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初想定的国号,不是大明而是这个字,后来被孙中山采用了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布衣天子”,同时也是一位在历史中能够排前三位的伟大帝王。他所开创的大明王朝,是继汉唐之后汉人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清朝康熙皇帝曾对朱元璋的评价就是“治隆唐宋”,可见其文治武功之非凡。

朱元璋最初想定的国号,不是大明而是这个字,后来被孙中山采用了

关于明朝这个国号,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与宗教有关,源头是从域外传入中原的明教,因为朱元璋手下有很多的明教教徒;又有人说朱元璋之所以定大明为国号,是表示自己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还有人说,朱元璋是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朱元璋到底为何以大明为国号,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其实,朱元璋在平定江南,出兵北伐之前,最初想定的国号并不是大明,而是“大中”。根据《明史》记载,“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当时钱文中有大中通宝”。也就是说,朱元璋本来属意“大中”这个国号,但是经过祈天之后,才最终定下了大明国号。

朱元璋最初想定的国号,不是大明而是这个字,后来被孙中山采用了

从朱元璋初定的“大中”国号来看,有中国、中土、中华之意,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等的代称出现,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按照地域概念来讲,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从此可见,在朱元璋心中是,他是继宋朝之后,代表中华正统,起兵反元,目的是恢复中华故土。这在朱元璋北伐檄文《谕中原檄》中就有所反映——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最初想定的国号,不是大明而是这个字,后来被孙中山采用了

虽然朱元璋最后没用采用“大中”作为国号,可是在后世,他的超级粉丝孙中山先生在推翻清朝之后,沿袭了他的思想,定国号为中华民国。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中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中国未来新生的共和国当以“中华民国”为国号;只有“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