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皇帝被骂了几百年,只有懂历史的才知道,他有多伟大

历史第324淘——蟋蟀皇帝

明朝有个著名的蟋蟀皇帝——宣德帝朱瞻基,因为《聊斋》中一篇叫做《促织》的小说,朱瞻基的臭名声不胫而走,每每提到明朝的皇帝时,很多人都把朱瞻基当成一个不理朝政,只会每天让臣子去搜刮蟋蟀,把老百姓折腾的叫苦连天的昏庸皇帝,其实呢?大错特错!

被赞誉为““清代文苑第一人”的历史学家谷应泰,他在自己编著的《明朝纪事本末》一书中,称赞宣德帝:“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这是说在朱瞻基治理下,明朝达到了少有的“天下大治”的水平,而宣德一朝也正是达到了“仁宣之治”的巅峰,为历史学家所称道。

蟋蟀皇帝被骂了几百年,只有懂历史的才知道,他有多伟大


宣德皇帝是不是爱玩蟋蟀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朱瞻基不仅仅是好玩,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又因为皇帝本人的带头作用,在明朝宣德年间,全国上下也兴起了一阵“蟋蟀风”,蒲松龄的《促织》就是根据一个因为蟋蟀而导致官吏全家自杀的人间悲剧改编的,可以说,玩蟋蟀的确是朱瞻基的一个污点。

但是,相比较而言,朱瞻基的功绩却是瑕不掩瑜的,康熙也为了吃一条鲥鱼,三千里路劳民伤财,但没有人叫康熙“鲥鱼皇帝”,所以恶意抹黑朱瞻基”,让他背负个“昏庸无道”的名声,是不可理喻的,要知道,宣德年间是明朝财力最雄厚,农民起义最少,吏治也为清明的时期,可以说,对老百姓而言,说宣德皇帝是明朝第一圣主,是不为过的。

蟋蟀皇帝被骂了几百年,只有懂历史的才知道,他有多伟大


朱瞻基在位期间不过十年,刚接手大明朝时,真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永乐帝经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又连年对蒙古征战,老百姓赋税之重,真是苦不堪言,仁宗虽然有心图治,可登基不过一年就驾崩了,大明朝的内囊尽空,国祚能不能延续下去,就全在朱瞻基手里了。

好在朱瞻基及时叫停了朱元璋和朱棣那种穷兵黩武的行为,他上位之后,果断放弃了征服安南,然后准许安南成为附属国,只要以后安分进贡,就不再动兵,朱瞻基要的,不是帝王武功,而是“全一方民命,休息中土之人”,这样不图功的帝王,在帝王中是凤毛麟角的。朱瞻基是没本领打仗吗,并不是。

蟋蟀皇帝被骂了几百年,只有懂历史的才知道,他有多伟大


为了不伤民力,朱瞻基连自己叔叔的叛乱,都能一忍再忍,不像建文帝那样一登基就张牙舞爪的削藩,引起战乱,朱瞻基对自己的叔叔采取了礼遇安抚的政策,哪怕到了汉王朱高煦已经起兵,朱瞻基竟然还试图不让天下重起战火,亲自修书劝叔叔罢兵,这种谦忍的作风,不是软弱和无能。

当知道朱高煦反心已定后,朱瞻基马上御驾亲征,早在永乐时,朱瞻基就跟随爷爷征讨过蒙古,他火速平定了汉王的叛乱,让天下人舒了一口气。宣德皇帝不是没能力建立武功,而是把民生安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他深受后世学者称赞的主要原因。宣德五年三月,朱瞻基在农田里试了试农具耕作,他回头对大臣们感慨道:“朕小试农具,已是筋骨劳疲,农民常年耕种,其苦若何!”以民为本,才是一个伟大的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