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现代的阅读方式很难读懂《周易》?

keuloo

不论阅读任何书籍,当然也包括《易经》,都要保持理性批判的思维。书中所讲的道理摆在你面前,究竟对不对,要靠逻辑思辨来把握,决不是因为某个权威说过所以就一定是对的。

三圣作易,无非是借圣人之名来神话经书的内容罢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就要批判的看。世界上究竟出了哪几位圣人?哪些圣人的言论是亘古不变的呢?我们读历史、学哲学、学自然科学,那么伟大的思想家,哪家的言论又是放之宇宙而皆准呢?


牛顿算不算得圣人?爱因斯坦是不是圣人呢?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算不算圣人?若要说圣人只能出现在中国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吧。

《易经》究竟有多神秘?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自己为自己设障吧。如果我们抛开《易传》着《易经反而更容易看清它的真相。有人告许你,乾代表天时,你需要问乾为什么代表天?这个说法究竟对不对?能不能与《易经》经文中固有的内容相协调。而我们更多的人却不是这样的。圣人说过乾为天,那就一定是对的。他不考虑经文究竟在说什么,或者不管经文怎么说那都得说天才能行。


《易经》难读完全是因为读者迷信《易传》的缘故。第一批易经的研究者们给我们画了一个小圈圈,而我们的思就被局限在里面,却没有想过要冲破的。虽然传统易学口口声声,易穷天地万物之理。但我们从中从未学到过哪怕一条有效的自然法则。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继续迷信它呢?就是因为我们读书缺少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缺少逻辑思辨的思维。

道理究竟对不对,不是考证出来的,不是因为别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道理要成为一个正确的道理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首先在逻辑上没有矛盾,讲的通。还要经得住无限多事实的验证。科学家创造新学说新规律,都是先在头脑中经过了思辨的思考后,然后提供假说,最后才付诸实验验证。


所以我们读易经,也要坚持思辨思考的原则,保有足够理性批判的思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学有获。


国学新逻辑

为什么以现代的阅读方式很难读懂《周易》?

这个问题问得好。

一、现代阅读基本上是“望文生义”。

为什么以现代的阅读方式很难读懂《周易》?问题就出在“以现代的阅读方式”来读《周易》。

现代的阅读,基本上是望文生义。就是主要以对以文字为基本要素而形成的词、短语、句段的表面直观的感觉,而得到文义。

文字的意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不再是原始的图形或图形进步的单个符号,或符号的组合意义,虽然我们的文字依然保留着那些文化元素,但很多字的意思都更多地抽象化了。

人们熟悉的是它们的抽象意义。

二、卦是用卦的图形说话的。而现代人对此了解甚少。

《周易》包括此前的《坤藏》《连山》都应当是用卦图说话、表达思想的。

就《周易》而言,如无周公组织人马为其爻“系辞”,即添上爻辞,今天的人会更难读。所以有《周易》是无字天书的说法。

试想,如果没有卦辞、爻辞,今天的人去读64个卦图,谁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当然,可以猜,但那离真正的意思会有多远呢?

因此,对卦图、卦象,从单个的卦的卦图卦象的不理解,到对整个八卦的卦象体系的不了解,不理解,不熟悉,就成为人们对卦的理解的最大障碍。当然,也是对由64卦构成的《周易》的理解的最大障碍。

比如,周易坤为地,初六说,履霜坚冰至。是因为在远古人类那里,用坤表示冬天。或者由秋进入冬天到隆冬的过程。六二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是说冬天冰天雪地,大地宽大无边,可以休养生息,而无需要做更多的生产活动,没有什么不利的事情。在卦象上,用的的“地”象,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则直。方,也有化外之地的意思。用八卦的象来比较,除了坤象,其实还有艮象。在远古人类看来,地上最典型的代表物是山,所以用山来代表地是一种很容易形成的常态。“不习”之“习”象与艮象联系更紧密。与鸟类取象有关。这就与坤为冬,万物归藏联系起来。卦象和卦(爻)义就相互沟通了。

