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肚是什么?为什么老北京爆肚这么火?

陈旭俊

北京爆肚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大家可否记得当年热播的《大宅门》,里面有一个“七爷”到前门吃爆肚的片段,这个片段给北京爆肚做了很好的宣传,反正我当时看的是口水直流。也是因了这个片段,有次去北京出差,专门抽出时间到前门吃了爆肚,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才知真的没必要,可能是期望过高的缘故吧,那个失望吆!也许是没吃到最正宗的吧,反正我吃过一次后就没有试第二次的欲望了。

要说好吃的“肚”,走遍大江南北,我坚定地认为,蒙餐中的羊肚如果说第二,没有敢说第一的。蒙餐的羊肚,一定要选来自草原的现宰羊,天然绿色,没有膻味,做法也花样翻新,可以整个肚煮了蘸酱吃,也可以炒着吃,拌着吃,涮着吃,羊杂吃等等,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来内蒙做客的朋友,保证让你吃了不想走,走了也还得来。不说了,流口水了,有图为证,直接上图!











内蒙古天宇

爆肚

[bào dǔ]

上周我们聊完卤煮

这周我们再来探探爆肚

爆肚,这只是个统称

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

老北京都喜欢吃爆肚

农历立秋后,北京人讲究“吃秋”

所以就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说

吃爆肚总要喝二两

再吃两个刚出炉的烧饼

的确是一件快事


关于爆肚的旧日历

话说爆肚在乾隆年间就有记载了,

多由回民经营,是“穷人乐”里面的上品。

羊肚除煨汤以外,爆分为油爆、水爆。

就是以高温旺火一氽即起,取其脆嫩。

油爆是饭馆、饭庄的做法,

水爆则为市井小贩的拿手活儿,

各有各的特技。


主攻:“爆”功夫

爆肚的功夫除了原料新鲜外,全在一个“爆”字上。

水要量大、滚开,火力要极旺。入汤,三几秒钟便熟。

像肚散丹5秒钟、肚板7秒钟,肚葫芦、

肚领、肚蘑菇8秒钟…如果爆过了火就会老硬。


辅助:作料

吃爆肚还需蘸作料,作料用酱油、米醋、芝麻酱、

香油、豆腐乳、虾油等配成,还要加葱花、

香菜、蒜汁和辣椒油。吃爆肚时一般一口只夹一块,

要抹着碗底托着香菜葱蘸起调料入口。

同时吃爆肚要讲究“齿感”,如果邻座的人听声音以为您在嚼一块嫩黄瓜,

那不用问了您已经是一位吃爆肚的老行家了。


说完了爆肚的介绍和历史

在说说有哪些好吃的爆肚店吧


金生隆

“金生隆”作为专营爆肚的“老字号”已享誉京城上百年。

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为13种。

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芦、羊食信儿、

羊肚蘑菇又称爆肚中的四样“硬货”,

为爆肚“发烧友”酷爱。

关于这四样“硬货”的吃法,

墙上悬挂的木制竖匾上刻有清人杂咏:

“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

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


爆肚冯

北京著名小吃“爆肚冯”开创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老字号了。

如今第三代、第四代冯氏传人已将“爆肚冯”发扬光大。

分店很多,吃的人也络绎不绝。

水爆各色羊肚更为老店一绝。

“爆肚冯”的调料有芝麻酱、酱油、醋、香菜末、

少许葱花、几样香料,看似简单,却好吃,

其实“爆肚冯”是放了十三种密制调料在里面。


西德顺爆肚王

“西德顺爆肚王”位于地坛北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是最早做爆肚的人,也是最早坐商立字号的企业,

更是自公私合营后,第一个恢复的老字号爆肚店。

他爆出的爆肚儿,腾着热气儿,飘着馨香。

仔细端详:牛百叶切得细如青丝,葱翠展开 的像小菊花瓣。

雪白的肚仁像玉雕的虾仁。谁见了这喷香的佳肴都会点头称妙。


制作步骤:

准备好所需调料,如果没有现成辣油,

可以用干辣椒现榨。现榨的话干辣椒泡水里10分钟。

芝麻酱一点点加水顺一个方向澥开,

用筷子滑过芝麻酱后,纹路清洗,稍后慢慢消失状态最佳。

酱豆腐放在小碗中碾碎,最好再加点酱豆腐汤。

把碾碎的酱豆腐和韭菜花放入芝麻酱中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加入生抽、盐和白糖拌匀。

热锅凉油,干辣椒擦干水分放入油中

小火煸香煸干后取出,随吃随加到芝麻酱里。

把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再取出鲜百叶,

用清水过洗多次后备用。

锅内入足量的水烧开,放入花椒、葱姜和料酒,

把百叶放在笊篱中,保持开锅状,三上三下即可。

笊篱内一次放入的百叶不要太多,多了会受热不均。

焯烫5、6数秒,百叶微微打卷,有微弱弹性了即可。


最后再说几家哦:

