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01

1904年,林徽因出生。

作為林家長房長女,祖父林孝恂翻了遍《詩經》,“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就叫“徽因”吧。

林徽因打小長在祖父家的大院裡,跟隨大姑母同住,受她教導,六歲就能代祖父與父親林長民通信了。

林長民給她回信“知悉得汝兩信,我心甚喜。兒讀書進益,又馴良,知道理,我尤愛汝。”

字裡行都流露著對大女兒的讚賞。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12歲那年,祖父病逝,林徽因從杭州的樂園回到天津家中,成長不過是一夜之間。

父親林長民有兩位妻子,林徽因的母親何氏是長房,大字不識、性情古怪,只生了林徽因,長居後院寂寞冷清,便咒罵丈夫、埋怨女兒。另一位妻子誕下了林徽因的幾位弟弟妹妹,又脾性溫和,飽受林長民青睞。

父親在北京做官,家中大事小事的重任都落在了林徽因身上,小到伺候兩位母親,照顧弟妹,大到搬家打點行李,她都得留心。和生母不同,林徽因對幾位弟弟妹妹都親暱,很有長姐風範,這也是母女二人吵架的導火索。

當然,如果一直在家長裡短中過下去,我們是見不到“大才女”林徽因了,事情的轉機在1920年。

02

那一年,林長民要去歐洲考察,特地帶上了林徽因。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臨行前,他說:“我此次攜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觀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汝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第三要汝暫時離去家庭瑣碎煩惱,俾得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擺脫了家庭瑣事的林徽因,在倫敦專心學英語、練鋼琴,還進入了愛丁堡St.Mary College就讀,這期間練就了一口純正的英文。

林長民交友甚廣,家中訪客絡繹不絕,林徽因自然承擔起接待的“主婦角色”。

一日,家中來了個男青年,身形比她高大了一圈,戴了副老式眼鏡,氣質儒雅,林徽因張口就喊了聲“叔叔”,在場的人都笑了。

徐志摩那時不過23歲,林徽因16歲,兩人初次見面就鬧了一出烏龍。

這個嬌小的女孩,引起了徐志摩的注意,他登門拜訪的次數與日俱增。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林徽因在倫敦沒什麼朋友,徐志摩是浙江人,林徽因又在浙江長大,算得上半個同鄉,自然親厚些。而徐志摩會錯了意,他對林徽因的熱烈追求,嚇得林徽因驚慌失措,最後只得請出父親林長民。

林長民寫信給徐志摩,“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想足下誤解耳。”

這樣一封禮貌不失分寸的回覆,暫時冷卻了徐志摩的熱情,卻激起了他更瘋狂的舉動。

徐志摩出國前就有了兒子,張幼儀遠渡重洋來找他,他卻不顧其腹中第二個孩子,鬧著要離婚,追求林徽因。林家父女萬萬沒想到,只得不辭而別,提前回國。

03

林徽因與徐志摩再度見面,已經是1924年了。

那年,剛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泰戈爾,應邀來北京。徐志摩做泰戈爾的翻譯,林徽因也常伴老者。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時人評價,“林小姐人豔如花,和老詩人斜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麵、郊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

5月8日,泰戈爾壽辰,文化界特意排演了《齊特拉》賀壽。林徽因飾演公主齊特拉,徐志摩演愛神瑪達那,林長民演春神代森塔。

當年的英倫三人行,巧合地重聚了。

當晚,魯迅先生也在臺下,他在日記裡寫下,“逮夕八時往協和學校禮堂觀新月社祝泰戈爾六十四歲生日演《契忒羅》(音譯)劇本二幕,歸已夜半也。”

能讓魯迅先生看到了半夜才回家的戲劇,自然差不到哪去,果然報紙上一連幾天都在誇讚林徽因扮演的齊特拉,身姿優雅,英文流暢,吐詞極美,還是中學生的林徽因在文化界初露頭角。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另一邊還是王庚太太的陸小曼也在,她自願在禮堂入口處發送演出說明書,一份一元大洋。碰到個客人十分吝嗇,看要收錢,就甩下說明書,直接步入了禮堂。

