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的李元霸,究竟有多厲害?

用戶6333432500

李元霸,小說人物,現在多認為人物原型是李玄霸,唐高祖竇皇后第三子。

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竇氏,隴西成紀人。李玄霸自幼辯惠。隋大業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無子。

史書上無記載武力多強,而是“李玄霸自幼辯惠”,可見應該是和曹操之子曹衝類似的,很聰明的孩子,早夭。

歷史上真正以勇猛著稱的人物有:項羽 李存孝 冉閔 楊再興 薛仁貴 高昂 呂布 蕭摩柯 裴行儼 岳雲 關羽 岳飛 張飛 王彥章 史萬歲 楊大眼 夏魯奇 李廣 龍且 羅士信 典韋 英布 秦瓊 薛安都 吳慶忌 尉遲恭 許褚 楊業 樊會 趙雲 常遇春 周德偉 馬武 張茅 僕固懷恩 張須陀 李克用 李嗣源 彭樂 楊忠 馬超 張遼 劉牢之 劉知俊 鄧羌 韓世忠 魏犨 甘寧 石虎 斛律光 黃忠 龐德 太史慈 曹仁 單雄信 劉裕 慕容垂 石樂 孫策 蘇定方 伍元 程咬金 趙匡胤等等。卻沒有李元霸或者是李玄霸的。


石頭記演義

歷史上沒有李元霸這號人物,或者說沒有這麼強的怪物。李元霸在【說唐演義全傳】,【興唐傳】等書中出場。其中以【說唐演義全傳】的李元霸所為恐怖,無敵於天下

【說唐演義全傳】書中,以下簡稱說唐,一共有十八好漢,但是書中從頭至尾只提及13位,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三裴元慶,第四雄闊海,第五伍雲召,第六伍天錫,第七羅成,第八楊林,第九魏文通,第十書中我沒記錯的話有兩個,尚師徒和新文禮,第十六秦瓊,第十八單雄信。

書中李元霸頭戴一頂束髮烏金冠,兩根短翅雉毛,身穿一副鐵水穿成寶甲,坐下一匹追風白點萬里龍駒馬,手執兩柄八百斤重的鐵錘。

李元霸在此書中戰績極為恐怖。晉陽宮比武,力挫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四明山三錘擊走第三條好漢裴元慶,一錘破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圍攻,一錘斷羅成槍,一錘打脫秦瓊虎頭槍;將對將的戰鬥中,除了裴元慶沒有人可以接過第二錘。恨天無把,恨地無環。

戰場廝殺中,於紫金山上面對一百八十萬軍隊,一下午將一百八十五萬軍隊殺得只剩六十五萬,迫使張德金交出玉璽,反王獻上降表(一下午算6小時,一共21600秒,平均55.5人/S)

說唐中的李元霸氣力是無窮無盡的,宇文成都在一打三(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一天後,氣力不足被裴元慶擊敗,而李元霸沒有,匹馬雙錘擊敗天下豪傑。並且說唐中李元霸是不怕流矢暗箭的,也不怕偷襲,被宇文成都偷襲時,只用一招反將宇文成都擒住。

說唐的武力是極為不平衡的,李元霸可以一個打其他所有好漢。這樣的強者,最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被自己的錘子所砸死。可以說的上天意了。

說唐中的李元霸是個智力正常的人,不是電視所說的腦子有點不好使

說唐沒有羅士信,羅士信是隋唐演義中的人物(正史中也有),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雖然強,但不像是說唐中強到不是個人。以上都是說唐內容,請不要跨書去比較。


簡族

此人應該是隋唐演義虛構的人物。。演義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分為四猛四絕十三傑。



十三傑: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師徒 12.梁師泰? 13.秦瓊/尉遲恭

四猛: 1.羅士信 2.來護兒 3.新文禮 4.王伯超

四絕: 1.羅松 2.尚師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在這份排名中,排在第一的三人曾有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名為一猛一傑會一絕。當時,一猛羅世信大戰一傑李元霸。