爆肚张爆肚宛

爆肚满京味楼 隆福寺小吃店

这几家都是京城近几年较为出名的,

小店众多就不多谈了,大家自行品位就好


吃喝实验室

吃爆肚儿,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后海的没有了。牛街有一家,六铺炕附近有一家。还有一家在新街口也不错。吃这个比涮肉还讲究。爆肚儿,一般吃六至八个部位。部位不同口感不同。火候手法都不一样。吃这个要配一盘白水抄白菜心。就合老北京吃涮肉要配白菜粉丝冻豆腐一样。吃这个就是吃的鲜,脆,韧,滑。不算什么名贵吃食。但老北京都爱这口。吃这个要配白酒。要小口喝。大口趁热吃。凉了嚼不动。麻将很重要好不好吃有一半靠麻将,现在麻酱都是冰箱保鲜。我吃会要个大碗到上热水温一下麻酱不然肚儿一沾麻酱一凉就腥了。另一半靠手法。很多地方都用的是冻肚,没法吃。嚼不动。吃这个必须是鲜的。大笊篱码好。下水就一秒。出锅到上桌不超30秒。那口感。我从小就喜欢吃这口。那会5毛吃到现在几十块一盘。说的我又想吃了。明天我一定要吃上。


孤鸿yyyyyy

吃过北京炒肝儿的,也应该吃过爆肚。

爆肚时北京众多风味食品中的另一种名吃,而且是绝对的下酒菜,下酒极佳。不过,这个普遍是那些回族同胞们经营的,当然,正因为是回族人做的东西,这个爆肚,肯定用的不是猪肚,因为它是一种地道的清真小吃。因为羊肚的一般吃法,除了煨汤之外,唯有爆法最受欢迎,所以,北京的爆肚,用的大都是羊肚或者牛肚。

据说,爆肚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大约还在清乾隆年间,这东西就开始有人做了,而且还被记载了下来。从过去到现在,多少年了,几乎都形成了一个习惯,没到凉爽的秋末冬初之际,北京那些清真餐馆,甚至摊贩,就开始经营起了独特风味的爆肚。正因为老北京人都喜欢吃,尤其是在农历的立秋之后,人们就管这个叫做“吃秋”,因而,后来流行了这么一句谚语:“要吃秋,有爆肚”。

爆肚大多用的是鲜牛肚,也就是指牛百叶和肚领这些地方的肉,当然,凭你口味,也可以用鲜羊肚。将肚洗干净整理后,再仔细切成条块状。接着烧开一锅沸水,将肚放进去,一番爆熟。当然了,这不是煮白肉,还需要一些列配料才行。蘸油、辣椒油、芝麻酱、酱豆腐汤、醋、香菜末、葱花等,跟这些调制的配料一起拌着吃,才会吃到质地鲜嫩香脆的爆肚。

其实,爆肚出了新鲜的肚外,功夫全在一个“爆”字。爆的时间要不长不短,火候必须要不过不欠,不然会导致爆肚过生或过熟,甚至还让人嚼不烂,如果这样,肯定是要砸了自己的招牌了。

此外,爆肚的方法还分为两种,一种油爆,一种是水爆,通常,那些个大饭店都是油爆,而小饭馆、小摊大多是水爆。不过,和油爆肚相比,水爆肚才算得上是更具有独特风味的北京地方性小吃。


北京晨报

北京“爆肚”名曰“爆”,其实做法并不火爆,既不是爆炒,也不是油炸。“爆”的本意为炸裂或迸出,由于油或水在加温至气化临界温度时呈翻滚状,似要从锅中迸出,暗合“爆”字本意,于是在中国的传统烹饪技法中有了“爆”这道工艺,它通常是指在滚油中炸或者在滚水中煮,而北京爆肚就是因为在滚水中煮,所以得名“爆肚”。

起初“爆肚”只是在京津地区流行,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知名,让它名声鹊起的并不是它的味道,而是那些深深眷恋着家乡味道的文化大咖们。王朔就在他的作品里提到过“爆肚”。而当年几乎每个文青手中必备一册《王朔文集》,别人我不知道,当时的我第一次看到“爆肚”这个不明所以的食物时,就立刻就开始了求知的征程,直到多年后有机会到北京出差,亲自品尝了“爆肚”,对“爆肚”的探索才是结束。说实话此物的味道并未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又一位京籍文化大咖的出现。


没错这位大咖就是郭宝昌,他用他的“大宅门”让“爆肚”更耀眼的出现在了全国人民眼前。当年“大宅门”有多火,爆肚就有多火,后来随着京文化的流行,“爆肚”、“炸酱面”之类的北京餐饮也就流行了起来。

