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明心理:想改變孩子先從自我改變開始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也不願意做別人家的孩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被‘別人家孩子’的孩子頻繁光顧,在父母的嘴裡我們總能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如何乖巧懂事,如何聰明伶俐,成績永遠名列前茅,少年有成,既能娶妻生子早日成家立業,又能八面玲瓏處理好人際。

殊不知,當這些孩子被貼上如此多的標籤之後,他們的自尊心與成就感都會受挫,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會進入一個怪圈子,成為那些別人家孩子的對立面,學習不好,早戀,上網,工作不順,生活不如意,周圍充滿了一篇指責聲甚至是謾罵聲,到此刻這些孩子在正常的社交中,完全找不到自我,只能沉迷與遊戲。

會明心理:想改變孩子先從自我改變開始

只有在遊戲裡,他們才能體驗到成就感,在通關時,在打下大boss後獲取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滿足體驗,久而久之他們會與自己的原始家庭越來越遠,長大後也沒有信心建立自己的家庭,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父母又會倍感焦慮。

上帝送給我們兩個口袋,前面放著的口袋用來承載別人的缺點,後面的口袋裡裝著自己的缺陷,恰巧人的眼睛長在前面,所以總能看到別人的缺點,卻忽略掉自己得指責是給予別人壓力的根源。

要想改變自己孩子,就從自我改變開始,中國有‘言傳身教’的說法,當您不在因為孩子的事情而焦慮,不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能夠積極樂觀得處理身邊遇到的事,久而久而之,在您得耳濡目染下,您會發現您的孩子也會被您的情緒所感染,找到自己的喜好與樂趣。

他們不喜歡做別人家的孩子,只是想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他們可能不是學霸,卻可以是運動場上的運動健將,他們可能無法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卻可以把中國的詩詞文化發揚出去,他們可能無法達到鋼琴十級,踮起腳尖,站在悉尼大劇院裡跳一段優雅的白天鵝,卻能成為奔騰在世界屋脊上的一匹黑馬。

別讓從眾心理束縛了你的想象,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未來,等著他去闖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