這下惹火了陸小曼,她的大小姐脾氣上來,氣得扔了一沓說明書,再也不做了,惹得一群人好說歹說才把她哄好。

據說,泰戈爾當時還有意撮合徐志摩、林徽因,但沒成功。

臨行前還寫了首短詩感慨,“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可那時才子佳人已各有所屬。這場生日宴會徐志摩認識了陸小曼,而林徽因與梁思成已是一雙璧人,羨煞旁人了。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04

林徽因與梁思成兩家是世交,兩人打小就見過面。

1921年,林徽因回國,梁思成造訪林家,兩人情投意合,常在北海公園的松坡圖書館約會,週末圖書館不開,但館長是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他能拿到鑰匙,兩人就在圖書館談天說地,交談中,林徽因談到想學建築。

“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說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學科。我喜愛繪畫,接著也選擇了這個專業。”

歐洲的經歷開蒙了林徽因,而她的一席話啟迪了梁思成,他們雙雙與建築結緣了。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1923年,梁思成出國學建築的計劃被一場車禍擱置了,因禍得福,他和林徽因的戀情突飛猛進。

住院時,林徽因日日陪侍,梁思成大汗涔涔,她就幫忙擦洗,一點也不避諱,兩人愈發親密。

隔年,梁思成痊癒,剛好趕上林徽因中學畢業,等她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兩人一同去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不料,賓大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得報考了美術學院,另外選修來了建築系全部課程。

在校時候,林徽因梳妝打扮總要很久,梁思成就在女生宿舍樓下等她,弟弟梁思永寫了一副對子打趣,“林小姐千妝萬扮始出來,梁公子一等再等終成配。橫批‘誠心誠意’”。

梁思成的同學也說:“林徽因的慕求者有如過江之鯽,思成能贏得芳心,我們這些同學都感到自豪。”

兩人的愛情,成為多少人豔羨的對象,一時傳為佳話。

05

好景不長,1925年,林長民中流彈身亡,在喪父之痛中,失去了經濟支持的林徽因,不得不考慮放棄學業,回國謀生。

作為梁家準兒媳的林徽因,這時收到了來自梁啟超的鼎力資助。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梁啟超給梁思成寫信道:“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何況更加以你們兩個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她和思莊(梁啟超二女兒)一樣,在無可慰藉中,我願意她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度過她目前的苦境。她要鼓起勇氣,發揮她的天才,完成她的學問,將來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國藝術界有點貢獻,才不愧林叔叔的好孩子。”

這番話,既有長者關懷,又有一家之長的風範。梁家當時也過得很困難,時不時要靠拋售手上的股票度日,這些林徽因與梁思成自然不知道。此後,林徽因就算是梁家的一份子了。

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完婚,婚禮日期也是宋代建築師李誡碑刻上的日期。後來他們的兒子,也取名為梁從誡。

他們這一生,是與建築分不開了。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兩人的新婚蜜月是去歐洲,時興的旅行不過是去大都市購買衣物、拍照留念,而林徽因與梁思成則更像學術遊歷,他們每到一處就參觀知名建築,買工具書,瞭解城市歷史,特別是建築史,這也為後來他們撰寫《中國建築史》打下了基礎。

“我曾跟著父親走遍了歐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產生了學習建築的夢想。現代西方的古典建築啟發了我,使我充滿了要帶一些回國的慾望。我們需要一種能使建築物數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築理論。

這話擲地有聲,林徽因的後半生都在踐行這句諾言。

06

林徽因與梁思成一回國,就趕往瀋陽,忙著組建東北大學建築系。

這是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建築系,夫婦二人就是系裡的全部教員,林徽因身兼數職,哪怕懷孕挺著肚子也常加班到深夜,批改學生的繪圖作業。

那時東北時局不穩,常有土匪出沒,家家戶戶不敢亮燈,氣氛恐怖,她就趴在窗前看土匪,騎馬披紅斗篷穿過街道,她非但沒有害怕,反而心生出激情的浪漫。

她身上詩人般的浪漫,也支撐著她度過許多次難熬的歲月。

後來,她帶的四十幾個學生中,走出了中國一批建築精英。要是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初知道她的事蹟,也會為不招收女學生而羞愧吧。

