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週三 | 育兒教育

如果有人問你,你愛自己的孩子嗎?你肯定說愛!但是你愛的方式方法正確嗎?你肯定打不出來,愛是要尺度的,有些時候我們是不是藉著愛的名義,逾越了為人父母的界限呢了?今天匯滋力乳業育嬰師就要給大家講講: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

做父母的都想給孩子100分的愛,心裡也都明白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但我們總是分不清什麼是愛和溺愛!那麼,看完這10幅漫畫,你一定深有感觸!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1

孩子在學習吃飯的時候,總是拖拖踏踏的弄得那都是,很多家長一方面怕弄髒衣服還要洗,另方面擔心孩子吃不飽,索性一餵了之。但這樣一來,就剝奪了孩子自我聯繫吃飯、獨立進食的習慣,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不讓人喂不吃飯的習慣了。

而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讓孩子自己吃飯,慢慢培養獨立動手、為自己負責的好習慣。孩子不想吃的時候也不強求,經歷幾次餓肚子,就會懂得按時吃飯。這樣對孩子的身心、意志力,才真的是最好的。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2

很多時候父母都覺得孩子還很小,肯本不可能做到穿衣服穿鞋子,事實並非這樣,不是孩子不會,而是父母並願意讓孩子去嘗試、去實踐。當幼師的老師都知道,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這些,而有些孩子就連擦屁股就老師幫著。

其實孩子兩歲多,就能自己穿簡單的衣物,對孩子多些信任、耐心和鼓勵,不要剝奪孩子成長和鍛鍊的機會,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3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尊重父母和長輩,但是如果你天天只做保姆的工作,孩子如何能夠升起尊敬之心呢?這樣做僅會毀了孩子,也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久而久之“白眼狼”就此誕生了。

如果不能當孩子一輩子的不保護傘,就不要幫助孩子過多,父母像保姆一樣為孩子操辦一切,孩子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不會懂父母的辛苦,等孩子習慣了父母照顧,也會不珍惜父母的付出。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4

近日在幼兒園門口,有一個孩子不小心踩壞了另一個孩子的玩具。犯錯的孩子小聲的說了一句對不起,但另一個孩子依然難受地大哭起來。這時候一邊的家長不幹了:“你個小壞蛋,弄壞我們家東西,賠!”另一個家長也不甘示弱:“你那麼兇幹什麼,我們都說了對不起了!

說對不起有用嗎!你會教孩子嗎!

賠就賠!又不是賠不起,那麼兇,沒教養!

家長還在鬧得不可開交,兩個孩子卻早就被老師帶到一邊,嘻嘻哈哈玩到一起了。

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事情孩子自己就能解決掉,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解決方式,並不需要們我們上去幫助,其實這也是對他們的一次交際的鍛鍊。這個時候一旦父母上前幫助,事情就會發生激化,本想在孩子面前做一次英雄的父母,但卻讓孩子失去了獨立、強大的機會。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5

哈弗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20年的研究: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吵著幫你幹家務,但這個時候不讓孩子插手家務,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你拒絕就等於告訴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所以不讓你動半分。

孩子剛開始學做家務,做不好的地方父母多包容一些,孩子就會越做越熟練,做家務不僅是讓孩子學會整潔、歸納,也會讓孩子有家庭責任感。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6

帶孩子去玩繪畫DIY填充顏色即可,其中這對孩子來說並不簡單。旁邊坐了一個四五歲的小朋友,老是畫到線條外面去,儘管孩子畫得挺開心,可是一旁的媽媽卻急壞了。“寶貝,聽媽媽的話用紅色好看,你看你,又畫到外面去了!這個地方媽媽幫你畫。”如此一來父母就干預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就是失去了嘗試、探索的過程。

所以我們不要按照大人的高標準去要求孩子,讓孩子在不斷試錯、體驗中進步。你的干涉只會讓孩子失去探索和嘗試的慾望。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7

回望我們小時候最快樂了,因為放學回家的那一段路,可以和小夥伴們草地田野上追逐嬉戲,捉蛐蛐捉蚱蜢…現在回想起來,這不僅增進了我和小夥伴們的友情,也讓我能夠親近大自然、鍛鍊身體。

其實大自然帶給孩子的樂趣和體驗,這是在課堂上無法體驗的,為什麼山區的孩子不愛生病,就是因為他們習慣在大自然裡摔打,久居城市的孩子,有機會,爸爸媽媽多帶著孩子去大自然中撒野吧,讓孩子真正綻放自己的靈動與天性!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8

人生在世哪能一帆風順?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

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來,才能學會勇敢、堅強和擔當,總是幫孩子找藉口,讓孩子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孩子怎麼成才?很多孩子其實不怕摔跤,摔跤後孩子一般會自己爬起來繼續玩,但孩子摔跤後父母的驚慌失措和過度緊張,會讓孩子變得懦弱膽小愛哭。我見過很多家長,就如圖所示,會幫孩子找藉口,這樣就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不能勇敢的面對社會。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09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很小時候,就告訴孩子不準做這個,不準做那個……於此同時也常常成為家長的口頭禪!這樣就會禁錮孩子,束縛孩子。回想一來在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哪一件事不是在經歷過後,才懂得的呢!此時的你是懂了,但孩子沒有經歷過,孩子不懂。所以有很多時候,孩子會做出叛逆的行為,你不讓做,他偏要做。

人生就是探索未知的過程,想讓孩子樂觀、勇敢、自信,就要放手讓孩子去做、去嘗試、去探索,成功會讓孩子有成就感,失敗則會讓孩子積累經驗。

做父母的,請對孩子“絕情”一些!

10

你放手教育並不代表你沒有盡到一個做父母的責任,反而這種做法是對孩子未來負責。你先在短暫幫孩子規避了風險,以後的生活會加倍奉還給的孩子,

在這裡請所有家長記住,你替孩子走過的路,孩子仍然需要哭著自己重新走一遍。成長的過程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孩子和種子一樣,只有歷經風霜、雨雪,挫折和挑戰,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匯滋力乳業育兒師在這裡提醒所有家長,孩子終將要學會自己面對一切,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