三、现代的人对八卦的起源还知之不多。

对八卦的起源知之不多,对它的发展就研究不透彻,因此对它的作用了解就很少,自然对其意义的原始状态、变化过程,最终相对固定的表义和运用等就无从掌握。

而我们偏偏得去面对它们过去的形式,并且去揭开它们过去想表达的那时的意义。这确实就很有难度了。

比如,对艮象。我们只知道《易传》说的艮为石,还很不够。还得知到“石”在发明艮象或完善艮象那个时代,它到底怎样表现石头(如天然山石、人工加工的石头——如刀斧针之灰),如什么样、怎样形成、什么功能,后来如何变化(用石冶炼)的等,一直到离我最近的时期。

现代阅读以透过文字获得文意的思维和方法定势,影响了人们必须通过阅读卦图才能获得卦的意义的效果。

四、承承相应而缺乏独立思考。

尤其是缺乏探究精神,不去寻根问底,而是尽快要得到“真章”,只好人云亦云,去追随一些流行的说法。自然也有云里雾里的可能了。而且,快餐文化的流行,一些人对此的追求甚至更加功利化。方式上,又缺乏系统的学习,知识过于碎片化,那自然是难以真正读懂的。


水煮周易

往往看着简单的问题,却不好回答。

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了一个普遍的规律,你今天的阅读逻辑不仅读不懂《易经》这样的哲学经典。其实也包括一切古文著作,甚至绝大多数的古文小说,如果你不通古文逻辑,你也不可能看懂古代的契约,公文昭告,甚至连地契和借条你都看不懂。

收到这儿,不由得让我联想到目前流行的穿越小说,其实都忽略了这个事实。也就是说,所有穿越到古代的主人公,假如不是文学系博士毕业。我估计在古代只能在功能瓦舍里,和低级的佣人混口饭吃。或者在荒郊野外人少的地方,当个打家劫舍的贼。我相信所有目前市场上,穿越文学里的绝大多数主人公,都不可能如作品中描写得那样,过着风光华丽的生活。

中国古文的发展有几千年历史,而古文发展的基础是文字的创造,演变,进化,改变。比如中国文字是以象形取意,也就是说中国文字是由图像慢慢进化演变而来。

仅以牛字为例,在周一朝就有三种变化。这之后还发生了,一字多用方法,也就是通用和假借。虽然这种情况是文字发展中的无奈,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字是字同音不同。
也就是说古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字一个意思,或一个字多个意思。所谓一个字一个意思,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比如看见,今天通常连起来读,表达了一个动作。而古代只用一个字,看。

比如我们熟悉的老子道德经5000言,这5000个字没有一个字是没用的,每个字代表了一个独立的意义,甚至是一个独立的物品,一个独立的情节,一个独立的故事。假如今天的人写道德经,恐怕需要50万字才能表达清楚。

那么反过来再看《易经》,大多数人认为易经占仆类,但其实它是一本工具书。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工具书。它包括天文,地理,立法,生活,饮食,卫生,医疗,军事,学习,娱乐,传承,甚至包括生育。想象一下,易经是五经之首。在中国的近2000年中,一直都是中国顶尖的精英才能读懂到读懂的。我们如果用白话文的方法,想要读懂古代经典,我认为是天方夜谭。

忠告,期待穿越到古代作威作福的年轻人,穿越只是一种无聊的侥幸心态,最好不要发生在你们身上。因为以你现在的水平,如果真的穿越了过去,你们休想过上好日子,因为你们根本听不懂人在说什么,古人也不一定能听得懂你们的话。所以你们一定会被当成牛鬼蛇神,或异族蛮人。成为奴隶,还是好结果。


姚宇

说实话,倒没觉得有多难。

解读《周易》,应该像玩某些电脑游戏一样,不是说通一次关就够,而是一次之后再次,不断重复,逐渐发掘其中本质。

现代的书籍都很浅显,是有固定顺序的,看过一次,基本上都能理解个差不多。而《易》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阅读顺序,经常需要从后往前倒着看才能理解,其中的牵连性既强,涉及内容又很广。由于其内容里实质性的连贯意思很难被读出,靠现代的理解方式,很容易越看越糊涂。

比如说,卦七讲【师出以律,否臧】,卦八讲【比之自内,贞吉】,讲完战争讲团结外交,这很容易理解。但是,卦十【素履,往,无咎】卦十一【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卦十二【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就是不挨着的,讲完做梦忽然又跳回讲团结,这种跳跃性就跟玩人一样。若是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中心思想肯定是连不上的,哪也不挨哪,自然会懵逼。