别的地方怎么吃“爆肚”我不清楚,但是在大西安它却又一个不一样的存在——涮牛肚。西安人不喜羊肚膻燥之气将它摈弃,而只选用肉质厚且韧的秦川牛的瘤胃,在去除牛浆膜之后将其切成一寸宽,三寸长的矩形肚块,入沸水焯熟后穿以竹签待用。

在西安刷牛有两种吃法,一种为街边吃法,一种为大堂吃法。街边吃法工艺简单,通常就是一个流动摊位,待客人点餐完毕后,将竹签穿好的八分熟牛瘤肚入沸水烫至全熟,然后将其撸入器皿,拌以麻酱、红油、生抽、麻油及各自不同的秘制汤水后即可食用。这种吃法是西安最常见的一种吃法。

除了这种街边吃法,西安还有一种堂食的吃法,这种吃法就比较讲究了。做此营生的店家必须调的一手好汤底,其汤底的调制方法一般秘不示人,都是客人在大堂点好餐之后,再在后堂将客人点的牛肚、豆皮及各色菜蔬焯熟,然后浸入已经配好的汤底之内,供客人食用。



相对于街边吃法,堂吃由于汤底的配制更加精细所以味道更细腻,口感更好,顺便提一句,堂吃时,牛肚和豆皮是绝配哟!不过街边吃法总会给人带来惊喜,如果你不小心吃了一家二十年以上的老店,我想那味道同样回让你欲罢不能的!


水田南

先说肚。这个肚是羊肚,应该读三声。这就对了,三声指的是羊的胃,四声的话指的是羊身上中间那么好大一块儿,估计不能算小吃,怎么也是个类似手抓羊肉之类的名菜。然后是爆。完全用水,实际上是汆,但比汆讲究。因为你爆的时间长羊肚就哏了,吃起来和嚼橡皮筋一样;你爆的时间不够,温度也低,那么羊肚不够脆嫩。对,爆肚就吃这么一种脆嫩劲,一口就咬断,然而还有嚼头。这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手底功夫。爆好了肚,还得有蘸料。主要是芝麻酱,调开了,再加上香菜末、酱豆腐汁、酱油、葱花、辣椒油。

爆肚,这名字挺火爆,不过真不是用油,是用水爆的。水怎么能爆呢?我觉得,爆肚精妙就精妙在这里。中国菜讲究“水火之变”。

日本人不甘示弱,觉得日本料理也不含糊,说中国菜是火之艺术,日本菜是水之料理。日本料理运用“水”确实是十分精妙。同一种食材的含水量的比例变化,决定了这种食材烹饪的水准和结果。我认识的一位日本料理大师,他做一道简简单单的烤多春鱼,味道精妙无比。他研究多春鱼研究了十几年,头部的厚度、腹部的厚度、背部的厚度,含水量都是多少,烤的时候用什么手法,所以你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条

鱼身体上薄厚不同,在同一个火上烤出来却每个部分味道差不多,这是日本人对水的了解。同样的,还有日本料理中的汤,我也是很佩服。一片昆布、一块豆腐、几片木鱼花,怎么熬制出来的汤那么鲜美?我的朋友说,昆布怎么切、豆腐何时放、木鱼花在汤中涮几秒钟,这个都有讲究,这也是日本料理的细致之处。可是,你让他们做个爆肚试试!我估计不是不行,是完全不行。爆肚那也是有我们自己的讲究的。


八鲜过海

爆肚是老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不但广受大众喜爱,而且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乾隆时期就有爆肚的记载,更是有“要吃秋,有爆肚”这样的说法,所以每年一到了贴秋膘的时候就会爆肚满城。在早年间,比较出名的有天桥的爆肚石,地安门的爆肚张,东安市场的爆肚王,而如今,爆肚依然是最火热的买卖,而且一年四季,都供不应求。

爆肚的肚其实就是牛羊的胃,因为牛羊属于反刍动物,有四个胃,所以用作爆肚时,不同部位也就有不同的名字。其中属肚仁为上上品,要几个肚才能出一盘,另外还有食信儿、肚板、肚领、肚葫芦、散丹、蘑菇尖和草芽儿等十余处之多,足以按照各人口味随意选择。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口感,虽说都是吃爆肚,但却每个部位又有自己的风格,大家也是依着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有软、有硬,有的吃的是嚼劲,有的吃的是脆嫩。不过,要是想吃两种以上的爆肚,还有个老讲究,就是一定要从硬往软了吃,这样越吃越嫩,还省牙。

