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既然这创业失败是一件大概率事件,该如何破局呢?!今天,通过《创业学绝味》这本书,咱来看看这绝味的创业者戴文军,是怎么把这看似普通不过的创业三阶段,给折腾出了新高度,干得是那么明明白白!一个普通的鸭脖创业,还的确就是和别人干的“不一样”:

首先咱就说说这创业“选择”的问题:

这创业、投资首要考虑的就是行业、项目或者产品的选择。但选择了不等于就能选对了,说白了还是那句话:选不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一套套成熟逻辑和分析依据都能让你做出选择,但选的准不准,是否能干,就不太好衡量了。这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搞不好选错了就会让你“万劫不复”了。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就说在前几天,我和几个老朋友聚会就很有意思。其中两位就准备放弃十多年的高薪高职,准备抱团自主创业去,而且两人心里也有了自己比较看好的项目,也在作取舍。那自然而然,都开始在选啥的问题上现场为他们出谋划策了:有的建议多去当地的创业孵化基地转转,看看所在区域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他们看好的项目有没有交集;有的建议去网上看看那一堆堆的创投圈,投融资平台的信息,再多找找项目感觉;还有的说干脆选自己熟悉的业务干没跑,毕竟两人做了这么多年,不能白白浪费了多年积累的那渠道、人脉啊,再说熟悉的稳妥些,好控制风险。听上去都有道理,都对,可最后都有一点共同的担忧——说的都热闹,真要做,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呢?能做到啥程度呢?所以到最后不了了之,问题还是需要那两个人自己回去继续琢磨。这就是一些创业者都会遇到的尴尬时期——选择犹豫期,也是在这个时期,很多机会都迅速溜走了。“说干就干,机会不等人”有时候就是句口号,真做起来哪这么容易?

但要想缩短这选择犹豫期,也有办法,就是要在你的个人远见、市场敏感度、项目模式的深度思考,这三点上提前做足功课。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针对这个人远见,我记着马云就放过挺狠的话: “我基本不响应政府的号召,原因是什么?你必须判断这样下去,政府在十年以后一定会做这件事情,所以你现在先把它做起来,等政府一号召,没机会了,成千上万涌上来,你基本就死掉了。政府一号召赶紧换地方,这叫远见。市场也是一样的,你必须判断在市场之前。”

从他的一席话不难看出

,远见对于机会把握的重要性。用在创业选择上也一样,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时候自主创业都不晚,可对于市场准入性来说,机会是越来越少,因为全民创业喊了这么多年,你说还有哪些你所谓的机会别人没发现,基本无缝覆盖了!毕竟这创业和谋生是两码事,你从外面摆个小摊都能满足你的日常所需,可这创业就不一样了,属于自我价值实现层面,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当中生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那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所以现阶段再去谈创业、投资,就一定要理智的思考一个问题:谋生容易创业难,创业是你个人事业的孵化过程,有时候和股市一样——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要是还总想着在只要在夹缝中挤来挤去找个空就够吃够喝,这心态创业到头来也只能是谋生而已!说白了就是不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己什么能做,什么碰不得在激情和热情面前全不顾了,感觉别人行的自己慢慢来也玩的转,但这可不是有大把时间等你创业以后去补课的,要提前拓展眼界,积累经验。所以,这远见就决定了你的创业格局和选择机会的能力。