兩人的第一個孩子就是在瀋陽出生的,取名梁再冰,彼時梁啟超因手術誤切腎臟已經離世,而梁啟超的書房叫“飲冰室”。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生了再冰後,林徽因身體虛弱,還染上了肺結核, 1930年,不得不回北平療養。

那時的她,形銷骨立,幾乎不復往日光彩。

當徐志摩再見到林徽因時,“她的臉上瘦得顴骨都突出了。

07

梁家在北平,就住在北總布衚衕三號。

二號住著金嶽霖,金嶽霖是徐志摩、張幼儀的證離婚人,兩家在徐志摩的介紹下認識了。

林徽因在家舉辦沙龍,他是常客,茶餘飯後,梁思成他們三人也尤愛談天說地。

梁思成和林徽因拌嘴吵架,都是請他來仲裁,大人們都喊他“老金”,孩子們則叫他“金爸爸”,梁再冰、梁從誡也不例外。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日子久了,林徽因的才情深深感染了金嶽霖,他對林徽因表白了心跡。

林徽因不知所措,等梁思成一回家,就對他說:“我苦惱極了,因為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

那一夜梁思成無眠,他心裡有了答案,“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

林徽因聽完已是淚流滿面,這話轉告給了金嶽霖,老金說:“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往後,三人都信守了承諾,心照不宣地達成了君子協議,依舊像以前一樣毗鄰而居。

老金還給他們夫婦寫過對子,上聯是“樑上君子”,下聯是“林下美人。”將他們二人的名字都嵌入其中,可見是毫無嫌隙了。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林徽因與金嶽霖著實產生過情愫,但金嶽霖一生為了林徽因未娶,卻是誤傳。

林徽因去世後,他和彭德懷妻妹浦熙修互生情愫,最終步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卻因政治原因,兩人一拍兩散。

金嶽霖、梁思成夫婦一生都維持著高尚純潔的友誼,一生無子嗣的金嶽霖,最終是還是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送終的。從始至終,他都是梁家一個特殊的成員。

08

回到北平的林徽因、梁思成千辛萬苦成立了營造學社,主要是為了考察和保護古建築。

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為了標記全國的古建築,他們寫了封統一的信寄給全國的縣長,請求他們給當地的古建築拍照,並隨信寄去兩塊大洋。

當時民風淳樸,幾乎所有的信都得到了回覆,也為他們外出考察提供了重要線索。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1931年到1937年六年間,學社成員足跡遍佈河北、山西、陝西等地,測繪整理了200多組建築群,測繪圖稿1800張有餘。

“林徽因思想活躍,主意多,但構思畫圖,梁思成是高手,他畫線,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他們二人搭配起來,相得益彰。

1937年,他們在北方的最後一次考察,喜憂參半。

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四人進入五臺山,一路山路,最後連騾子都不再往前走了。他們還在密林中又行進了兩天,才發現一座廟宇。梁思成腰上有舊疾,不宜登高,為了取證,林徽因就得爬到高懸的檁條上。

要知道檁條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蝙蝠,底下又擠滿了臭蟲,養尊處優的林徽因可能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蟲子了。上去之後,終於看到“女弟子寧公遇”一行小字。這還不夠,只能再搭支架,清掃沉積上百年的浮土。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最後,終於確定了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這下國人就不用再去日本看木結構建築了。真是可喜可賀,可野外考察,多半可能是無功而返。

一個嬌弱的大家閨秀,身患肺結核,在深山裡風餐露宿,爬樑上柱,還要與蝙蝠、臭蟲爭鬥,但在她身上沒有抱怨和消極,和煦得一如四月天。

然而這份喜悅還沒持續多久,震驚中外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了。

09

為了不做亡國奴,他們輾轉回北平,就開始逃亡了。

林徽因的母親嫌奔波勞苦,不願出逃,她哪裡懂得女兒的剛烈,要知道,林徽因在給摯友費慰梅的信上說的可是,恨不得帶上全北平的人一起走

全家老小一路逃亡昆明,後來又輾轉多地,直到1940年,到了四川宜賓的一個小鎮李莊,才算安定下來,梁家在此間一住就是六年。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在李莊,他們夫婦貧病交加,梁思成只好變賣鋼筆、手錶,給臥病在床的林徽因買營養品。他還幽默地對林徽因說:“把這派克筆清燉了吧,這塊金錶拿來紅燒。”

