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权威学术组织“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近期在京发布了转基因十大谣言

的真相。

网络上频频传出“圣女果都是转基因”、“美国人从来不吃转基因”等虚假消息,即便权威人士反复辟谣也没能阻挡谣言的流传。快来看一看关于转基因都有哪些谣言,你有没有中招?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谣言一: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生产出来都卖给中国

真相:美国市场上75%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也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和番木瓜等植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种类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超过5000种。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谣言二:转基因导致广西大学生不孕不育

真相:广西大学生不孕不育与转基因无关。

谣言三:转基因大豆毁掉了阿根廷农业

真相:阿根廷并非“被转基因毁掉的国家”。阿根廷因为使用转基因技术使之成为全球农业出口大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阿根廷是全球率先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2016年,阿根廷仍然保持其全球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的排名,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3%。该国种植了2382万公顷转基因作物,包括187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474万公顷转基因玉米和38万公顷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谣言四:转基因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

真相: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现象与转基因无关联。

2010年9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山西、吉林等地区种植‘先玉335’玉米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异常现象”。科技部、农业部分别组织多部门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调查组进行实地考察。据调查,“先玉335”不是转基因品种,山西、吉林等地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现象与转基因毫无关联,属虚假报道。《国际先驱导报》的这篇报道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十大科学谣言”。

谣言五:转基因食品影响子孙后代

真相: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一例通过食物传递遗传物质整合进入人体遗传物质的现象,食用转基因食品影响子孙后代之说完全属于危言耸听。

人类食用植物源和动物源的食品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些天然食品中同样含有各种基因,

从生物学角度看,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与普通食品中所含的基因一样,都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用转基因食品是不可能改变人的遗传特性的。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事实上,任何一种人们常吃的即使是最传统的动植物食品,都包含了成千上万种基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担心食物中来自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会改变人的基因并遗传给后代。

谣言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圣女果、紫薯、彩椒等都是转基因品种

真相: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圣女果、紫薯、彩椒等都不是转基因品种。

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类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对野生植物进行栽培和驯化,从而形成了丰富的作物类型。我国市场上所有的圣女果、紫薯、彩椒等都是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产生的品种。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转基因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国自己种植和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另外一类是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甜菜和转基因棉花,主要用作加工原料。

谣言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导致不孕不育

真相:通过科学评价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为保障转基因产品安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准则。依照这些评价准则,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规范和标准。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从科学研究上讲,众多国际专业机构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有权威结论,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2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累计种植300多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谣言八:抗虫转基因作物虫子吃了会死,对人体同样有害

真相:抗虫转基因作物对人无害。

抗虫转基因作物中的Bt蛋白是一种高度专一的杀虫蛋白,只能与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肠穿孔,导致害虫死亡,而其他昆虫、哺乳动物和人类肠道细胞没有Bt蛋白的结合位点,因此不会对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造成伤害,更不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另外,人类发现Bt蛋白已有100年,Bt制剂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安全使用记录已有70多年,至今没有Bt制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

谣言九:转基因作物不增产,对生产没有任何作用

真相:转基因农作物的增产效果是客观存在的。

现阶段广泛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并不以增产为直接目的,有着更高产量和其他更优良特性的转基因作物,是下一代转基因作物研发的方向。

农业上的增产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品种能减少害虫和杂草危害,减少产量损失,加快了少耕、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实际起到了增产的效果。如巴西、阿根廷等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后产量大幅度提高;南非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后,单产提高了一倍,由玉米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印度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后,也由棉花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别信骗子编造的谣言!

谣言十: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会产生“超级杂草”

真相: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超级杂草”。

1995年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它为“超级杂草”。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可全部杀死。其实,“超级杂草”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超级杂草”的存在。

附录:

【辟谣】国际奥委会从未禁止转基因食品

人民网、光明网辟谣:事实真相是,不管是北京奥运会,还是巴西里约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从未禁止转基因产品——前提是这些转基因产品获得了各国官方的许可。

【奥运与转基因无关】

国际方面,《奥林匹克宪章》是奥运会的根本大法。这部100多页的规范性文件并没有规定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可以吃什么,但在其明文禁止不能吃的名单上,兴奋剂位列其中,转基因产品并不包含在内。

并且,国际奥委会不仅不排斥转基因产品,还对相关企业敞开了大门。

2013~2016年,国际奥委会有10家全球赞助伙伴,其中一家是陶氏化学。陶氏化学的主业之一正是转基因种子的研发。陶氏化学的种子研发,除了水稻种子,涵盖玉米、大豆、葵花籽、油菜籽、小麦等多种作物。世界转基因种子的主要研发公司中,除了陶氏化学,还有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而先正达正在与中国央企中国化工集团洽谈收购。

中国方面,中国奥委会也没有明文规定运动员不能食用转基因产品。中国奥委会有明文规定的“赞助企业甄选原则”,五条原则无一与转基因话题相关。

在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中,中粮集团名列其中。根据双方协议,2013年~2019年,中粮为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内的19场世界级体育赛事中的中国运动员提供粮油等食品。而中粮是国内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商和加工企业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奥委会选择哪些公司和品牌成为其合作伙伴或者赞助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企业的资信、品牌形象,是否与奥运品牌价值,奥林匹克品牌价值相吻合;其次,赞助报价是否达到基准的价位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奥运会的需要,企业是否做出开展奥林匹克市场营销的承诺。公司与产品是否与转基因有关,并不是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考虑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

【“北京奥运禁止转基因”传言是误读还是哗众取宠?】

既然奥运会从未对转基因产品“说不”,那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禁止使用转基因产品的传言为何被大量传播?

传言的根源是一篇名为《强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为平安奥运作贡献——北京市召开2008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这篇网文被反转基因人士当作北京奥运会禁止转基因产品的铁证,而实际上只是反转派和部分媒体人的断章取义。

这篇网文被反复拿来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邵建成强调,要警惕奥运期间存在有可能的转基因食物进入食品链的隐患。他要求奥运之前以及奥运期间市转基因办加大对重点地区(奥运食品基地)、重点企业(奥运食品供应商)和重点产品(大米以及大米制品、玉米制品等食品)的抽样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涉及的相关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单位要全力配合做好市场抽样监督检查。全面落实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正确引导舆论。各研发单位也应做好自查工作,确保奥运期间不因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问题出现重大事件影响奥运。

至今为止,中国只批准了17种转基因产品,转基因大米不在其中,虽然中国已经研发成功了转基因大米,但是只能在试验田里种植,不能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更不允许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米。

【转基因食品安全可控】

中国已经批准的所有转基因产品,都经过了安全性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安全性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此外,在此类食品获得批准的国家普通大众对这些食品的消费未显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经过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

链接:

国际奥委会从未禁止转基因食品

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6/1128/c210117-28904142.html?from=groupmessag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