爆肚好吃的关键有两样,最重要的就是火候。因为部位的不同,火候各异,少则几秒,多则十几秒,就在顷刻之间,火候欠一点、老一点,都嚼不动,全凭师傅的经验,说是艺术也绝不为过。吃爆肚,佐料也是一大重点,芝麻酱、酱油、醋、香油、腐乳、葱花、香菜等等,既要在最大程度上挥发出牛羊肚的味道,又要保持肚的鲜美,虽说调味相对比较重,但还要讲究清淡,看着跟涮肉料很像,其实是两个路子。


红小豆馆主

爆肚是个统称,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两种———牛百叶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种———羊散丹、羊肚领、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儿、蘑菇儿尖、食信儿、葫芦儿、大草牙。爆肚王一般只做5种大众易于接受的品种:牛百叶、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领、羊肚板(阳面肚板)。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过去和现时,每当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出名。所以北京卖爆肚的才会那么火。



北京最有名的名吃就是老北京爆肚与北京烤鸭。而论起北京最悠久最兴旺的小吃,爆肚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爆肚外形粗糙,焯水蘸酱的吃法也“原始”的很,但肚却精细的区分牛、羊肚,还有百叶、散丹、肚仁、肚领、蘑菇等不同部位,蘸料甚至也划分着南料、北料,体现着京城小吃“看着平凡,吃着讲究”的传统特点。

爆肚嘛,首先是要干净,那肚买来时那味道,能把隔夜饭吐出来,但收拾干净后,绝对不会不能吃出异味来,这就是收拾的水平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火候的掌握,讲究沸水下锅后XX秒就要捞出,精确到秒,如果火候到位,那爆肚吃起来的声音就跟吃生黄瓜丝的声音一样。那才是最棒的。



材料和口感最重要,不然各种火锅涮毛肚可以完全取代爆肚。还有,原汁原味不代表就得用不卫生来诠释。在前门吃个炒肝,醋壶能倒出死苍蝇来,房顶用塑料布糊的。肯定不是因为拮据,是为了假装老北京老风味而故意的。任何饭馆可以卖情怀卖个性,但是卫生是灵魂,希望不论哪里的饭馆都能懂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在王府井小吃街吃过一次爆肚,居然有牙碜的感觉,显然肚没洗净。后来在护国寺又吃过一次爆肚,虽然看上去很嫩,但在嘴里嚼了2分钟愣嚼不烂,咽不下,活活变成了爆肚口香糖。后来再不吃老北京原汁原味的爆肚了,只吃我们这里改造过的酱汤爆肚粉丝。

说白了,就是白水煮牛肚或者羊肚,煮的时间上要求很高,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变老,所以叫爆肚。至于为啥这么火,可能是相较于豆汁儿、炒肝这类重口味,爆肚能根据个人习惯蘸料才是重点。


东方花雪

爆肚,一般指的是百叶。

在北京90%以上的店里,爆肚都是牛百叶。

但是在专门的爆肚店,比方说爆肚冯,爆肚是一个统称。

爆肚分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牛百叶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种,羊散丹、羊肚领、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蘑菇尖儿、食信儿、葫芦、大草牙。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羊爆肚,比牛爆肚更脆嫩、爽滑,更香。

以前在爆肚冯,如果点的是百叶,有两种选择,可以自己涮,也可以让店家涮。百叶讲究七上八下,火候不到,生的不好吃,火候过了,老了咬不动,所以我们一般都是让店家涮。

但是如果羊爆肚,就都是店家涮好了,再端上来。

羊爆肚中,最喜欢羊肚仁。

羊肚仁洁白爽脆,蘸上麻酱调料,入口极香。是爆肚中最好吃也是最贵的,因为产量不高,所以每天卖的最快,去的稍微晚点,就没了。

还喜欢羊散丹、葫芦头、蘑菇。

可惜,在前门二条拆迁之后,就再也没吃过正宗的爆肚冯了。后来的九门小吃中的爆肚冯,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还找过后海的爆肚张,在没搬家之前的两三张桌子的小门店,那时候所有的东西味道是不亚于爆肚冯的,但是后来搬家后扩建了,几十张桌子,味道跟之前比,天差地别了。

至于爆肚满等等的其他很多店,也都吃过,可惜,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香的味道了。

就让一些美食的味道,永远留在记忆中吧。


放飞九月

老北京吃爆肚儿您得去对了地方,满街披红戴绿张牙舞爪的爆肚儿店根本不能去,那一嘴的牙碜根本来不及嗅着肚儿味就得呸呸往外吐!爆肚儿您得讲究料跟火候,差那么丁点儿就不是那个味儿肚仁儿、散丹吃的那个精致,加上专门的蘸酱那个鲜、嫩、脆绝不是浪得虚名!德外安德路六铺炕1区6号楼南侧的金生隆是京城老饕必去之地,四代爆肚儿传承,原名就是响誉京城的爆肚冯,无奈名字被别家抢注,现在店里的爆肚冯老牌匾用红布遮了冯字,据说是上了舌尖电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