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法则」“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德曾这样说道:“一个合格的战略,如果没有有效地执行,会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有效的执行不仅可以保证一个适合的战略成功,而且还可以挽救一个不适合的战略,或者减少损失。”可见,执行力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是多么重要。

「管理法则」“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

在一个企业中,几乎是每一个部门对应着一个主管或经理,目的就是要他们对管理的部门负责,在工作中按照任务的性质、内容等,给员工们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所以对一个中层来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重要,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做什么事,不能过多地干预下级部门、同级管理者或是上级领导的工作,这就是所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当你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造成的后果往往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其他部门的同事会对你产生反感的心理,领导自然也对你不会太满意,使你陷入僵局。

有些中层往往会误解“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则,认为自己不仅要正确的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这种想法往往就会让你从主观出发,在你认为其他部门的决策或工作方法不正确的时候,就会毫不留情地给他指出来。而你这种主观的想法未必是对的,即使是你的想法是对的,告诉其他部门的主管该如何去做,他们也未必领情,觉得你是在干涉他的工作。

「管理法则」“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

其实一个部门的决策是否正确,自有人会评判,领导会有领导的标准,市场也有市场的标准,而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全力搞好自己部门的工作,假如你连自己应该要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还去关心别人的工作,只会让你的工作更糟。当你领导的部门处于公司较为重要的部门的时候,你这样做的后果会更加严重,会间接地影响到其他部门。

小刘是公司的销售部经理,销售部门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所以他时常要求其他部门为了他的部门改变一些计划,很多部门的同事对他的行为不满,特别是人事部门的经理小王,小王负责平时的招聘工作,招聘业务员是招聘工作的主要部分。有好几次,小王都已经通知些应聘者来公司上班了,小刘却不同意,以应聘者没有销售经验等理由,拒绝接受应聘者来上班。小王没办法只能挨个打电话向应聘者道歉。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小王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就会叫上刘一起给应聘者面试。而小刘日常的工作又很忙,很少有空余的时间,因此,招聘工作的进程很慢,导致业务员出现短缺的情况。结果,小刘的工作越来越忙,他需要做一部分本应由员工完成的工作,才能保证销售部的业绩不会下滑。一段时间后,小王向老板反应了这个情况,老板觉得小刘的做法是一种越权的行为,破环了公司的正常运转,于是把他调往了其他部门。

「管理法则」“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

小刘犯的错误就是过多地干涉了其他同事的工作,当人事部给他招聘新员工进来的时候,他要做的是把这些人员培养成适合做他工作的人才,而不是去质疑和千涉人事部门的招聘工作。如果所招聘的人员经过培训等环节还不能适应的工作,就可以和人事部门协调,做出调离或辞退的决定。

在日常工作中,你如果存在着类似小刘的思维,就尝试着转变下,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你的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就把目光停留到自己的工作上,确保自己的工作按质按量如期完成。如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就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做得更好,做到对别人的工作少干预或不干预。

「管理法则」“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

还有些管理者会认为自己处在中层的位置,应该要多替老板想想。对老板做出的很多决定都会给出自己的主观评价,在执行老板交给的任务时,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就不愿意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其实这样做不但会让公司的许多决策得不到好的执行,而且会让老板觉得你处理工作的能力低下。

当然,作为一个管理者,也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公司的一般员工,对各种事情亲力亲为,把自己的位置降低成业务员或技术员,导致自己越做越辛苦,员工们也会因为你不给他们表现自己能力的平台而苦恼。在员工面前,更不应该向他们抱怨公司如何如何的不好,这时候你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你自己。

「管理法则」“屁股决定脑袋”——坐什么位置就要想什么事!

有很多人认为“屁股决定脑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恰恰相反,只有做到了坐什么位置想什么事情,才会使自己对所要做的工作负责,才会使工作顺利开展,减少出现工作不到位的几率。

【中层智慧锦囊】

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已的本职工作中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坐在你的位置,想别人的事情,既干涉了别人的工作,也会使你忽略了自己的工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