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移芯通信CTO夏斌:國內晶片設計不弱 不足之處在這四點

上海移芯通信CTO夏斌:国内芯片设计不弱 不足之处在这四点

夏斌曾在號稱“中國集成電路創業搖籃”的Marvell公司任職14年,在十幾年的芯片業從業中,夏斌對國內芯片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芯片技術是一種偏基礎類的研究,芯片研發應遵循其技術發展規律。

AI+物聯 智慧物聯是趨勢

NBD:當前很多企業都在佈局蜂窩物聯網,那麼蜂窩物聯網目前有哪些應用場景?物聯網芯片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夏斌蜂窩物聯網的技術其實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具體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二:一方面針對公共服務領域,例如智能抄表,過去水電煤的結算依賴於人工上門抄表,而現在運用蜂窩物聯網技術就能夠實現遠程抄表。在蜂窩物聯網的條件下,還能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測,及時感知燃氣、水電的設備的異常情況,起到預警作用。

此外,消費類的應用場景也比較常見,例如與智能生活相聯繫,對設備物件進行定位跟蹤,同時還有在農業、畜牧業以及環境監測方面的運用。

目前來看,整個物聯網行業尚處於開發階段,很多應用場景都處於持續開發的過程中,運用還算不上廣泛。但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未來對物聯網芯片的需求將會很龐大。我們使用的手機現在已經基本上達到人手一個的規模,市場有飽和趨勢。但物聯網芯片不同,它作為物與物之間的通訊載體,因此物聯網的每個節點都有植入芯片的需求,芯片可以進入到冰箱,空調,洗衣機,安防監控等設備並實現連接,事實上,物聯網芯片的數量將是手機規模的十倍甚至幾十倍。

NBD:目前“AI+”的概念很火,您怎麼看待現下的“智慧物聯”?人工智能如何與物聯網結合?

夏斌:智慧物聯現在是一個趨勢。人工智能時代需要物聯網的產品來發揮其採集數據的作用。首先,人工智能需要有一定數據作為支撐,而物聯網能夠提供各個場景的數據,從而讓人工智能的後臺機器能夠基於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學習。並且,採集數據是物聯網的天然優勢,生活、工業、農業等各個方面都有物聯網的需求。所以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是一種天然的結合。

芯片研發不能靠短期的資本追逐

NBD:康佳、格力等許多國內企業紛紛宣佈進軍芯片領域,對此您怎麼看?

夏斌:無論是業界還是投資界,大家可能尚未意識到芯片的技術發展規律,它跟互聯網“短平快”的發展很不一樣,芯片產品的研發週期長,投入成本大,完全是另一種商業模式,僅靠短期的熱情投入和資本追逐,是遠遠不夠的。

以我從業十幾年的經驗來看,芯片技術是一種偏基礎類的研究,不可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資金,以及時間的積澱,而不是以一種“大躍進”的方式去追趕發達國家,國產芯片的發展必須要遵循這一規律。

NBD:目前中國的芯片研發處於何種階段?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難題?

夏斌:目前我國的芯片研發在設計上已經積累了不少資金和技術,包括我們現在說的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相結合的一些方向,現階段我們的研發主要是攻克製造設備和材料方面的弱點。因為芯片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設計、製造、測試、生產等各個方面,從目前中國整個芯片行業來看,我們的設計能力其實並不弱,我們現在弱在製造設備和材料上。

此外,我們還面臨著人才的不足和利潤空間的壓縮。首先是人才問題,國內芯片行業在人才方面的缺口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目前芯片行業積累了不少資金和技術,存在發展機遇,但最終的落實還是要靠人。芯片研發的戰線很長,我比較擔憂的是現在的年輕一代是否會前仆後繼地來從事這個行業。現在國內互聯網之所以發展得好,是因為國內的互聯網人才不輸於國外,但是現在願意從事芯片行業的人才就遠遠不如國外,所以人才缺口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此外,國內芯片行業的利潤空間也被嚴重壓縮。相對來說,國內芯片公司的利潤空間小於國外公司,首要原因在於國內芯片的附加值不夠高,其次國內的行業氛圍往往容易導致跟風,一個公司做了某產品,很快就會有其他公司進行模仿,同質化競爭容易壓縮利潤空間。

NBD: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我國對高端芯片的依賴也在逐年擴大,進口芯片的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這種形勢下,您認為中國芯片應該如何崛起?

夏斌:目前中國芯片的進口規模確實很大,幾乎已經成為貿易逆差最大的一塊。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中國在高端芯片方面的積累不足,自主研發能力很薄弱,無法達到自給自足,直接結果就是我們喪失議價權。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情況並不是說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之間質量高低的比較問題,而是說沒有競品直接導致整個芯片系統的廠商沒有議價權,整個芯片行業的定價權受制於國外。

目前這2000多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規模並不能說減就減,還是需要國內芯片行業逐漸出現一些替代方案,不求馬上全面替代,但我們可以從某些點上進行改變,達到一定的平衡或者形成自己的特色。這樣由點及面地去推進,去帶動整個芯片產業的進步。畢竟中國的芯片市場很龐大,這樣的市場環境有機會培育出像高通這樣的大企業,我們還是需要給予更多的機會和耐心,我個人覺得未來十年之內我們應該能夠完成這樣的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