戰爭年代,這種奢侈物件誰家也用不上,變賣不了多少錢,家裡依舊買不起牛奶,只能買不能吃的老牛肉燉湯,一家老小則頓頓吃糙米。

一次,兒子梁從誡忍不住偷吃了母親補身體的蜂蜜,梁思成生平第一次打了孩子,最貧困的還遠不止此,梁從誡上學都穿最便宜的草鞋,穿壞了就打赤腳上學,村鎮同學穿雙常見的麻鞋,都令他羨慕不已。

家中唯一的奢侈,是林徽因與美國摯友費慰梅的通信。為了在信上儘可能多寫,她不再分段,字母都擠得密密匝匝,如果剩餘半張紙沒寫完,就把空白處裁下,一來方便下次寫信時用,二來還可以節省郵費。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他們的確隨時都可能死在這片土地上,頭頂上的敵機幾乎天天都要來轟炸,有次一連飛過27架敵機。

梁從誡問她:“如果日本人真的打進四川,怎麼辦?

林徽因不假思索地說:“中國唸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這個羸弱不堪、多病纏身的弱女子,卻有著尋常男子都少有的氣節。

10

林徽因、梁思成挺過了那段歲月,很多人都覺得這簡直是奇蹟。

在李莊的這段日子,林徽因與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房間點著油燈,用長板當桌子,沒有印刷工具,就用最原始的石印。

林徽因臥病不起的時候,就靠在床上校閱書稿,整理上千張照片、測繪草圖。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1942年,好友費慰梅的丈夫費正清來探望他們,梁思成已經瘦到只有47公斤,體力透支。

就這樣,他們夫婦二人還是寫完了11萬字的《中國建築史》。

1946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一家終於回到了闊別9年的北平。

九年來的顛沛流離,林徽因的身體全部垮了。

而她對奉獻自己依舊是充滿熱情,新中國成立前夕,她與梁思成承擔了國徽設計任務,而那時她的體力已經不容許走到學校了,索性就在家辦公。

家中擺的到處都是紅色與黃色的國徽材料,好像她自己不再是病人了,而家裡往來一同設計國徽的同仁,也都專注於此,忘卻了林徽因還是個病人。

而今,我們看到的莊嚴大氣的國徽,主設計者就是林徽因。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她還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和建造,碑座和碑身全套的飾紋、底座上的一系列花圈,都出自病床上的林徽因之手。

當時學者都以參與這兩個項目為榮,能參加其一,就已然幸甚樂哉,而林徽因為兩個項目都做出了卓絕的貢獻。

50年代,北平興起“破舊立新”風,大量拆除城牆、牌樓。

梁思成與林徽因體力好時,就去現場阻撓,梁思成是君子,不會爭吵,就在邊上痛哭,林徽因與人爭辯,“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那時她也嗓音嘶啞,有心無力,場面卻顯得異常壯烈。

林徽因生命最後一段時光,就在這種憂思中度過,“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用不了千年,歷史就證明了林徽因、梁思成是對的,而今那些拆除了的真建築,上面都蓋起了粗製濫造的假建築。

11

1955年3月31日晚上,林徽因在無法保護古建築的抑鬱中,與世長辭。

她這一生,為撰寫建築理論嘔心瀝血,為保護古建築風餐露宿,卻從未住過自己設計的房子。

這一次,梁思成為她設計了墓穴,墓碑底座臨摹了她親手設計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的花圈。

關於林徽因,你們的誤解都太深了!

回想起二人結婚那天,梁思成說:“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

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

現在看來,這個答案,漫長而豐富。

林徽因這一生寫過散文詩歌、出過小說劇本,會舞臺設計,說一口純正漂亮的英文,但都不曾投入太多精力,她堅守初心,將最大的熱忱給了中國的建築事業。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是她讓我們知道,美人不只有空空皮囊;

是她讓我們知道,弱女子也有高亮的民族氣節;

是她讓我們知道,在逆境中,也要保持陽光般的人生態度。

林徽因一生都在做自己,而這就是給梁思成最好的禮物和回答。

也給所有因為外貌看輕她、質疑她的人,給了最響亮的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