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私信"激励”两个字,将可获得100分钟激励员工方案的视频

前言:

没有不想多赚多利润的老反,也没有不想加工资的员工。无论拿多少的月薪,员工总是希望有更多的加薪机会。而老板通常都会将薪酬仅仅视作成本,工资越高、成本越高、企业盈利则会相应减少。在这层逻辑关系之下,员工加薪的诉求常常难于得到满足。不过,由于薪酬不到位,员工工作不给力不积极、人才流失率上升、为了留人老板不得不被动加薪等事情,在很多企业每天都在上演!

曾经去过很多家企业做案子,会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二线员工对待工作没什么积极性。那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缺乏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上级不安排,员工绝不会主动找活干;

2、攀比工资高低;每月发工资,都要相互打听,但凡看到别人比自己高,就散播负能量;

3、不愿意承担责任;安排点事情,就相互推卸,没人肯主动承担;

4、忽视工作结果,只做事,不做结果;

5、工作配合性很差,内耗严重,相互扯皮。

6、只做分内的事情,多做一点点,就意见很大。

很多老板很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每次都要发火,员工才会做点事,做管理做到身心疲惫。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在我深入调研中发现,发现这些企业大多是采用固定薪酬,这是员工状态变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是如何管理公司提高人效的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马云在2014年度总结时提到:

1、核算的是KPI数据,但考量的一定是KPI以外的东西

2、给结果付钱(奖),给努力鼓掌(励)

3、欣赏有价值的失败,奖励坚持拿到结果的努力

4、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5、加工资是公司对你的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6、那些没有调薪的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价值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要解决加薪问题,首先要解决薪酬模式问题!

案例1--程序员的薪酬

某企业要自建软件系统,于是聘请了两位程序员。谈定的工资是每人每月固定8000元。由于老板和高管都不懂编程工作,只是想要软件开发结果。但是,程序开发的事情也确是复杂,开发工作经常延后。老板没有办法,只好要求相关负责人及程序员每天报告工作计划、进度和完成情况,亲自督导和检查。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个月,到了程序员要转正的日子,一方面员工想趁转正加点工资,另一方面老板想彻底结束这种人盯人的状态。于是老板决定给程序员做PPV薪酬模式设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说明:

1)固定工资8000元收为:底薪2000元+CRM产值工资3000元+软件维护产值+其他产值收入。前提是,测算完数据后,他们的薪酬有很大机会比过去要高,当然,他们也要努力地做出好的结果。

2)软件维护产值是一项计件产值,根据过去公司维护的个数,计数出一个单价,维护的越多产值就越高。

3)其他产值:根据过往结果及能力提升,担负更多的开发工作,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产值薪酬。

点评:

1)程序员开发的程序越好,销售就会更好,维护产值就会高。

2)客户提出各种需求,程序员会自觉跟进和想办法满足。

3)让程序员为自己干,为自己加薪。

案例2--HR的薪酬(以招聘岗为例)

某企业的HR招聘岗原来是固定工资6000元,负责公司人员招聘工作。总是招不进人来,然后找各种理由推托责任。企业只好不断通过增加岗位薪酬水平来吸引人,不过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老板决定学习使用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底薪3000元+各项产值工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说明:让招聘岗的员工为自己的薪酬而招聘,招到的人越多,个人收入就会越高。相信在今天招聘难度越来越大的时代,企业愿意给招聘岗做出好的激励模式,解决人才引进的难题。


二线操作层员工如何实现多劳多得二线操作层员工的薪酬机制,一直是大多数企业的难题。比如财务人员、行政人员、HR部门等等。他们的工作琐碎、规律性不强、目标少、量化程度低、经常变动职责、临时事务多在激励上,常常是奖少扣多;在管理上,很难量化和检视。

  • 一线员工可用目标激励、计件计薪,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二线操作层员工可以做到吗?
  • 如果将二线操作层员工的工作以“个人产值化+价值化”的模式进行设计,相信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 什么是产值化管理实产值:直接创造企业收入的产值。如销售额、产量等。
  • 虚产值:不能直接对应企业收入的工作量。如行政服务、财务服务等。
  • 公共产值:可以开放给其他岗位的产值。
  • 岗位产值:仅限指定岗位完成的产值。
  • 可明确定价产值:易测量且有明显测量意义的产值。
  • 打包产值:不易测量或无明显测量意义的产值。

在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都是固定工资,加工资基本上要等一年或以上。而且到了加薪的时候,到底加多少才合理,也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对于会计员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多。对于老板来说,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加多了会增加公司的成本,还有就是内部的薪酬平衡也必须有所考量。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会计的职业能力、职业规划必须与薪酬相关联。当这个会计能够做更多有价值的事,并且做出好的结果,就可以为她/他加薪。这个价值和结果一定是公司要的,并且能帮助公司实现更有效的经营。

某企业会计的PPV产值薪酬表(省略了一部分内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薪酬设计具有非常专业的技术含量,薪酬模式设计好了,对员工对企业就是共赢!

推荐PPV模式——基于员工个人的产值与价值的薪酬模式

PPV(Personal Production value)是指基于个人产值、价值的薪酬计算模式,强调按个人的产出和价值计算员工报酬。

PPV的设计原理:企业与员工是一种交易关系,企业向员工购买他直接贡献的产值与价值。如果员工做出的结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可以对既定的产值标准进行减扣,并按实际认同的产值计算产值回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板使用PPV来管理员工,答案就在这里

员工收入从哪里来:

从团队产值中来:分解,搭便车

PPV量化薪酬:把每个工作分解量化后定价,比如财务部有9个人,给主要的工作定价,开发票每个月300元,广电购销合同100元,然后看谁愿意干,谁愿意干就钱就给谁,然后再测算每个工作做完后所需的时间,和新机制推行后每个人的收入情况;另外一些细小的工作打包一起,因为公司付底薪了。

PPV个人产值化薪酬:

去年某家印刷公司,原来106人,后来降到34人,产值没变;

PPV简易型设计(人员优化)

  • 1.可以优化多少人;
  • 2.优化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
  • 3.量化工作进行定价(分配30-60%左右);
  • 4.定价工作进行内部招募。

完整的PPV设计:

1.分析:岗位分析的重点

工作事项、花费时间、分布规律(日、周、月、季、年)、工作强度、难度、工作价值、测量方式;所有的工作都定价了,如果有人请假,可以让其他人顶上,定价的钱给就相应的人。

2.量化:

找出容易测量的部分;对容易量化的再进行时间、数量、价值分析;容易测量的工作占总工作量的30-50%。

3.定价:

对纳入测量的部门组织模拟定价;根据定价进行实步测算。

4.归类:

岗位产值:指定岗位或流程紧密的岗位才能做的部分;有些工作是需要专业技能,只能指定某些人做,这部分一定要留下专业技能的人。

公共产值:通过培训或指导,可以公开招募执行者;公共性岗位的人容易。

5.测算

测算优化后的人力成本一定要低于之前的总成本。

6.打包:

不易量化测算的部分进行分类打包。

7.开放:

公开招募。

8.优化:

做完后就不用担心没人干活,一个事情定价后总有人愿意干;不愿意做的人就优化掉,公司想留下来的人先进行面谈,看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机制。

小结建议

每个月到企业都辅导绩效变革,我发现,很多企业因为定岗定编,所以都有严重的人效浪费问题,人效浪费大,哪里有能力给员工加薪呢,不能给员工高薪,又哪里能找到优秀的人才呢?

文:曾老师

长期从事绩效薪酬设计研究和实践;

足迹踏遍五湖四海,为广大企业诊断把脉;

救死扶危,誓做企业薪酬绩效改革的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