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字算卦的傳說

古代盛行測字,凡是想去辦一件事,想知道禍福吉兇如何,就找專門從事測字的先生給予測算,測字先生會讓來者寫一個字,按字型字意進行分析,指引前程,其中求者之字必須是心中所想,凝思求真才靈。就象人所共知的算卦抽籤一樣。


測字算卦的傳說​​

在古代年間,有兩個秀才書生要進京趕考,一個章秀才,長得眉清目秀,且飽讀詩書,文才橫溢,一個錢秀才,長得尖嘴猴腮,刁鑽刻薄,文字平平,章錢兩人結伴而行,那時趕考叫考狀元,實際上是考舉人進士,舉人進士成績前幾名的才能由皇帝欽點,成為狀元。後邊的根據名次分配到各地卅府為大小官吏,曾經有一年有個叫孫山的考取為最後一名,後面再沒名次了,才有了名落孫山的成語。這是閒話,帶過不提。
測字算卦的傳說

卻說這一天兩個秀才路過一個集鎮,市面多有算命抽籤業者,錢秀才就鼓動章秀才算一卦,當走到一個測字先生卦灘前,章秀才就請先生替自己測下前程,先生就拿出紙和筆,讓章秀才寫一個字,章秀才想到自己空身一人,四處無靠,順手寫了一個囚犯的囚字,測字先生看了後又端祥了章秀才面相,高興的說:這一課我不要錢,送你了,你此次進京,定高官得坐,駿馬任騎,必成大業。章秀才聽了,似信不信,付了一塊銀子就要上路,這時錢秀才正在旁邊一個卦灘上抽籤,這邊的對話聽了個清楚,就抽身過來說,我也來測個字,測字先生照例遞給錢秀才紙和筆,要求寫一個字,錢秀才想,剛才章秀才寫了一個囚犯的囚字,就能高官得坐,我何不同樣寫一個囚字,不也能高中了嗎,就也寫了一個囚字,遞給先生,先生看了後對他說,勸你還是不要去考了,否則有生命之憂,錢秀才一聽,憤怒問道,為什麼同寫一個囚字,結果就不同,測字先生就把章秀才寫的囚字紙片和錢秀才寫的並排作解釋,章秀才寫的,方方正正一個口子可比作一個城池,城中坐一人,表示這個城裡這個人說了算,肯定是官老爺了,錢秀才寫的囚字,周邊口字是長方型,長方型的物件是棺材,裡面的人可想而知了。周圍的人無不歎服測字先生的分析。測字先生又說,不過你這個長方型口子沒寫好,下角這邊沒合上,有一條縫,還不至喪命,或可放心。


測字算卦的傳說

結果是,章秀才進京,真的考上了舉人,被分配到一個府役作了縣令,後來由於為官清正,幾年後進京作了謀事大臣,錢秀才名落孫山,為那一字之測,憂悶不樂,久慮成疾,後事不得詳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