复旦大学前身。

“复旦”之语,出于古诗《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意为:恢复我震旦,复兴我中华。

1905年9月14日,复旦公学正式开课,一个破旧的屋子,连桌子和椅子都没有,就一个老人和170多名学生,就这样开始上课了。学生们的住宿条件也很艰苦,

每逢江水涨潮半夜醒来,就会发现鞋子都漂走了,满屋子都是水在荡漾......

谁能想到,就是从如此破烂不堪的学校,竟走出了无数闪耀中国历史的明星!

1908年至1911年,复旦高等正科毕业生共计56人,直接赴美留学及任驻美公使的就有6人,供职外交部、司法部、教育部和交通部等的5人,任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教员的7人,复旦培养出了一批批名声赫赫的学生:

如:民国传奇大师李叔同,气象学家竺可桢,教育家邵力子,百年不遇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在中华大地战乱频频民不聊生之际,他的复旦竟可媲美于西方顶级大学,直到今天,这都是令世人难以想象的!

而那时震旦学院,因为学生退学而被迫关门,1908年震旦学院计划重新开校,上门向他求助,他不计前嫌,二话不说,就倾囊捐款4万元,还把自己的8处地皮捐出募得10万多元,全部用来帮助震旦的重建,

他欣然前往,如此胸怀,实在不是一般人所有。

晚年的他已功成名就,

为祖国做了太多太多,

可早已步履蹒跚的他,

却还是不肯停下脚步,

他要继续在教育的战场上,

呕心沥血,至死方休!

他拖着年迈的身体,到处办学,在中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希望,1917年,当他的学生蔡元培,出任首届北大校长之时,便首个力邀他北上助力,他良苦用心地对学生说:

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

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

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

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

日军铁蹄踏破国门,他又一次站了出来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他在战火中,忘记自己是个高龄老人,四处奔波演说,

人送外号:“呼号抗日老青年”。

从1932年起,他连续4个月,在全国发表了12次国难广播演说。

9.18事变后,

他又慷慨激昂发表抗日言论:“噩耗传来,天地变色!国家危难至斯,诚达极巅……

虽自顾老迈,亦愿勉励负责任”。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马相伯手迹:还我河山

他还出任支援东北军,抗日义勇军的协会领袖,发起组织多个支援抗日战争团体,加盟宋庆龄、蔡元培创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之后,上海沦陷,为了不成为被日军统治的奴隶,他再次选择出走,辗转到广西、云南。

1938年,在途中,他迎来了自己99岁的生日。中共特地发来贺电,称他是“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国民党也誉他为“爱国老人”,蒋介石发来寿金和如下贺词:

“天下皆尊一老,文章独擅千秋”。

能够同时被国共两党,如此高度赞誉的,除了他,再找不出第二人。

可他在得到寿金后,立即全部捐出,用作抗日经费,并给学生们写道:

“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老朽何为,流离异域,

正愧无德无功,每兼多寿多辱……愿拼老命和爱国人民一道抗日救亡。”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马相伯手迹: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家人带着他逃到了越南谅山。

那时他已经病重得无法起身,不知道自己身在异乡,

在病床上,他虚弱地问:“我们到哪里了?这里是中国吗?”家人不敢告诉他实话,对他说:“现在我们在中国西南境内”听到这句话,他安心地松了口气。

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

《国际新闻》主编胡愈之去采访他,

没想到,这个看遍世事百态的百岁老人,想到正在受苦受难的祖国,

竟泣不成声,悲伤地说:

我并不是什么伟人,

我只是一条狗,只会叫,

我在中国叫了一百年,

都没有把中国这个国家给叫醒。

他的临终遗言令人百感交集!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1939年11月4日,他滴水未进,生命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可在听到湘北大捷的消息时,他居然高兴得坐了起来,紧接着,重重倒下,永远闭上了双眼!

他的生命在100岁戛然而止,

那么爱国的他,临死都不知自己是客死他乡!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他在最后时刻曾问相依为命的孙女:

“爷爷什么也没给你留下,原本属于你的钱也没给你留下,你恨爷爷吗?”

孙女马玉章回答他:

“爷爷,你把我教养成人,我没有能孝顺你,怎么能怨你呢?”

听完,他感动得抱着孙女大哭。

他哪里料到,他为中华毁家兴学,

竟会在未来让自己的孙女饱受摧残。

“反右”时,因为他的天主教背景,孙女马玉章被剥夺中学教师资格,工资降三级,下放到上钢三厂劳动,每天12小时搬运铁块,差点累死。1966年“文革”爆发,因为他捐过三千亩地办大学,这样的惊世义举,

竟在红卫兵眼里成了:马相伯可是个“特大地主”,孙女就是大地主崽子!

他们把马玉章揪出来批斗,把她打得皮开肉绽,马玉章的儿子也被抓进监牢。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马相伯的孙女马玉章

就连他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宁,那场浩劫中,他的墓地被砸毁,直到1984年,他的墓才迁葬于宋庆龄陵园内。

他是复旦大学创始人,却说自己是条狗!叫嚷百年却未能唤醒中华!

他出生时,

洋人的坚船利炮震碎国门,

他去世时,

日寇铁蹄践踏大半个中华,

生于乱世,死于乱世,

而他在100年的人生里,

甘愿做狗拼命去叫,

只为叫醒中华,

只为让我们中国人活得更像人!

可他却至死都没看到一个醒了的中国!

如今盛世中国,可他的名字,

却已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

不被后世所知晓,

即使是他亲手创办的复旦大学校史中,

关于他的名字和事迹也只是被简略提及。

可我们如何能够忘了他!

他在教育上追求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教育的普世价值与平等,

对整个国家的大德大爱,

早已凝成了钢铁,铸成了民族魂。

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他叫了100年,

现在我们有责任,

把他的故事讲出来,并传递下去,

让先生回来,让思想回来,

让中国教育之精神真正醒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