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逆转绝杀魔咒和现实

德国队逆转绝杀魔咒和现实

世界杯总有那么些魔咒和规律:东道主揭幕战不败,卫冕冠军近年来小组赛必出局,以及中国队在预选赛如“打平即出现”和“留下的时间不多”等等一系列现象。

德国队携世界杯夺冠赔率第一、二队也赢联合会杯和四颗星的卫冕冠军等光环,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豪强之一,登陆俄罗斯。然而首战过后,爆冷一球输给墨西哥,大有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那里继承魔咒的趋势。第二场对阵瑞典,他们压力山大,过程更是显示出极为突出的糟糕的命运状况——禁区犯规逃过一劫后,被绝妙挑射打破平衡,终场前距离失势只差几分米,下半场听名字就知道重要性重要后卫博阿滕铲人领到第二张黄牌被罚下,补时快完了还只能在中场传球——看得主教练勒夫都忘记抠鼻了。

接着,读秒阶段,送出乌龙助攻的托尼·克罗斯完成救赎,一拨,接罗伊斯一踩,打出一脚定格时间的世界波,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绝杀,终结悬念,获得早该有的出线主动权。这次任意球破门,从综合价值上并不亚于四年前格策决赛加时在阿根廷门前那个帮助德国队捧起大力神杯的卸球接垫射,克罗斯的神迹,本质超越小组赛,逆转的不仅仅是对手瑞典,还成功绝杀魔咒和现实。

这就是世界杯,非拥有真挚热爱情怀的旁观者所无法体会的快感。纵然不是真正的德国球队,只要看过现场,都会感到震撼。作为豪强控的在下,在这场比赛前才开启自己半个德国球迷的身份,即便他们淘汰过我所支持的阿根廷队,支持德意志战车碾压命运,理由很简单:基于德国男足在第一场太不匹配效应的结果,本场说什么也要熬夜祈祷他们恢复统治力,小组出局,那不好玩。我在收看直播所维持这种情感,为节奏紧张、看失误感叹、因进球喝彩、被红牌窒息,最后在压哨绝杀时陷入疯狂,完全就是对待西班牙、阿根廷和巴西,以及中国男足的观赛心态。那一刻,说我是个德国球队,也没问题。

本场比赛场地位于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所在地索契,以一本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享誉全球。德国队在这95分钟内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在间接致敬,没意识却跟上意义。我们为什么喜欢足球世界杯,特别是除了代表血脉的国家队以外那些豪强呢?还不是因为他们具有足够的资本和经验创造出匹配大众心理需求的场面来。只要不自以为是地把自己代入典型的狭隘主义色彩去(比如纯国籍上巴西和阿根廷观众们在场外的流血斗争,比如巴萨和皇马作为百年宿敌无意却必然批发的那一堆精神股东),豪强赋予专属足球的情怀其实是互通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而且由于历史在记忆的重要性总会非常独特,所以注定会存在最支持的国家队。但这不妨碍球迷欣赏顶级集体对于足球的各项执行,既然精致,那就来者不拒地博爱。

另外,如果你要向入门者推荐世界杯,千万不要让他买体彩或者赌球,那样会本末倒置,专注投注结果反而浪费比赛本身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和凝聚情怀,还会让阴谋论的无稽之谈成为信仰,忘记常识,并拉低智商,包括那些公众人物:王某晶,高某松,等等。球迷如果参与这项活动,一样会消耗纯粹的初衷,当趋势不如假设时反而在间接“诅咒”所支持和当初让我们爱上足球的主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