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將計就計,蘇聯天然氣管道大爆炸

中情局將計就計,蘇聯天然氣管道大爆炸

石油和天然氣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乃至前蘇聯整個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面對自己薄弱的經濟結構,整個國家對通過資源出口換取外匯格外依賴。早在1982年,東起西伯利亞西抵烏克蘭的一條長達45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就撐起了蘇聯財政收入的半邊天。

面對整個西歐乃至日本這些發達國家普遍資源匱乏的情況,蘇聯政府依靠天然氣出口獲得了大量的收入,但是就在1982年這條前蘇聯的生命線卻發現了特大爆炸,爆炸威力達到了驚人的3000頓TNT當量,要知道當年廣島原子彈的爆炸威力也不過1.5萬噸當量,所幸的是事故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地區,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中情局將計就計,蘇聯天然氣管道大爆炸

但是對蘇聯經濟的打擊卻是相當沉重的,然而事後調查發現這卻是實打實的人禍。根據公開的信息可以知道,這是美國中情局設的一個局,當時蘇聯在鋪設這條管道的時候,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解決複雜的閥門控制所需的一個重要軟件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然而蘇聯卻沒有。

美國拒絕出售軟件

泛西伯利亞天然氣管線全長4500千米,能將產自西伯利亞烏廉戈大氣田的天然氣輸送到烏克蘭西部的烏日哥羅德。當時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是蘇聯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而缺乏能源的西歐諸國乃至日本則對進口蘇聯石油和天然氣極為積極。德意志銀行、日本進出口銀行和法國的銀行都為這條天然氣管線修建工程提供了大量貸款。

然而,資金易籌集,技術有難題。由於該管線設計十分複雜,為了控制各種閥門開關的運作需要一種名為SCADA的高級自動控制軟件。由於蘇聯當時尚未掌握相關技術,便想向美國購買,但很快遭到拒絕。鑑於這條管線可為蘇聯從西歐及日本等富國手中換回大量外匯,蘇聯政府決心用間諜解決問題。

叛變工程師洩天機

蘇聯早在1970年就在克格勃框架內設立了一個名為“T局”的機構,專門負責竊取各種急需的技術資料。“T局”下屬有個“X條線”,其成員混跡於蘇聯的各個代表團。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試圖改善美蘇關係,因此許多蘇聯代表團來到美國,這使克格勃有機可乘。

其實,美國人早就知道前蘇聯間諜竊取工業技術。1981年7月,西方政府首腦在加拿大舉行七國峰會。法國總統密特朗告訴美國總統里根,法國政府掌握了一份文件,裡面是有關克格勃間諜對美國工業界進行滲透的詳細信息。提供這份文件的人名叫弗拉基米爾·維特洛夫,一名53歲的蘇聯工程師。他曾在“T局”負責評估“X條線”獲取的情報價值。上世紀70年代末,維特洛夫與法國情報機構聯繫,獲得代號“告別”。從1981年到1982年,他向法國提供了4000餘份秘密文件,導致250餘名“X條線”的間諜暴露。

間諜偷回問題軟件

從法國獲得情報後,中情局決定展開一項大計劃,其宗旨是讓“T局”獲得故意植入惡性信息的技術資料,從而讓蘇聯戰機、宇宙飛船、機械零件和化工生產過程充滿危險的不確定因素。維特洛夫洩露的信息中,最重要的是一份“T局”正在尋求的技術名單。於是在隨後的幾個月裡,一些被故意篡改過的技術資料逐漸進入蘇聯的製造業和軍工領域,SCADA軟件就是典型例子。

中情局得知蘇聯對SCADA軟件感興趣,並在求購遭拒後派間諜進入一家加拿大公司,便把一種特殊版本的SCADA軟件提供給所有可能已被間諜滲透的加拿大公司。蘇聯間諜果然偷走了問題軟件。

能源管線超級爆炸

這套軟件送回蘇聯後立刻被拿到泛西伯利亞天然氣管線上進行測試。剛開始時,似乎一切正常。1982年,泛西伯利亞天然氣管線開始運轉,天然氣源源不斷地送往歐洲,外匯也滾滾而來。1982年6月,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一顆衛星突然偵察到西伯利亞荒原發生了一次大爆炸。北美防空司令部甚至以為偵測到一次核試驗,許多美國軍方官員對此表示憂慮。只有中情局表示“沒必要擔心”。不久消息傳來,泛西伯利亞天然氣管線發生超級爆炸。

天然氣管線爆炸事件嚴重打擊了蘇聯的能源換外匯計劃,直到1986年,蘇聯經濟依然在泥沼中掙扎。北約隨後將大量“X條線”的間諜驅逐出境,徹底斷絕了蘇聯從西方獲取工業技術的重要途徑。對於1982年爆炸事件的背後原因,直到後來中情局的相關文件解密,人們才明白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