除了个人远见,你自身的市场敏感度,也决定了你出手选择的准确性。

毕竟创业项目的选择不是听到大势所趋就随大流凑热闹,来个掷骰子赌运气, 而是在你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论证项目前景和自身创业的优劣势,结合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去看清以后发展中的竞争危机和有效的竞争区隔在哪里,这些都需要你具备很强的市场敏感度。可很多人一没资金、二没经验、关键资源整合能力还很去弱,就只是抱着玩票的心态去选择创业项目,“想当然,大不了”的心态决定了很多人的创业选择门槛和成本都会高的可怕,创业者在项目选择上跑偏的比率现在高达90%!也就是说你发动机还没打着火,那手里的方向盘就已经先打偏了。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因为自己沉淀少,只能盲目跟风,根本谈不上市场敏感度高不高。就比如说很多人在互联网的当下,都一门心思热衷网络创投,感觉大势所趋,风口来了猪都飞上天了,我也搭个顺风车,想当然感觉互联网创造商机比传统行业来钱快,去做个网络品牌代理赚个快钱就能实现低成本入门,高回报创业!事实上,别说现在,倒退个四五年,那做电商的就不下1千万,可当年真正赚钱的还不足5%!发展到今天哪有这么多低成本高回报的项目机会排队等着你借势搭车?很少有人告诉你网络创投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现实。所以要想项目选的准,就要不断
提升自己的市场敏感度,途径就在于你是否有充分的准备,是否具有成熟的市场经验积累和认知。就算当年市场经济大潮下,那下海经商的老话到现在也适用:听多见多不如亲身经历多,没经历过市场风雨的洗礼就别轻易下海!现在很多面临创业选择的人看上去都很牛,张口闭口就是新零售、流量转化、圈层切割,一聊起来就是“以竞争为导向,以消费为导向”说一堆,可算是把营销那一堆理论背全了,但自己压根儿就没有经历过市场的洗礼,纸上谈兵而已。我经常开玩笑说一个连柜台都没站过几天,连商品导购和促销都分不清的人,就敢大谈特谈“品牌代理和加盟”,就能找几个兄弟姐妹去玩电商,问他们咋想的?潇洒的给你说一句“都挣钱了,我咋不行?不就是圈层营销,客户引流和体验啥的吗,学学就会了”,想想不可笑,很可怕!这种缺少市场摸爬滚打经验的创业群体,市场敏感度能有多高?又怎么可能选的对,选的准?更多的不还是盲从跟风,被撞的头破血流,过不了多久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说好听点,混了个“我也曾创过业”的谈资而已,再说有多少人是富二代或者创二代?学费也不能交的这么潇洒吧!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针对项目选择,这《创业学绝味》中的主人公——绝味的掌门人戴文军当年在“选”的问题上就做了不少功课,咱在看看他这创业者的第一步怎样迈出去的: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戴文军创业之初选择了鸭脖,要我说属于偶然中的必然。偶然是因为他一直都是与保健品和医药行业打交道,做的都是与保健品医药相关的一些经营、管理工作,期间也是换了无数家公司,积累了不少市场经验和营销套路,辞职后也是立马开始寻找创业项目,当初想的是开药店,做药品生意,结果就是在回武汉老家的时候偶然品尝到了一家鸭脖店的鸭脖口味独特,这人就怕用心,一来二去就琢磨了,感觉有机会可抓,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结果戴文军就放弃了最初的项目选择,不玩医药了,三顾茅庐用尽了办法把人家这鸭脖店的老板说服了,几个人弄了不到百万就干了这绝味鸭脖,想想也真是不按套路出牌,按常理他应该借助原有的渠道做医药保健品的相关创业,肯定能省不少功夫,现成的经验和渠道可用,但非要冒着风险,跨度这么大去做了个相对陌生的休闲食品行业,干起了鸭脖子的生意,的确是偶然的机会。可为什么说也是必然呢,就是因为他在做绝味之前的多年职场打拼经历,跑过业务,做过高管,对市场导向那些事门儿清,针对市场节奏的变化有了自己的一套选择和应对逻辑,

说到底,人家无论是个人远见,还是那市场敏感度,都具备了,所以才能精准的聚焦机会,深度思考和论证项目模式的可行性。对于这项目的选择,戴文军的一句话也很有价值:“有一定的市场消费基础,但又没有绝对的领先品牌,这时候就是你创业的最佳时机”,想想正是这样的情况下,让他看到了当时卤制品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商机,那就是虽然大街小巷都有,别人感觉没啥搞头了,都快做烂了,可他看到的却是群雄割据的假象,本质上没啥规模效应,都在做小区域,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领导品牌,所以促使他放弃了原有的医药市场创业项目,果断进入了这个看似与他毫无关系的品类,一直到今天还继续着力打造全国性的鸭脖品牌。其实想想那些比他入行要早很久的、懂行的,也肯定大有人在,但可能就是因为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做不大。更别说换做那些有激情有血性但就是没经验的创业者,怎么可能从竞争战略层面分析个人项目的准入性和把把控时机呢?这就是咱在这“选”的问题上聊到的:敢想敢干是好的,但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项目选择判断的能力,特别是在个人远见、市场敏感度和项目模式的深度思考上有没有真正的沉淀,这与你曾经的职场发展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那“初生牛犊不怕虎”起码解决不了这“选”的问题!等“选则”好了,开始干了,也就涉及到这创业背后第二个关键:看你 “控制”的本事有多大了。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控制

