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OceanBase冯柯:自研技术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会坚持下去

小蚂蚁说

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4月16日宣布7年内禁止本国企业向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公司销售零件。

实际上,就是禁止一切美国公司与中兴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由于中兴公司通讯类产品所需要的美国进口核心部件,因此有业界评论者直言,这几乎意味着中兴公司的灭顶之灾。

消息公布后,中兴在深圳A股市场和港交所同时停牌,其被封杀遭遇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虽然,这个声音可能有些理想化,但是从中也看出大家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和自研能力是很认可的。蚂蚁金服作为现在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其技术水平也一直被大众津津乐道。

在即将召开的DTCC 2018大会开幕之前,我们采访了蚂蚁金服资深总监、OceanBase首席架构师冯柯,听他讲讲他对自研技术的一些看法。

蚂蚁金服OceanBase冯柯:自研技术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会坚持下去

冯柯:2014年加入蚂蚁金服,入职前在数据库厂商神舟通用任CTO,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十五年数据库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目前在基础数据部(OceanBase团队)任架构师,参与OB1.0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数据存储、性能诊断优化。

蚂蚁金服OceanBase冯柯:自研技术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会坚持下去

1. 技术没有好坏之分,开源 OR 自研均是业务驱动

凡此种种,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对基于开源来做研发都抱着不太友好的态度。而冯柯则把基于开源的研发比作开吉普车,把自研技术比作造高铁,他认为技术选择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基于开源或自主研发的选择是要看能不能真正解决业务问题。

Oceanbase是蚂蚁金服完全自主研发的数据库,为什么在技术选择的时候会选择自研而不是基于开源开发?“很大的原因是这个分布式数据库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挑战,现有的开源技术中能够借鉴复用的东西很少”,冯柯这样说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的理想主义,我们不想被现有的开源技术框架所束缚。”

2.“我深知自研技术有多难,但自研的价值得我们这么做”

冯柯是一个扎根于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十五年的老兵,他见证了中国软件收入从1998年的325亿到2017年5.5万亿的增长,同时他也清楚的知道在最核心的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上,过去我们并未取得商用意义上的重大突破。基础软件的自研技术有多难,冯柯再清楚不过了,但他也坚定的认为自研技术的价值值得我们这么去做。

国内自研软件产品的发展一路走来都是波折颇多,先是被盗版商用软件掠夺,后来又被开源生态套路。基于开源能让我们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思维,而自研技术给予了我们基础创新的源动力。

自研技术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差异化价值。以Oceanbase为例,从最开始的构想就是要基于自身积累的核心金融业务场景实现差异化价值,所以在架构设计上就与Oracle、DB2完全不一样,OceanBase的分布式系统更多是通过系统架构和软件实现系统高可靠。现在,Oceanbase不仅承担了蚂蚁金服“双十一”全部核心业务的重压,还在6家商业银行落地。

3.搞自研,传统厂商的大优势可能会是大包袱,而互联网企业可以轻装上阵

“中兴事件”更像是一场大浪淘沙,原本被淹没的国产基础软件的声音一下子被完全释放出来了,文章开头我们写了很多人都对互联网企业的基础软件开发寄予厚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与传统的基础软件厂商相比,它们各有什么优势呢?

冯柯在入职蚂蚁金服之前,曾在数据库厂商神舟通用任CTO。既待过传统数据库厂商,同时也在互联网企业搞研发的他,自然是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者。“老牌数据库公司,有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是巨大优势。但老牌数据库厂商的大优势,同时也是大包袱。”

过去国内做自研数据库,实际上是在走一条追赶、模仿商用数据库公司的发展道路,真正能够做出差异化的东西很少,而现在做数据库从技术思路上就发生了转变,从集中式数据库技术形态到分布式技术形态。

而这一转变,让传统厂商的生态优势反倒可能成为包袱。众所周知,传统厂商当年做数据库时PC服务器可靠性非常差,也没有最近才发展起来的高可用、高可靠的分布式架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厂商想要创新自研就像是大车掉头,需要兼顾的方面很多,而互联网企业则可以轻装上阵。

4.总结

自研技术的难度众所周知,但蚂蚁金服在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这条路上从不怕挑战,从支付宝担保交易,到风险识别、智能客服,再到更基础的数据库、中间件等均有技术创新。

在即将到来的DTCC 2018大会上(2018年5月10-12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除了冯柯会带来主题演讲,讲述自研分布式数据库背后的故事,蚂蚁金服的其它技术研发专家会带来更多分布式事务处理、大规模图计算、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和案例分享。

蚂蚁金服OceanBase冯柯:自研技术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会坚持下去

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简称 DTCC)是国内数据库及大数据领域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技术交流盛会,每年一届。

2018 年 5 月 10-12 日,第九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18)将如约而至。在本届大会中,蚂蚁金服将带来以下主题分享:

一、DTCC主论坛

1、DTCC与OceanBase共同成长,一路走来

【 演讲时间及简介:2018/5/10 08:40-08:45 】

自2015 年起,OceanBase 团队从各个渠道引进数据库人才,经过不断的努力,并最终实现了数据库的重构,推出了真正面向云时代的分布式数据库。从 2017 年开始,OceanBase开始了向传统金融赋能的实践过程。2017 年年底,OceanBase 在南京银行正式上线,OceanBase 还出口到了印度和美国等地。至此,OceanBase真正实现了从研发实践,到正式对外商用的转型。回顾9年来,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作为一个分享的平台,如实地记录了OceanBase的关键研发应用过程,见证了OceanBase的成长历程。

【 嘉宾介绍:阳振坤 蚂蚁金服 高级研究员,OceanBase自主研发数据库研发创始人 】

2、自研技术在蚂蚁金服的发展、实践与未来

【 演讲时间及简介:2018/5/10 13:30-14:10 】

作为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多年来OceanBase稳定地支持了蚂蚁金服双十一峰值流量,并于2017年创造了25.6万笔支付每秒的世界纪录。作为新一代的关系数据库,OceanBase在扩展性、高可用、高性能、低成本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为上层应用提供了“不停机缩扩容”、“弹性大促”、“多地多活”等多项核心能力。今天,我们将为你一一解开OceanBase背后的“技术秘密”。

嘉宾介绍:冯柯蚂蚁金服资深总监,OceanBase首席架构师

2014年加入蚂蚁金服,入职前在数据库厂商神舟通用任CTO,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十五年数据库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目前在基础数据部(OceanBase团队)任架构师,参与OB 1.0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数据存储、性能诊断和优化。

二、金融级核心基础技术应用实践专场

1、OceanBase: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

【 演讲时间及简介:2018/5/10 13:30-14:10 】

作为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多年来OceanBase稳定地支持了蚂蚁金服双十一峰值流量,并于2017年创造了25.6万笔支付每秒的世界纪录。作为新一代的关系数据库,OceanBase在扩展性、高可用、高性能、低成本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为上层应用提供了“不停机缩扩容”、“弹性大促”、“多地多活”等多项核心能力。今天,我们将为你一一解开OceanBase背后的“技术秘密”。

【 嘉宾介绍:陈萌萌蚂蚁金服资深技术专家 】

目前在OceanBase团队负责SQL相关方向的开发工作。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6年到2008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负责网格计算调度器的开发工作,2009年5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先后在Oracle、华为美国研究所从事数据库的开发和研究。

2、分布式事务:核心金融场景下的实践与演进

【 演讲时间及简介:2018/5/10 14:10-14:50 】

性能与数据一致性保证是金融交易场景中永恒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双十一大促、新春红包等场景,蚂蚁金服对极限性能场景下的分布式事务有非常完整、深入的理论认知,自身做了很多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本次演讲主要呈现蚂蚁金服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技术演进过程,其中对事务一致性、极限性能优化、容灾、平滑扩缩容、业务接入分布事务框架复杂度、方案通用性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 嘉宾介绍:尹博学蚂蚁金服资深技术专家 】

3、蚂蚁数据分析平台的演进历程

【 演讲时间及简介:2018/5/10 15:10-15:50 】

蚂蚁数据分析平台以实现阿里生态”分析民主化”为使命,不断的增强数据分析特性和降低分析的门槛,过去一年,该服务在财富、微贷、保险、集团客户体验事业群等10+BU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分析的全面性。同时很多业务线都基于蚂蚁数据分析平台快速构建垂直数据应用,极大的提升了50%的构建效率。而应对如此丰富的数据分析场景,我们如何去构建一个数据分析平台来支撑这些场景成为了我们技术的核心挑战。在本次分享中我将会从业务场景出发,和大家一起来推演是如何将业务问题转换成技术问题,并且如何去解决这些技术的问题。

【 嘉宾介绍:张荣华蚂蚁金服高级技术专家 】

现任蚂蚁金服数据分析平台负责人,目前负责蚂蚁金服数据分析平台,包含商业智能分析产品,和科学计算相关的产品。在互联网领域工作多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抽象与架构,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有较为体系化的理解和沉淀。

4、大规模图计算平台GeaBase及其在蚂蚁的应用

【 演讲时间及简介:2018/5/10 15:50-16:30 】

随着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海量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在巨大的关系网络中快速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将是未来数年大数据领域的一大挑战。Gea Base 是蚂蚁金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金融级实时图数据库。支撑的蚂蚁金服风控关系网络、资金关系网络等多个关键应用场景都达到百亿个节点,千亿条边的海量数据规模,保障了支付的风险控制、反洗钱、反套现、金融案件审理和好友推荐、理财资讯推荐等众多的业务。本次分享我们将介绍该图数据库及图计算平台,及其在蚂蚁业务中的应用。

【 嘉宾介绍:付志嵩蚂蚁金服图计算及存储技术团队高级专家

2015年加入蚂蚁金服,现任蚂蚁金服图计算及存储技术团队高级专家。作为主要架构设计和研发人员参与了实时图数据库GeaBase的开发,实现了对超大规模关系网络毫秒级的复杂查询及变更。目前团队的主要职责是研发新一代的图数据库和图计算产品。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并从美国犹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加入美国图数据库公司BlazeGraph,领导了分布式图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想要吸收更多技术干货的朋友,就亲自到DTCC 2018的大会现场来聆听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