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是不是特別耳熟?快趕場!別急,別急,那是食用的麻將,別慌!

最近,抖音、火山、快手之類的APP捧紅了眾多網紅美食,其中,就有可以吃的麻將,你吃過嗎?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看著這麼美的麻將還真真是下不去口呢!既然不忍下口,那就瞭解一下麻將的前世今生吧!


麻將,起源於中國,有人稱其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粵港澳地區俗稱麻雀,是一種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遊戲。麻將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為一體,內涵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曾被胡適先生譽為中國的“國戲”。

麻將用於娛樂用具,外形多為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體。上面刻有各種圓餅、條形或字樣,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麻將的用語你是不是還記得呢?麻將應對的五種標準是“吃”、“碰”、“槓”、“聽”、“胡”。但是在正式比賽中,這五種狀態的官方語言都是用漢語描述的,包括國際比賽。

競技麻將是唯一一項國際比賽中規定用中文發聲的競技項目。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上家打出牌,與下家的牌正好組成一副順子,他就可以吃。

其他人打出一張牌,自己手中有兩張相同的牌正好組成一副刻子,他就可以碰。

其他人打出一張牌,自己手中有三張相同的牌,即可槓牌,稱為明槓,倒下這個槓,再到排尾抓一張牌,將手中不需要的一張牌打出。手中有三張相同的牌,又抓到一張相同的牌,稱為暗槓,扣下,別人不知道是啥牌,再到排尾抓一張牌,將手中不需要的一張牌打出。“明槓”比“吃”優先,如果你要槓的牌剛好是出牌方下家要吃的牌,則吃牌失敗,槓牌成功。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當你將你手中的牌都湊成了有用的牌,只需再加上最後一張便可和牌,你就可以進入聽牌的階段,報聽後不能吃、碰、槓,且只能打出本輪摸到的牌。

(hú)

四位玩家誰先和牌誰就勝利,得分由底分乘上番數。具體視比賽詳細規則而定。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現如今,麻將已經衝向了國際市場,中國人喜愛麻將,外國人亦是不分伯仲。

麻將的英文名為Mahjong, Mah-jong, Mah-jongg, 在《功夫熊貓3》中也體現了這一中國元素——麻將。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麻將是怎麼樣在外國流行的呢?

有一個美孚石油的蘇州代理商約瑟夫·巴伯考克,他寫了一本名為《巴伯考克麻將規則》的書,而這本書也被稱為海外的麻將“

聖經”。自從接觸了麻將後,他就深深地被中國麻將吸引了,難以自拔,深深地陷入了與麻將的熱戀。

因此,他便萌發了宣傳麻將的想法,希望通過此舉謀求趣味相投之仕一同搓麻將。他便把麻將的玩法簡寫成了一本書,方便他進行推廣與宣傳。後來,這本書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本全能齊全的麻將小紅書,在海外迅速流傳,也是在這本書裡,麻將第一次有了英文名字——mahjong。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麻將就這麼流傳了起來,美國人率先搶佔了麻將的風口,從事麻將事業,從麻將進出口、麻將批發、麻將零售、麻將生產甚至到手把手教你打麻將視頻教程,一條完整的流水線和產業鏈很快就被建立。而它的消費對象主要就是那些無所事事的貴族和那些愛好嫖賭的賭徒等,麻將打發了他們大部分的空閒時間。

麻將傳至荷蘭,點燃了整個歐洲的“麻將熱”,早在1920年,荷蘭就成立了“荷蘭麻將團體”。大約在1990年,荷蘭人憑藉著《巴伯考克麻將規則》成立了“第一屆荷蘭麻將協會”,並且還定期舉行國家級的比賽。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英國人對玩麻將也可以說是很6了。他們模範中國人說“I hued !”,這英語式漢語和中文式英語真可謂有的一拼了。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丹麥人更是把麻將玩成了一項益智類的腦力活動!麻將在丹麥被貼上了“燒腦”的代名詞,丹麥政府甚至對高規格的麻將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對麻將也是相當的喜愛,甚至於有些從日本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幽默地稱自己是麻將系畢業的,估計大學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和室友搓麻將上了。日本街上寫著“麻雀”或“雀莊”的店面便是可以搓麻將的地方啦。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2005年,7個歐洲國家達成了協議,並且還成立了“歐洲麻將協會”。從此以後,麻將就走上了國際賽事。

中國文化真可謂是博大精深,麻將都走上了國際化舞臺。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