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

寧瑞珍/文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關聯:男,漢族,1946年出生,甘肅武都人,別署紫泥山人,琴石軒主。篆刻以漢印為宗,書法習毛公鼎,散氏盤,石鼓文。小篆宗楊沂孫一路。篆刻作品入選、入展西泠印社篆刻展,西北五省聯展和多次甘肅省、市大展。《書法報》《甘肅日報》《甘肅書法報》等報刊發表篆刻作品百餘方。

【慕名而去,拜訪賢者】

前日是立冬時節,本應是寒冬料峭倒風寒,卻是陽光明媚昭和日,是個拜訪賢者的好日子。

在長安集團華盛文化旅遊公司總經理鄭鵬飛的帶領下,我們有幸拜訪了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大隱隱於市,關先生高居舊城山。我們一路驅車前行來到他家。外觀看似是一座普通小二樓,但大門口卻藤蘿繚繞,有著強烈的居家生活氣息。開門的是他的學生,叫小康的大學生男孩。

剛一進大門,我們就被院子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安排格局所吸引,類似於徽派建築的庭院,怎一個清雅二字能形容,地上錯落有致得擺放著數盆綠植,在院子的中央撐著一把大大的遮陽傘,傘下是幾把黑色的有云紋的傳統樣式的椅子與一張圓桌,想必這是先生閒暇時用來與文友們品茶賞花的佳處,院子南邊小棚下安置著一座竹子吊椅,鋪著棉墊子,那種童年盪鞦韆的感覺一下子浮現在了我的眼前。

院子不大,卻格外雅緻,猶如進入古代庭院一般,趣味盎然。二樓是關先生的書房和篆刻室,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移梯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上書:“紫泥山印館”的牌匾,看起來古樸大方、線條遒勁,這是我市德高望重的陸開華老先生的墨跡,關先生本人篆刻。書法室陳列著一摞摞宣紙,筆架上掛著一支支毛筆,還有幾條書法墨寶陳列於桌上。篆刻室是老師刻章的地方,桌子上擺放著各類印章,雖大小與形制不一,卻各有別致和情趣,讓人對關先生的居所有了一個全貌化的透視,這不就是一座文化大觀園嗎?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關先生穿一件黑色的呢子上衣,戴著一副眼鏡,顯得精神抖擻,他一見我們就熱情的遞煙、倒茶、讓座,非常親切,沒有一些文人的清傲,也沒有一些領導的架子。這是因為關先生不僅是一位學者、藝術家,也是一位退休幹部。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揚名紫泥,不遺餘力】

多年以來,關先生致力於武都紫泥的宣傳和推廣,但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從未聽大人們提起過,也未曾有文友們講過,我們同行的更是一頭霧水,可見我們武都人鮮有人知。

雖如此,關先生卻未曾冷卻過他對封泥文化和紫泥研究宣傳的熱情,他四處訪名探求,參加全國有影響的書法篆刻展,得到的結果就是被篆刻大家關其星先生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

看到這裡,讀者朋友們也許會問,武都紫泥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讓一個老人放著含飴弄孫的悠閒生活,非要如此操持此事?且聽我給大家解釋:武都紫泥, 有《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二,東漢·衛宏《舊漢儀》記載:「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劍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裡。」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武都紫泥還原的封泥試驗品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武都紫泥在漢代是專供皇帝使用的特殊貢品。史籍多有記載,紫泥產於武都境之紫水。《隴右記》雲:武都紫水有泥,其色赤紫而黏,貢之用封璽。故詔誥有紫泥之美。春秋時以武都紫泥為作皇帝專用的封泥。

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後即以指詔書。

由此來說,武都紫泥當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關先生複製“裝封木牘的檢函”(底託為函,上封蓋稱檢)

關先生創辦的“武都紫泥山館”收藏的封泥,意義重大,成為繼甲骨文、金文、簡牘之後,金石學的又一重要成果。晚清以來的著名篆刻家,無論是以浙派丁敬為首的西泠八家,皖派大家鄧石如、吳讓之等,還是近代大家吳昌碩、鄧散木、齊白石及當代著名印家,無不取法於封泥。齊白石高度評價封泥“全在不蠢,膽敢獨創,故能超出千古……。”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近三十年來,關先生篆刻了近萬方印章,獲獎無數,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武都舉辦一次封泥展覽,不為出名,只為宣傳紫泥文化。而皇天不負有心人,關先生的心願讓隴南市書畫院的著名畫家崔鴻文先生知道了,決定幫助關先生實現夙願和推動封泥文化和紫泥事業的發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於春節期間在武都舉辦封泥展覽。

訪談中,關先生向我們展示了多年來他所篆刻的印章,也給我們介紹了古代傳遞書信的方法和封泥的來龍去脈。他說:大文豪劉禹錫詩中有句‘無案牘之勞形’,牘的意思就是傳遞書信所用的木片。地方官員把所奏之事寫於木片上,置於木製的盒子內,盒子又稱監,監就是監督的意思,然後用繩子綁住,將封泥置於中間,蓋上印章,到達目的地才能拆封。地方官員所用的是普通的封泥,而武都紫泥,只能為天子使用。由於時間關係,關先生滔滔不絕的講述只能戛然而止,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餘悠未盡。關先生學識淵博、為人謙和,真讓我們有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其三十年如一日的這種工匠精神正是我們發展公司,經營文化產品所需要的寶貴財富。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讓我們這個以花椒、油橄欖見長的農業山區,騰空飛躍出一張武都紫泥文化名片吧!願中華封泥文化發揚光大、武都紫泥家喻戶曉!

臨別時,關先生堅持送我們上車,目送著我們遠去。

此次拜訪,讓我們感動不已,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拜訪,更是一次學習先進文化、領會工匠精神、感悟愛國情懷、傳遞公益之道的旅程。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作品展示】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待刻的皇帝行璽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延伸閱讀:

秦、漢皇帝的印璽。《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獨斷》:“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傳國璽,合稱為七璽(一說傳國璽不存在或為六璽總稱)。

【合影留念】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關先生和公司全體員工合影留念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間,風雅無限——記採訪武都篆刻名家關聯先生

更多精彩請關注:

www.changanhs.com

監製✎ 鄭鵬飛

審核✎ 侯麗芳

圖片✎ 張緯 李昇 賈遙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