很多创业者听到“控制”,都不屑一顾:这还用说吗?天天都在控啊,不控,咋能创好业?!说起来也是,你问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会给你说出那品牌、渠道规划啊、落地关键点啊,该怎么去设计和把控。人财物说的都很到位,可为啥清楚明白那创业成功的还是不多?

就说前两年,网上对于“创业成败的反思”展开了相当一段时期的调查和辩论,参与讨论的很多人都是准备创业和已经在创业的,还有一些是创过几次没成功还在坚守的创业死忠粉。但经过一些机构调查发现有意思了,因为整体布局把控不足和关键点聚焦不清导致的项目失败高达99%,这炮灰当得多冤!至于原因,除了创业之初那项目的确没选好的,更多的是做起来的过程中“控”的方面出了问题!有很多人都说这全民开始创业的时代也是最容易失败的时代了,因为过程存在太多的“失控”。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想想创业活动和娱乐圈造星运动差不多,就那几个创业明星还被众多创业的迷弟迷妹给神话了,随便说句话都能被封为创业金句和宝典,但娱乐圈咱知道,那偶像的崩塌只需要一天时间,更别说这普通创业者了,失败更是一瞬间的事。我记得被称为商界奇才的阎焱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30岁以后的人创业成功率比年轻人要高很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了,不会啊!很多都是20出头就创业了啊?是啊,但成功活下来发展下去的30之前的还真不多!很直白的道理,你有过一段时间的从业经历了,对自己和项目多少才会有自控和把控能力,这经验和阅历有时候还真是很重要!但有些年轻人就比较麻烦,毕业没几年就开始自主创业,概念和热点抓的是准,但阅历和专业能力不足,底子薄,控不住场啊!光凭一股子冲劲和热情去管控项目,那成开玩笑了,搞不好,过不了多久就把爹妈和亲朋好友辛苦赚的钱给糟蹋没了!就说前些年网媒炒得如火如荼的几个90后创业急先锋,曾经也是被当作创业明日之星,可在这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失控了,那消息也就传到咱耳朵里了,比如:

l 余佳文-超级课程表: 2014年余佳文在央视青年中国说“明年拿出一亿给员工分红”, 2015年与周鸿祎互怼年轻人企业是玩出来的,认怂怎么了,最终食言被周鸿祎怒责说话虚伪,也直接导致俞敏洪放弃投资超级课程表,风波过后余佳文和超级课程表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去年36氪还对余佳文做了个回访,谈到了他以前的争议和现状,标题呢也有意思,写的是“曾经叫嚣分红一个亿的余佳文:沉默两年,过去我像个跳梁小丑”。现状更多的是:修佛、泡吧、推崇“善护念”、很“冲”…… 从2010年超表成立并迅速扩张,到2012-2014年分别荣获朱波、周鸿祎、阿里融资,再到2015年互怼认怂风波,再到无声无息,真的很残酷。

l 还有那从身价过亿,最后人去楼空的98年霸道女总裁王凯歆。高二下学期休学创办了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面向95后和00后的青少年做起了个性化的电商平台,也就是火得一塌糊涂的神奇百货。当时她一度被奉为“创业神童”。在拿到2000万的A轮融资后仅仅几个月,就被曝出数据造假、闪电搬家、非法辞退员工的诸多负面新闻,随着神奇百货官网闪电关闭,最年轻CEO也摔下神坛了,当时的一味投资人就说“这小姑娘后期完全听不进我的善意劝告,简直像是换了人。”后来这不又做过保健品,碰过区块链,都以创业失败告终,以至于很多事情曝光后让业界的忍耐到了临界点,发出了“95后创业者还能再被信任吗?”的感慨。

