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 29 期 总第 47 期 6月19日出版
在修行的过程中,一般人都容易患急躁的毛病,这种急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反差:一方面是有所求、有所得、贪快的心念炽盛,另一方面是功夫落在二边当中,不得力,身心紧张,没有法喜。两相对比,就产生了急躁。
此急躁的毛病一起来,一般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对修行没有信心,郁闷绝望,二是向外驰求,或者改换法门,或修习外道法,或退失道心。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千千万万,成道的人却寥若晨星,原因之一就是患了急躁病而不知如何对治。
当急躁、绝望、郁闷的心情生起的时候,首先念“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或者念“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或者念“一切现成,当下即是”,等等,来反复地提醒自己:即使是在烦恼中,即使是在功夫没有上路的情况下,大道并没有离开我们,仍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接着念“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或者念“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或者念“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等等,来反复地提醒自己,大道就在眼前,只要我们不分别取舍,不生心动念,心里闲闲的,同时又明明了了,当下即可与大道相应。
接着再念“虚明自照,不劳心力”(或者念“菩提本有,无须用守。烦恼本无,无须用除。灵知自照,万法归如”,或者念“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等等),来提醒自己,放下取舍的心、外求的心、斗争对治的心,将身心的紧张全部消解掉,归于心中无事的闲闲状态,然后再做默照的功夫。
通过这三步口诀,我们就可以从见地、信心和观行方法这三个方面,彻底根治修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上述诸禅病,并保证我们的功夫永远处在“在道”的状态。
欢迎大家对《生活禅时代》积极留言互动
我们将有精美纪念品赠送!
閱讀更多 生活禪時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