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崛起的背后——一部同族相残的发家史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称霸中原一百多年,西边刚秦国,把秦国压在河西动弹不得;南边怼楚国,让楚国在小弟面前丢尽了脸面。即便后来分裂成韩、赵、魏三国,也照样吊打周边一众国家。要谈起晋国的崛起,不免令人唏嘘,因为那是一部同族相残的发家史。

晋国崛起的背后——一部同族相残的发家史

晋国远祖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小的时候,周成王和他一块玩儿,把一片树叶削成珪的形状,说:“把这个封给你吧!”本来兄弟俩开玩笑呢,没成想一个史官就在旁边站着,他可不管那么多:“天子无戏言,请陛下选个好日子册立叔虞为诸侯。”周成王没办法,就把叔虞封在了唐,于是叔虞就被叫作唐叔虞。因为唐地有条河叫晋水,因此从叔虞的儿子开始,封国的名字就从唐改成了晋,这便是晋国名字的由来。

晋国崛起的背后——一部同族相残的发家史

立国之初,晋国不过是方圆百里的一个小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家的实力开始逐渐增强。到了晋穆侯时,开始向周边扩张地盘。先是讨伐条戎,并在这个时候生下了长子仇,后来征战千亩时生下了少子成师。本来既打了胜仗,又生了儿子,双喜临门哪,可是还是有人觉得有点怪,长子的名字叫仇,着实有些不吉利,少子的名字叫成师,成功之师,这个名字可是相当的威武霸气,好名字给了幼子,坏名字给了嫡长子,以后晋国怕是免不了要生乱了.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一、同族相残的开始——曲沃代翼

晋国崛起的背后——一部同族相残的发家史

晋文侯(即太子仇)死后,儿子晋昭侯继位。晋昭侯将叔叔成师封到了曲沃,称为曲沃桓叔。曲沃的面积比都城翼还要大,并且桓叔也产生了篡位的念头,这就为后来的公族内斗埋下了祸根。

果不其然,仅仅过了几年,大臣潘父就弑杀了晋昭侯,想要迎曲沃桓叔为君,虽然在国人的抵抗下桓叔退回曲沃,昭侯之子晋孝侯继位,但这场拉锯战的序幕已经就此揭开了。

曲沃桓叔死后,曲沃庄伯继位,孝侯十五年,庄伯在都城翼杀死了孝侯,但是国人进攻曲沃,庄伯只得又回曲沃反击。后来晋国立孝侯子为君,即晋鄂侯。

几年后晋鄂侯就死了,庄伯听说后,趁机带兵攻打翼城。不料周平王却横插一脚,带兵讨伐庄伯,于是庄伯匆忙回到曲沃坚守。国人又立鄂侯子哀侯为君。

哀侯二年,庄伯去世,他的儿子曲沃武公继位。六年后,武公俘虏哀侯,晋国立哀侯的儿子小子侯为君。

三年后,武公诱骗小子侯将他杀害,周桓王听说后牌虢仲讨伐武公,武公故技重施,又跑到曲沃城躲了起来,国人继续立晋哀侯的弟弟为君。

晋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再次攻打晋侯,杀死晋侯后,武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把获得的宝物全部献给了周釐王,釐王拿人手短,直接就任命武公为诸侯,由此可以看出,东周的礼崩乐坏,其实是从周王室开始的。

曲沃小宗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残酷斗争,最终取代了翼的大宗,正式登上晋君的宝座。曲沃代翼后,晋国的实力开始迅速壮大。

二、同族相残的巅峰——晋献公尽杀群公子

曲沃代翼的第二年,晋武公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晋献公继位。晋献公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创制了二军体制,自己统领上军,太子统领下军,先后灭掉了霍、魏、耿等十多个国家,晋国称霸,献公功不可没。

晋国崛起的背后——一部同族相残的发家史

当时,桓叔、庄伯的旁系子孙已经很庞大了,考虑到自己本身就是旁系篡位,所以献公对公族势力的壮大非常忌惮,生怕历史再次上演。经过考虑,献公接受了大夫士舆的建议,在聚地筑成,然后将桓、庄群公子全部迁到聚城居住,同年冬天,派兵包围聚城,将群公子屠杀殆尽。

经过这场血腥屠杀,晋国的公族势力遭受了灭顶之灾,从此,不任用群公子成为了晋国的特殊国策。这一政策在当时任人唯亲的春秋时代,可谓标新立异,大批贤能之士得到重用,一时间晋国人才济济,受益于这项先进的制度,晋国上下充满了新兴政权的朝气,迅速崛起成为称霸时间最长、称霸影响最大的一流强国。但不任用群公子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公族势力的衰落就意味着卿族势力的崛起,在发生大事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公族势力维护晋君的权威,随着异姓卿族的得势,晋君的大权开始逐渐旁落,最终导致了晋国的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