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列雙一流後雲南大學迎來首批畢業生,高校發展引人關注

“2014年,走進這所學校時他們還是稚氣未脫的少年,雲大伴著他們成長,在懵懂中找到理想,他們在這裡成長的四年也是雲南大學成長的四年。”

近日,雲南大學舉行了2018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校方新聞稿件如此描述。

報道稱,2014年,他們作為新生踏進學校的這一年,雲南大學圖書館竣工;2015年,“樹木樹人”計劃成效初顯,呈貢校區綠樹成蔭,鮮花一開就是四季;2016年,學校成為中西部“一省一校”建設工程高校;2017年,學校成為中國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又成為教育部與雲南省“部省合建”高校。這些發展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的結果,是教育部和雲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更凝結著一代又一代雲大人的智慧和汗水,也離不開每一位同學的參與和支持。

據此前報道,作為2017年入列“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的非985高校,雲南大學的建設一直引人關注。

來自雲南大學官網4月份的消息顯示,根據《雲南省教育廳關於雲南大學2018年部門預算的批覆》,學校2018年財務總收入為163686.7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136796.71萬元,事業收入26890萬元。而在2017年,雲南大學財務總收入為69565.33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69485.33萬元,事業收入80萬元。

這意味著,入列“雙一流”之後,雲南大學的預算從6.9億一下子躍上了16億的新臺階。

此外,6月20日,雲南大學科技處發佈消息稱,根據《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交流研討座談會會議紀要》(雲南省科技廳 雲南大學聯發〔2017〕1號)精神,雲南省科技廳自2018年起,將加大對雲南大學前沿基礎研究支持力度,面向雲南大學一流學科(群)及新興交叉學科,設立雲南省科技廳-雲南大學“雙一流”建設聯合基金(以下簡稱“雙一流”聯合基金),支持雲南大學“雙一流”建設,著力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同時,帶動省內相關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水平的攀升。

同在6月20日,雲南省政府在官網公佈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雲南大學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意見》(雲政發〔2018〕31號)。這份文件提到,雲南方面將完善政府、學校、社會相結合的多元投入機制。省財政2018-2020年投入不少於2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雲南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接連獲得“加持”後,雲南大學新學年的招生規模和專業結構會發生調整嗎?

澎湃新聞注意到,6月22日,雲南大學主管招生的教務處處長吳澗接受《光明日報》採訪,就透露了2018年本科招生計劃總規模等信息。

吳澗表示,雲南大學2018年本科招生計劃總規模4450人,與2017年的4400人基本持平,僅額外增加職業教育省級公費師範生計劃50人。目前學校建立了五大基礎學科及學科群,四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另外,由於2018年學校進行專業結構調整,本科招生專業在2017年基礎上撤銷國際政治、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等12個專業,新增印地語、材料科學與工程、地理科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四個專業,目前學校本科專業共86個。

入列雙一流後雲南大學迎來首批畢業生,高校發展引人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