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郁金香到南海泡沫,我们得出最赚钱的一条“金科玉律”!

从郁金香到南海泡沫,我们得出最赚钱的一条“金科玉律”!

贪欲横流是历史上每一次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为了追求金钱,大家都将基本分析法抛之脑后,一窝蜂地认为自己也能在股市中捞一笔,忙于建设自己的“空中楼阁”。接下来,我们将回顾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几次泡沫事件,在这些案例中,有些人也曾短暂获得巨大回报,但最终幸免于难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历史的教训是,空中楼阁理论可以解释投机者的行为,但将全部精力花在预测易变人群的反应,终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游戏。完全因大众心理而火箭般蹿升的股市,最终也摆脱不了像地球引力一样的金融规律作用,不正常的股价终究会地震般“回归”,而且大多数人是难以预见到的,因此幸免于难的也就很少。

1,郁金香泡沫

这是历史上投机性最强的一次致富狂潮。1593年,一位来自维也纳的植物学家将一株起源于土耳其的特殊植物带到了荷兰。接下来的10年里,郁金香开始流行,尤其在染上一种非致命病毒后,郁金香的花瓣产生了色彩鲜明的细纹,价格直线上涨,越奇异越值钱。

从郁金香到南海泡沫,我们得出最赚钱的一条“金科玉律”!

然后商人们像预测大众对布匹、衣物的偏好一样,简单地预测下一年最流行的郁金香色彩样式,大量购进、待价而沽。随着价格的攀升,卖的越贵的,大家越觉得它是好东西。荷兰的传统工业因此而荒废,贵族、市民、商人、农民、运动员,甚至女佣们都沉醉在郁金香的投机热潮中。所有人几乎都认为,郁金香的狂热会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将云集荷兰,以荷兰人开出的任何价格求购郁金香。

起初很理智的人,看到亲戚朋友都大赚后,懊恼不已,最终难以把持跟进去了,很少有人能抵制这场投资活动带来的诱惑。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1637年,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人们不惜把地皮、珠宝、家具等都换成郁金香,郁金香的价格也变成了天文数字。

还有人发明了“看涨期权”,例如,你一个月后要买郁金香,现在敲定一个期权,只要掏出20块的期权费,就可以将价格固定在100元。一个月后,若市场价涨到200,你仍可以以100元买,就赚了80元(200-100-20);如果届时价格低于100,你可以选择不交割,只承担20块的损失就行了。这更加速了投机行为和泡沫的积累。

1637年2月,由于卖方突然抛售,公众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尽管政府出面干预,一个星期后,郁金香价格仍跌了90%,一度跌至洋葱价。有多少人能逃离这次灾难呢,没有人,因为这之后,整个荷兰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郁金香泡沫也成为载入文献的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

2,南海泡沫

如果有股票经纪人告诉你某只股票,可能没有什么销售额、利润前景,但就是保证你能赚钱,你会买吗?300年前的英格兰,这种事已司空见惯。

那时候英国经济空前繁荣,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的象征。1693年,东印度公司还只有499个股东。而到了1711年,南海公司成立,承担了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务,作为补偿,英国政府将南海地区的贸易独占权授予了该公司。

此后,南海公司的经营并不怎么样,即便是不道德的黑奴贩卖,也没让公司盈利。反倒是南海公司的管理层坏事干尽,比如提前知道消息收购低价国债、行为奢侈、经营混乱不堪。但是南海公司的股价不跌反升。

这时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两年内该公司股价从每股100法郎,涨到2000法郎。这时,英格兰选出了南海公司与之竞争。1720年,南海公司董事会(一群贪婪的家伙)决定承担3.1亿英镑的全部英国政府债务,希望以此增加自己的信誉,每股股价从130英镑迅速涨至300英镑。期间支持这一交易的权贵们,都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南海的股票。

此后有国家背书的南海公司,新股发行一波接一波,发行价从300英镑、400英镑、800英镑逐步提升,申购股份的付款方式也是越来越宽松,从分期付、到最低首付只要10%,英国过半议会议员都认购了股票,更别提那些打破头抢南海股票的平民。

此外,南海股票的疯狂还带动其他股票,以及更多股票发行申请。一些公司的业务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比如,造船反海盗、买卖人的头发、从黄瓜中提取阳光、甚至制造永动机......一个比一个夸张、一个比一个虚假,但每一个方案又确实给了公众获取无线利润回报的希望,任何股票似乎都有人抢。所有购买股票的人对“博傻理论”深信不疑,他们都坚信---下一个买家一定会出现。

但厄运总会降临在这些可笑者的头上。当南海公司的董事和管理层发现,公司股价与经营业绩出现如此离谱的差异时,他们决定把个人持股全部抛空。很快,股价下跌导致市场出现连锁反应,南海公司的信誉瞬间崩溃。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也在这场泡沫事件中损失惨重,并且毕生不准别人在他面前提及“南海”二字,牛顿还发表了那句名言:我能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探知人群的疯狂行为。此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泡沫法案”,禁止任何公司发行股票,直到一个多世纪后,该法案才被废除。

从郁金香到南海泡沫,我们得出最赚钱的一条“金科玉律”!

我们回到20世纪、21世纪,这时候的人是否会更理智呢?

此时,世界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人亲手导演了两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壮观的投机热潮、最惨重的崩盘。20世纪20年代,佛罗里达的地产热最终让很多投资者割肉离场;随后美国经济繁荣泡沫破裂、美股崩盘,导致史上最大一次大萧条爆发...

20世纪80年代繁荣到达了日本,日本出现严重的股市和楼市泡沫。

此外还有2000年前后的美国网络股泡沫,2007/2008年次贷危机,2015年的高杠杆导致的中国股灾。

还有隐藏的想都不敢想的潜在炸弹,比如似乎永远不会下跌的中国房价、以及美股十年的牛市......

都说中国股民的痛苦记忆只有7秒,而翻开全球历史,这种不吸取教训的惨痛事件又何止中国一家。我们今天重温这些历史,其实也是为了----大家在股市中能生存下去。不管中外、无论古今,市场中输家都是那些不能抵制住诱惑的投机者!选中好股票不难,难的是如何抵制诱惑和贪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