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熊爱民是怎么从“门外汉”做到养鸡“女状元”的?

据宣城日报报道, 走进位于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天龙湖的家庭农场,这里青松翠竹、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竹林里鸡正在觅食,远处松树林中,几只公鸡飞到树干上不停打鸣。占地300多亩的林地远离村庄,是得天独厚的生态土鸡散养地。农场主人是宣城市新龙山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熊爱民,原来只是一位地地道道地普通农民。8年来,她凭借自己的韧劲和进取精神,从“门外汉”到养鸡“女状元”,从普通农民到宣城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成就了一段有声有色的致富传奇,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完美转变。

巾帼不让须眉|熊爱民是怎么从“门外汉”做到养鸡“女状元”的?

2010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熊爱民回到自己的家乡,承包了300多亩新龙村老林场,创建了“天龙湖家庭农场”,开展林下生态土鸡饲养、土鸡及鸡蛋销售。当时的山场道路不通,杂草丛生。但熊爱民不怕辛苦,说干就干,用三轮车一车一车地把原料运上山,盖好了鸡舍,开始了养殖。

养殖的道路很艰难。熊爱民回忆起有一天下大雨,山上电线老化、电压不稳,当晚停了电。第二天到鸡舍她发现,小鸡仔因受到惊吓压在一起,两个鸡舍1600只小鸡死亡。“看到鸡仔倒在笼里,我当时就哭了。”自此,只要下雨,熊爱民就睡不好觉。

熊爱民一边养殖,一边摸索学习养殖技术,逐渐掌握了过硬的土鸡养殖方法。为保证天龙湖土鸡质量,熊爱民严格实行标准化养殖,通过设置相应的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为鸡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度、卫生等条件,并建立全面的生产记录档案,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

巾帼不让须眉|熊爱民是怎么从“门外汉”做到养鸡“女状元”的?

在事业走上正轨之际,熊爱民还不忘乡亲们。2015年,熊爱民牵头成立“宣城市新龙山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105位农户抱团发展,其中贫困户12户。合作社按照“农场+农户+合作社”模式发展,采用统一的养殖标准,共同壮大“天龙湖”品牌。熊爱民把自己多年学习研究掌握的家禽养殖方法和技术,无偿提供给农户,帮助农户解决家禽养殖中遇到的技术瓶颈。熊文彪等合作社农户纷纷表示,虽然散养鸡条件严苛,但跟着熊爱民,不愁质量更不愁销路。

巾帼不让须眉|熊爱民是怎么从“门外汉”做到养鸡“女状元”的?

目前,合作社生产销售的“天龙湖”牌土鸡、土鸡蛋已被认证为国家“绿色产品”。2017年,熊爱民天龙湖家庭农场散养土鸡达40000只,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利润700多万元。熊爱民先后被评为“宣城市十佳创业女性”、“宣城市创业之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熊爱民感到振奋。熊爱民说,她会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的契机,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收周边更多的农户就业,和他们一起享受奋斗的幸福。

巾帼不让须眉|熊爱民是怎么从“门外汉”做到养鸡“女状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