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格局宽广的人——贠彦武同志在春季纪律作风学习教育会上讲党课

有言道:理想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奋斗目标。情怀是一个人涵养静气、滋养心灵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是爱的体现,是精神的修行。

我觉得情怀要有侠肝义胆,有时候也要柔情似水。柔情似水是什么呢,就是爱的体现,理想信念是精神的修行。格局讲的是人的胸怀与视野。常言道,胸怀远大理想,做人才有大格局;人生格局宽广,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周总理曾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奋斗,这远大理想和格局胸怀不是一般人能及的。有一句话叫“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这个在现实生活,工作实践中很能体现。一个人格局宽广,眼界高远,指导自己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就会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就会自觉追求远大理想,就会有美好的人生。爱因斯坦曾说过,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这是相对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有“猪栏式”的理想,吃饱就睡,终日无所事事。

怎样做一名有远大理想、有情怀、格局宽广的人呢?

一、以读书“索道于世”,拓展人生的宽度,涵养几分静气。

读书能润泽心灵,能提升本领,能纯洁操守。

有了书香的浸润,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丰盈起来,才能使人知不足,才能使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风气丰富起来,充实起来。这个道理,只有长时间学习读书才能从中体会到奥秘,所以要勤学习、多读书。

知定力不足,才能去追求,去探索,去索道于世。有一句话叫,“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毛主席提出“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多学习,修身为本。对我们自己而言,要尽好人民警察的职责,做好份内之事,就是我们要如何维护好淳化社会稳定,保障淳化人民安居乐业,如何让淳化“天下无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我们这几年持续的努力去做、去抓、去干,功力、效果才能慢慢显现出来。这就是我来淳化工作时考虑的,通过想了、看了、转了、学习了以后,才体会到的,要“规范管理促养成,深化创新求突破”。要“惠民生、强队伍、保平安”,打造我们的“爱民公安”品牌。把榜样的力量,引领的作用,运用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去,公平地体现在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体现在日常管理之中,慢慢为之,久久为功,做到公道、干净、担当

。有一句话叫,如行雾中,虽不湿儒,但潜有自润。意思是行在雾中,一定会沾点露水,这一点希望大家慢慢去体会。

读书无止境,贵在坚持。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要坚持、持久的学习。只有在坚持阅读、思考中,我们才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才能更多地发现美。哲人有言道:“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就是修剪、移栽。”读书除了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追求。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讲,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能感受到圣贤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我之境”。读书成了一个人的气质之源,有“见闻之知”、“德性之知”,意思是读书和不读书,平时感觉从你的言谈举止都能体现出来差距。读书不仅在于学习一些新东西,增加一些见闻,更在于滋润心灵、塑造人格、熏陶气质,提升德性之知,也就是

“索道于世”,涵养静气,拓展人生的宽度。这一章节中我也不再多讲,最后送同志们几句哲言,宋代黄庭坚的:“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事,每个同志都应该明白,但是有些同志在家庭生活中做的不到位,可能家不和万事不兴。

在座的大多数同志都已成家,娶了媳妇、嫁了人,成为人妻、人夫、人父、人母,家庭幸福、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事业兴旺、羡煞他人,这就是家和万事兴,是家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讲,有些同志家里可能就不那么和和美美,闹矛盾,家庭生活有矛盾很正常,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处理好问题,这才是根本。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家庭幸福。也就是说,

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伦理道德、人伦之道,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父慈子孝、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等,这些至今依然很实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崇树这些基本的东西,为我们民族的进步,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家庭稳定了,大局就稳定了;有家就有国,无家就无国,道理都是一样的。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之一是什么呢?是孝道。“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是夫妻关系、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对待夫妻关系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中庸》中讲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也就是说,君子之道首先体现在夫妇的关系之中,把君子之道、夫妇关系是可以画等号的,夫妇之道与天地之道是相互贯通的。如古人有不休患难之妻等等。有“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稳定的夫妇关系,就没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和谐的夫妇关系,就没有和谐的家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周恩来夫妇、习总书记夫妇都是这样。最后送大家黄庭坚的《薄薄酒》中的几句诗,

“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

三、慎独、慎微、廉洁从警、宽以待人。

有一句叫用心灵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廉由慎独始,心由慎独安。清代有个官员叫叶存仁,从政30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一次离任(调离)时,官员们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叶见状将礼品封存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

所以,现代社会进入了物欲横流的今天,尤其是我们从事的神圣职业,每个民警甚至警务辅助人员、科所队长,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个同志手中都握有这样那样的权力,都能不同程度的为别人办这样那样的事。有的人久围着你转来转去,时间久了,可能你就迷失了自我,掉进泥潭不可自拔,所以要涵养静气,要有信念、有定力。在”720”案件向省委常委、政法委杜航伟书记汇报时,我说了一句话,叫

正念坚固、意志坚定。正因为有这种静气、信念支撑,我们的专案才能成功侦破。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自我约束,有定力。要有人情味,但别背人情债。有的同志,在工作场合,八小时以内,公开活动时有人监督、有纪律约束,还能心存敬畏、自律自知、遵章守规,但在远离组织、远离监督、工作时间以外,就不得而知,有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凡此等等。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干部要慎独,强调“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也就是讲的“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裘”

所以,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守法度者最快活,守王法者梦里无惊。”“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要以清白惠自己、惠子孙

凡此种种,

要做一个理想信念远大、格局宽广的人,要善于学习,永不满足,自我革新。所以习总书记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做一个“手有余香”的陌生人。

最后,送大家两首诗词和大家共勉,愿进入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格局宽广的人。

一首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首是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