刚开始看,不要理会那些卦几什么乾屯蒙师,只拿那些当普通的序号就好。总之,先理解其考古学层面上对社会意义的分析,接着再研究它的哲学描述和玄学分析。那些拿《易》当卦书看的人,最好先学学什么是“模糊统计学”。

还有,之前市面上虽然有现代文版的《易》,但是很多版本毛病相当大,除了最常见的缺字错字包括以黑白方块代替字体里不存在的字,最糟糕的地方是,很多版本的断句就跟嗑了药那么没谱,如果以现在的阅读习惯,先入为主去相信那些断句,那肯定难以解读,就算解读出来,也是非常牵强的,纯粹穿凿附会,也因此,读《易》需要人有一定的文言文水平。

我曾经在网上解读过几句诸如《论语》《道德经》之类的东西,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说,古人经常用一段话、两段话、三段话啰里八嗦只讲了一个意思,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习惯于看一句解一句,这也使得解读出来的内容与原意大相径庭。

《易》是很靠谱的,但不能用现代惯有的方式去解读。

而且,这种事确实是见仁见智,不论前人是多么大的学问家,他解读出来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不要轻信其他人给出的现有内容,而要结合自己对古代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玄学的知识,自己去看,这样你就会发现,实际上现有的解读内容不靠谱的特别多。

或许应该这么想,他们自己都没能解读成功,跟着这些失败者的思路,那不非掉到坑里不可嘛。别怀疑,那些顶着什么专家教授名头的人,水平未必比你高。论文职称都能造假,只有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才不会骗你。

另外,在读《易》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当时的社会制度与现在决然不同,不能用现代人的身份、尤其是平民身份去理解其中的思想。读《易》的时候,起码要把自己当成个一国之君,视线从上往下看,不然,很容易造成阶级倾向混淆,也就把自己搞糊涂了。


纯钧LHGR

易经难读是方法论哲学的方向性错误,古人在用至上而下的顶层设构思易经系统方法论逻缉,而今天的我们却是用西方人的至下而上的从数据到模式的形式逻辑,还原论思维去解读,自然是越读越不知所云。道人五十学易,自信把握从理论到实践易经对传统思维的脉搏,在系统发生过程之始曾经有过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干预systemic intervention。因此,从思维方法论,汉字系统到古代发明印针炙推拿到杨振宁诺贝尔奖弱相宇称不守恒无一例外受易经系统方法论的影,中国古代众多的创造发明从三分损益音律,到二进制系统和杨子云太玄经三进制编码,从天人合一宇宙全息到宏观一微观的黄金分割∞分形逻辑时空的层次框架,包揽宇宙的一切复杂性。古人所谓以不变应万变的太极法则,这在2002年道人在ISSS上海交大研讨会上的论文,《Holoviable System theory》。曾记得得西方人包括爱因斯坦,李约瑟和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产生形式逻辑,而道人完全有理由嘞笑他们不懂更不袖应用易经分形逻辑思维的大智慧。今天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社会系统的工作如同是一部巨形图灵机,今年初在佛罗里达中心学院的研究会上贩卖这个观点,我的评论景,太晚了,中国从伏羲一画开天地这台巨型图灵机就开始运行执行,将形形色色的观念转换成二进制思维系统的几个宏观顶层,他们是无极一一太极一一阴阳一一五形一一八卦一一十二辟卦,你们现在立题想要研究的黄金分割巨型机,的样机在中国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持续运作。道人在二OO五年的论文《from knowledge cybernetics to fengshui》中将其运作框架用人工智能,乚一一系统模拟从而从数理逻辑上验证传统思维是工作在阴阳叠加纠缠的∞分形逻辑时空框架,比El Naschie和香港大学MWHo女士他们的E一一无限分形逻辑时空早十年,而且所用的方法论是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调用的案例从公元前654年管子的三分损益到文革时期华罗庚二个三分点优选数学,道人野心勃勃妄想用中国传统文化结色的单一自由度的试验设计挑战Fisher的统计设计方法完成华罗庚末竞的事业,那是千垂手可得。

然,分形逻辑是如此的难以在其原生态思维环境中推广,一个超前二十年的思维,还须等待本土发生,道人也许等不到那一天。故在悟空问题展示时常。

此一时彼一时,如下以草书为例谈谈易经逻辑思维系统对草书造字的方法论贡献:

比如草书依然是可以在这个框架里循易经逻揖,探索草聖王,《草歌诀》

此为王羲之对草书创造性的纲要,草书是中国字从象形文字,历经漫长的过程进入草书,发展成为一种超越以前各种汉字存在,而脱汉字方块字之毂颖而成一种新的意形表达。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成就,其原因在于易经逻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干扰,当我们.追寻草书的再创意过程,在王羲之的草书创意方法论是完整的,而后世书家没有完全理解圣人意思,而逐读丧失,到今夭只落到照猫画虎的可悲竞地。复兴华夏文明应该把易经整体思维和顶层设计在王羲之草书创意理论发掘出来,而不是照猫画虎地写字练今。


国学解量子古今发先声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周易》难懂是肯定的了,但是难懂的原因不是阅读方式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看的那本书的作者自己就不懂《周易》,不懂《周易》的人写出来的书自然是别人看不懂的。

迄今为止,可以说还没有人读懂了《周易》,可解释《周易》的书籍却汗牛充栋,自己不明白,自己也说不明白怎么能让别人明白。解释《周易》的书籍别人却看不懂,原因有二、一是自己不懂《周易》就解释不清,只能鹦鹉学舌般将别人的东西再说一遍,再加上自己的解释或者推断,凑成一本书表示自己的成就;二是故弄玄虚,故意罗列一些生僻、虚幻的名词或者词句,让人觉得自己高深莫测。无论哪种情况,对于《周易》的研究与弘扬都没有益处,更不能启迪初学者对于《周易》的认识,但本人相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了,《周易》的奥秘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于雁鸣的哲学与易经

古代的文字,本就是神创造的,因之通神。古文字的一点一划,一撇一捺,都蕴含着天、地、人与神之间相互的沟通与维系。这些独特文字和谐、自然的安排与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出中国汉字深奥的生命内涵及丰富的百科知识。而《周易》作为华夏大地最古老的文化符号,他的易易变化,爻爻化生,实际上体现出神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暗喻和警示,但是现代人在无神论与进化论的歪理学说中,忽略了对人自身的认知,而对周易嗤之以迷信。


伏羲创先天八卦,教诲人认知上苍与人之间生命的关联,文王演绎后天八卦,以周易打通了人与神的链接,我们的华夏民族,便在与神的紧密相连中,一直走到今天。但是现在的社会制度,从生命理念上斩断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从灵魂上毁灭了我们的根基,遑论《周易》。尤其是对汉字的简化,从生命的根本及文化的根基上,斩断了我们与上天的关联,扼杀了人灵魂深处与上苍和谐交融的链接,毁了人道德的根本,让人沉入欲望的泥沼,为了利益而不断的拼搏,而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文化理念,使人成为高级动物。


所以,如果不能正视人类自身的灵魂,现代人是无法阅读并读懂《周易》的。


昊愚堂夜画

曲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本著作,这本著作的内容是:宇宙论、人生论、物质论,简称三论。因为当时不象后来这样有这么多汉字,把三论进行详细的纪录下来,所以,就把三论浓缩成一个曲字。这个曲字发展出来的第一部经典叫中,就是周文王临终时所说的中,中发展出来的第一部经典叫易。由于中国人中的文化小人多如牛毛,为了各自的利,他们把易叫做《连山易》《归藏易》《易经》《周易》等,这些名字都是错误的,弄得人们无所适从,易就这样被这些文化小人搞烂了。孔子不是易的作者,孔子是唯一对易进行正确解释的人,有点聪明的人可以查看孔子的经典,孔子在什么地方说过《易经》二字?由于名字的错误而误导了人们对易的认知,所以,不知道《易经》这个名字是错误的自然不懂易。要想读懂一些易,必须要首先知道曲字或中字的造字法和会意,否则,就象黄鼠狼想吃天鹅肉一样――痴心妄想!


兴文192025802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6357101869480881775, "vid": "v02004c20000bbm2ek5qg5b4ln0eg2fg\

天外飞鑫

现代人思维受西方影响很大。都是用逻辑思维来的读《周易》,肯定难弄明白。《周易》和中国传统文化逻辑思维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全部。只有抛弃西方的思维方式,运用东方的思维才能够读懂《周易》。

周易文化应用研究院 姚元江

2018.6.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