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莫以恆大角度看韓國的勝利,評韓國勝德國一戰

我在《韓國對戰德國有取勝可能?墨西哥瑞典誰執牛耳?第三輪預測》
一文中,預測的韓國:德國的比分是2:3 ,德國勝。之所以預測兩國之戰的結果是一個較高比分,就是對德國隊的士氣和進攻能力有一點擔憂。對韓國的狗急跳牆的搏命打法感受到了一點撕逼的氣息。

說實話,德國打得太四平八穩了。首戰敗於墨西哥,對於比分落後墨西哥後的進攻就讓人感覺這是一支什麼樣的昔日冠軍隊,感覺就是一輛老奔馳掛著二擋,哄著油門,在高速公路上賣力的奔跑,卻出不去里程。終於追不上人家的飛行器,喘息著在高速路上趴窩了。第二戰對瑞典,被瑞典先進球,然後是費力的扳平,然後又費力的反超。那一場比賽,我覺得是瑞典的無休止的浪費機會獲得了應有的報應。實在不是德國踢得多麼高的水平,而是瑞典忌憚昔日冠軍的高大的影子,被那個虛空高大的骨架嚇怕了。

德國人的第三場比賽最終坐實了人們對德國冠軍本屆盃賽總體印象。進攻組織老套,缺少變化,一成不變的按照既有的步驟去衝擊對方,德國人似乎滿足於自己的奔跑能力和高效率的傳接球組織,依然像瑞士鐘錶一樣一成不變的顯示著自己的精確,一如對墨西哥、對瑞典、對韓國。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場面、控球率佔優,而且傳接球總能打到對方的禁區前沿,但是,怎麼樣呢?總是傳球被擋,總是傳球被破壞,或者球被傳出界,然後又一成不變的搶球重來。我覺得,德國人戰勝瑞典隊,就是德國人的一副固執的毒藥,他們以為既然第二戰能以如此戰法戰勝歐洲強隊瑞典隊,那當然贏亞洲烙餅韓國隊也是順理成章的。呵呵,什麼叫自己挖坑埋自己,這就是。

可能是另外墨西哥和瑞典的戰況傳到了教練席,德國人在場上場下變得更加急躁。急於形成一錘定音的打擊,卻一直無法找到一錘定音的射門靴。這倒是讓韓國自己找到了機會。當德國人知道必須大比分戰勝韓國才能出現的局面時,你知道他們的內心是多麼的絕望,就如諾伊爾的冒險一擊,那就是德國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心態的反映。

看看德國人的戰士不足。和阿根廷一個情況,中前場控傳手的有效傳球太少了。具有威脅的是巴羅斯、厄齊爾,但是,其他人好像只是為了接應二人的傳球而跑動,沒有了原來中場的帶球突破和傳球上的線路變化。尤其是邊後衛的拉扯,肋部的穿插 ,對於對方防線的拉扯,為禁區前的射門做準備。所以,正是因為傳球、跑動的套路化,讓對方的防守很容易得形成定式。而德國人的韌性在三戰中成了頑固不化的不撞南牆不回頭。

接下來說一說韓國的勝利,首先是韌性的勝利。韓國人對戰德國時,心理壓力是最小的。為什麼?想贏不怕輸。輸給德國這樣的球隊,一、兩個球的勝負,那是光榮,所以,對於韓國人而言,只要努力的跑,盡情的破壞,拼命的帶球狂奔,浪費時間,那就是快樂足球的來源。德國人越急得不行,韓國人越玩得高興。但是從控球率和進攻有效性來看,這仍然是一邊倒的比賽。

再看韓國人的進球,德國人自己犯渾, 腳尖出球,過了自己球員的檔,滑到了金英權的腳下。於是比賽結束了。德國人,輸幾個或者是平局都不能出線。那時候敗局已定,出局必然。

但是看到了“中國恆大隊員金英權進球,中超球員第一次世界盃進球,是中超的驕傲”這樣的報道 ,我想,我們能不能不要這樣無恥,被韓國人虐得不行,就開始愛上了韓國人的肌膚,這是典型的賤人思維!!!

從地做起吧!!!

千萬莫以恆大角度看韓國的勝利,評韓國勝德國一戰

狂喜

千萬莫以恆大角度看韓國的勝利,評韓國勝德國一戰

s失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