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纵横华中的日军,为何在贵州遭遇惨败,此后再也无法抬头?

贵州是我国西南一带重要的交通枢纽要地,也是我国著名的山地旅游区域,它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我国的大后方,在抗战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1944年左右,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转头将目光对准了大陆的交通线,他们决心在这里打开一个缺口,于是便悍然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他们的数十万兵力在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区长驱直入,而国民党的军队则节节败退。

原本纵横华中的日军,为何在贵州遭遇惨败,此后再也无法抬头?

到了44年的11月,日军趁势进入了贵州,但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短短20多天之内,号称山地丛林战第一的日军,竟然会在山地遍布的贵州,被已经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全面击溃,不得不放弃攻击,撤离贵州。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贵州的地形确实是以山地为主,这里有茂密的丛林,密集的河网,但这样的地形已经被国民党士兵实现占据了。在这片易守难攻的土地上,日军举步维艰,不仅失去了自己飞机坦克大炮的优势,而且连方向都不好找,怎么打仗?这一点,我们能从独山深河桥阻击战中看出来,这一战是日军溃败的转折点,也暴露出日军的很多问题。

原本纵横华中的日军,为何在贵州遭遇惨败,此后再也无法抬头?

其次,西南地区向来以民风彪悍著称,这里的青年都是有血性,敢拼命的中国好儿郎,他们之前就对日军的种种暴行有着极大的不满甚至仇恨,此次到了这个退无可退的地步,贵州人的同仇敌忾,让日军招架不住。他们每占领一处地方,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日军根本经受不起这样大的伤亡。

原本纵横华中的日军,为何在贵州遭遇惨败,此后再也无法抬头?

再者,当时二战已经邻近末期,谁胜谁败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当时欧洲的大局已定,之前日本又在太平洋战场是接连失利,如今他们打到贵州时,脆弱的,强弩之末的日本已经无法支持住这么长的战线了,他们的后勤补给根本无法及时供应。相比之下,我方的支援则源源不断,不仅有附近中央军校分校,炮兵学院的学生15000多人,蒋介石还派了何应钦回到他的老家指挥战斗。中国军民万众一心,日本穷途末路,焉能不败?

原本纵横华中的日军,为何在贵州遭遇惨败,此后再也无法抬头?

而独山战役之后,日本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终点,从此之后,日军在我中华大地上再也未能取得任何进展,此次充满传奇的色彩的战役也被铭记在了中国军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