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都知道我國油氣資源不多,國家所需的70%能源通過進口而來,海上能源大通道更是我國能源供給的大動脈。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深層次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通道與我國能源通道重合,連接亞非歐近百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更是被譽為“黃金通道”。然而,如何長久保障這條“中國能源大動脈”和日益繁榮的海上貿易通道安全是我國戰略決策者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考驗。畢竟和平時期沿線依然存在非法武裝給貿易帶來極大安全隱患,戰時更是擔心能源通道被遏制和封鎖。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保障海上貿易通道安全,還是需要自身功夫過硬,所以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近些年來,我國海軍戰艦下水總噸位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多艘航母、大型戰艦批量下水,從內海逐漸走向深藍,建設一支可以抵禦任何海上威脅的強大海軍刻不容緩。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但這還遠遠不夠,軍艦護航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為此,必須多管齊下才能保障貿易安全。我國南海,作為保障海上貿易通道安全的“橋頭堡”,近些年海島基礎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不沉航母”的南海島嶼不僅可以讓我國牢牢掌控南海海域,還能有效保證自內地到馬六甲海峽這段來往貿易船隻的安全。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再就是建立海外港口及基地,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沿線租用或建立港口和基地不僅可以保障一定輻射範圍內貿易船隻安全,還可以為船隻提供必要的補給保障。但是弊端同樣明顯,港口不是想租就可以租到,部署軍事力量不僅港口提供國不允許而且太過敏感,建立軍事基地更是阻礙太大、困難重重。貿易船隻出馬六甲海峽後可謂是鞭長莫及,為了保障貿易沿線安全,即便是再難,繼續推行,這就需要把握時機和靠國家手腕了。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還有一個大手筆就是傳聞中的“海上移動平臺”(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臺),該平臺由七 0 二所牽頭我國冀東發展集團開發的國際級重大項目,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組織專家組進行過研製任務書評審,是我國軍民融合技術發展的成果,2015年中國相關專家首次透漏該平臺項目正在進行中並獲得重要技術突破。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臺主要用於海上重要運輸線上的民商遠洋船舶軍艦提供中途補和軍事保護。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海上移動平臺”等同於海上大型移動機場,是由數塊長寬數百米的預置平臺拼接組合在一起,每塊平臺排水量15萬噸,三塊可形成一個長約1.5千米寬約300米的海上機場,還可根據實際需要無限放大,用核反應堆提供電力、動力和提供生活淡水所需,動力系統可保證18公里/小時速度行進。該平臺可用作長期海上作業、海洋保障基地、重要運輸線中途補給、中轉倉儲等,還可以最為海上移動軍事基地,該平臺可以停放各種作戰飛機一百餘架,連運20這種重量級的軍用運輸機都可以從容起降,還可以提供3千以上部隊駐紮,試想,在重要海上運輸線和海域建立這樣一個軍事基地其意義何其重大。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該平臺彌補了島嶼不能移動、海外港口基地建造阻礙大的缺點,不受政治因素影響,可以在公海任何海域從容佈局,不僅可以作為重要海上商貿運輸線路船隻的保障基地,還可以作為軍事基地保衛運輸線和海域安全。也可以作為我國突破“島鏈封鎖”的又一戰略佈局。

如何保障我國能源大通道的運輸安全?四管齊下,彰顯中國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