看看这些事儿,也就能明白为什么都说这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不缺好产品、好风口,也不缺有人掏钱陪你玩,但缺了自制力和项目控制力,一旦失控,那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都会让创业的积累快速清零!要说这创业者个人的自我把控,与三观有很大关系,经历的人和事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那些创业成功走到今天的牛人大咖,被公众关注的总是人家表面的一呼百应,前呼后拥,但哪个不是卧薪尝胆一步步走过来、经历无数坎坷最终才冒尖的!对自己的项目和事业那是有着很强的掌控能力,他们身上的

踏实、坚持和包容忍让是现在很多创业者缺乏的,而且你会发现这些成功的创业者特质变得越来越稀有了,更多的是一种浮躁。相信你周围也会有朋友一听这创业中的控制一环,还会不屑一顾,说些逗乐的话:创业就是挣钱,围绕挣钱做的事、操的心不就是控啊!目前为止控得住,还有的挣!还有的说得更直白,我就是给自己增加个职业背书,一两个月干烦了,赔不多就撤,再找个地方落脚,说不定能多一些薪酬谈判的筹码,怎么说咱也是创过业得人!网络上那说法就更多了,说这创业的套路没啥难的,就是玩概念和心跳,高利贷都叫P2P了,项目缺钱了咱不说借钱,换个玩法叫众筹!如果创业挣到钱了,手里攥着发慌,咱就借给靠谱的创业者去钱生钱,就叫天使投资,万一碰到不靠谱的创业小白圆梦,顶多就变成风投了!

每当我听到这些话,头皮都发麻!这大众创业都这么玩了吗?虽然可能只是玩笑或调侃,但从中能看到:这创业过程中的概念化和同质化是越来越严重了,就这样能不失控?所以要想把创业变成自己的一份事业,从中实现自身价值,获得长久的利润回报,自己还就要控的准、控得住!无论你是什么产业,什么项目,实现良性控制的途径:就在于聚焦项目经营和管理当中的四个方面——盈利模式、管理制度、物流体系和品牌规划。把这四个方面的过程把控做好了,才能确保你创业过程具有完整清晰的关键点布局和良性的发展。像这四个方面,

绝味的戴文军可以说把这控制做的很透,我想肯定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对于创业中的三点,除了咱说到的选择的准、控制的住,最后,就是“开拓”的能力了。

开拓

要想把事业做踏实,就要注意后续的发展问题,也就是如何拓展自己的事业能更上一层楼,这里面主要就是拓展方向的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拓展方向就两个:横向延展和纵向延伸。

横向延展,重要的在于你的业务性质拓展和品类产品线的增加,毕竟竞争过程中着同质化什么时候都存在,今天你出来新品,明天别人就也有了,所以必须确保差异化的价值才能有个长远发展。你像绝味,如果仅仅凭借他的特许加盟连锁模式来盈利,估计做不了这么大,绝味肯定知道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味”,消费者的舌头决定它的生死存亡,但鸭脖这小吃现在搞加盟的新品牌也是一大堆,只有不断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细分,借助绝味在市场规模和渠道通路上的优势,快速拓展和更新产品,才能不受到众多对手的冲击,绝味的产品线横向拓展就很有代表性,它的核心是特色滋味的鸭脖,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整条休闲卤制品产品线,形成“以卤制鸭副产品、卤制肉食为主,卤制素食、包装产品、礼品产品等为辅”的整体品类产品体系,将近几百个品种的产品组合储备也为加盟店提供了竞争中的弹药储备量,就这样,人家新品研发部门还在走遍各地遍寻 “味道”, 对于不同地域,不同饮食习惯的群体,本着不改变原有核心识别风味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做适当的改变创新。这点不难理解,我们做任何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不也是每天琢磨着品类创新和产品线拓展吗?为的就是一点:

通过横向延展,确保我们的产品或服务适应更多的消费选择,凸显差异化的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对于纵向延伸,最主要的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好上下游合作客户的维护和支持,对于创业中的任何人或者企业来说,都是关键的一环。说白了,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中兴的代价都看明白了,弄得你一点脾气没有,搞不好一夜之间就散摊子了!绝味对于这纵向延伸做得就很到位,本着共创共赢的合作前提,不断强化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战略联盟,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比如绝味的加盟商一体化建设,做足了差异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输出,通过加盟双方的履约管理、准入退出管理和动态评估、分级,不断地将志同道合的战略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有效地壮大了企业实力。特别是对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也都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便于共同应对多变的市场风险。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于关注那明面上的一些明星企业,忽视了他们背后那些供应商所提供的强有力支撑,那你也就看不到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中这些明星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和位置了,肯定也就不会发现和考虑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中,自己企业的定位是什么,有哪些责任和义务,好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会提前进行产业布局,不断推动产业上游标准化的进程,有很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与此同时也会特别关注供应商群体的经济利益,在自己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促成了供应商群体的良性发展和壮大,这才是一种长期战略合作的态度,就像和你关系铁的一些合作伙伴,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很多都是靠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才渡过难关的,相反,如果都是利字当头,那只能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了,就像一些企业发展的好了,对一些合作伙伴就看不上眼,为了蝇头小利天天精于算计,大不了就换供应商!但反过来行业一有风吹草动,可能就会被上游供应商掐住脖子,那最先死掉的不用猜,肯定是这批企业,为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这个理儿。就在今年,人家这绝味开股东会了,把去年上市一年来的成绩单给股东们晒了晒,整体营收38亿,净利超5亿元,增长了将近三成,全国加盟超9000家,可以说实现了规模、利润双增长!给各位合作伙伴们交了一个不错的答卷,就这戴文军还不满足,准备2018店面数力争破万,还表示会留意后续投资和兼并的机会。一个有着格局和深度合作心态的企业家,他整合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愿意进入他的资源圈的也会越来越多,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需要的是抱团而不是互相碾压的乱战。

《创业学绝味》:创业项目选择有学问,创业成功走好这3个阶段!

说到这,你肯定对这创业关键时期的关键节点有了不同的认识。毕竟,你也有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感触,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在创业这个话题上,更多的是“隔行不隔理!”这道理都是相通的,就像戴文军这么一个低调的自主创业人,围绕这根小小的鸭脖做出了大文章,把一个大街小巷都有,随手买的到的小吃折腾的风生水起,还弄上市了,想想他,当初进入食品领域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属于跨行业投资的小白啊——医药行伍出身的鸭脖休闲食品小白!可经过市场历练过的人,道理都明白,所以才会看得透,想得快,做的准!特别值得深思的是:

l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肯定都会对投资对象的项目规划、布局有着细致的理性思考,绝对不是带着背水一战的赌徒心理,去投资创业。

l 在“选择”的问题上,无论是你的远见、市场敏感度,还是项目模式的深度思考能力,都决定了你对机会的把控程度和选择准确度,所以在创业和投资之前,一定要在这三方面方面提前做足功课。

l 在“控制”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你经营、管理中的四个方面——盈利模式、管理制度、物流体系和品牌规划。毕竟那 “控不住,死一片”的众多失败结局咱见太多了,别发生在自己身上。

l 在“开拓”的能力上,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要时刻关注确保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丰富,能不能适应更多的消费选择,凸显我们的差异化价值,对于我们的上下游客户,特别是上游的供应商伙伴,一定要有一个共创共赢的联盟合作态度,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此来应对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这些,其实也就是绝味的戴文军创业背后的逻辑,选择、控制和开拓,看似平常的创业逻辑,只有做透了,你才能确保自己的创业之路良性的发展、壮大!毕竟,像我们开篇讲的那残酷现实,现在这全民创业的大环境,注定竞争中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成功,大多数人还是成了垫脚石,这也是创业成败的金字塔结构。其实创业成败的原因就在于你创业背后的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做透了,你像有些创业小白,看别人折腾的热闹,就郑人学履,想当然的也去干,失败也是必然的!就算一些生意起色的新创企业老板,有了点钱就开始琢磨着多元化投资,希望尽快钱生钱!结果一不小心那刚掘到的第一桶金不也一样打了水漂,资金链一断,一夜回到解放前,创业失败也是分分钟!我们经常说成功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当你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琢磨透了这些成功的创业人背后的逻辑,那肯定会少走一些弯路,离自己的成功更进一步

最后也请你记住一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的方法对于创业和投资来说,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值得我们随时去关注和思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