李元霸手持一對金錘單隻重達800斤,像個大號鍋蓋那麼大。羅世信手持200多斤的大鐵槍。都是重兵器中的重兵器。兩人角力,硬碰硬。三次撞擊的衝擊波把方圓幾十米的草木都震飛了。最後一擊,二人的武器別在了一起,兩人互不退讓。雙方都有五千斤以上的力道,再鬥下去必兩敗俱傷。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絕羅松,也就是北平王羅藝的私生子,羅成的哥哥,手持五勾神飛亮銀槍從天而降。由下往上一槍挑在二人武器中央。愣是把二人生生分開。二人分開後,分分倒退,倒地人事不省。羅松一戰成名,據說他那一槍的力道達到了空前的一萬斤。



李元霸是隋唐演義中武力值第一毫無疑問。但他的結局很有戲劇性,也可以說是天妒英才。沒滿20歲的年紀,打遍天下無敵手。卻逃不過老天爺的命運。李元霸怕打雷。一日,行軍途中,天雷大作,霹靂閃電。李元霸坐在他的坐騎萬里煙雲罩上,心中罵罵咧咧。都說tm打雷是天上的雷公電母作怪。我tm一錘把你倆銷下來。說罷,掄起手中擂鼓甕金錘就朝天上扔了出去。錘子飛起三十多丈,由於地球吸引力掉了下來正好砸在李元霸的腦袋上,砸了個腦漿崩裂。李元霸就是這麼不明不白的被自己給殺了。


一代梟雄,死的很慘,確實列害。但是,演義裡描寫的都有誇大成分。傳說,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淵的第四子,李玄霸。至於他的武功如何,史書未有記載。但是李淵算是隋朝的開國元老。幾個兒子都武藝高強,要說他的第四子不會武功似乎說不通。但有多強,也不好說。因為李玄霸14歲就因病夭折了。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關於李元霸的故事,歡迎補充。


煙言演咽

李元霸是古典長篇章回體小說《說唐》以及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中的虛構人物。在《說唐》中李元霸是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天下無敵。兩臂四象不過之力。使一對鐵錘,重八百斤。

書中的李元霸號稱是上界大鵬金翅鳥臨凡,被煬帝封為趙王,稱西府趙王,書中對他的描寫是:

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楚漢項羽。一餐鬥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雲,天下無敵。

  通常人們認為李元霸的原型就是李玄霸。

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李建成和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李元吉同母兄,母親便是李淵的原配太穆皇后竇氏。

元就是玄,兩字本可通用,一說因為避康熙諱,清朝把史書中的李玄霸改為李元霸。

李玄霸從身份、年齡都與李元霸接近,似乎是當仁不讓的原型。

史書記載:

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封衛懷王,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以太宗子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後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瓊子保定嗣。薨,無子,國除。

大意是說:

李玄霸自幼辯惠。隋朝大業十年,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無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後,追封李玄霸為衛王,諡號懷。又追贈為秦州總管、司空。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為宜都王,作為李玄霸的後嗣。並將李玄霸改葬於芷陽。

關於李玄霸的史料記載就這麼多,因為早逝只活到十六歲,他也沒做過太多可以被史官記載的事情。

問題在於,李玄霸除了和李元霸一樣早夭,沒有證據顯示他武藝超群有類似開了外掛的戰鬥值,也沒有從軍的經歷,而自幼辯惠似乎暗示更像一個早慧而身體不太好的文弱孩子。

說李玄霸是原型,那純粹是因為李玄霸是李淵的兒子。除了兒子這一點是歷史原型之外,其他對於李元霸的塑造,完全是創作,與史書記載的李玄霸並無相似之處。

其實,李元霸的原型或許是這一個李建成、李世民的兄弟,只是,他不是親兄弟,而是堂兄弟。

  這個原型就是唐朝的淮陽王的李道玄。

李道玄(604年-622年),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隋朝夏州總管李繪之孫,追封河南王李贄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也就是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曾祖,而這個曾祖就是唐皇室李家在關隴集團中獲得尊貴地位的原因,李道玄可以說是既親又貴。

無怪乎,唐朝建立的那一年武德元年的六月初七日,李道玄受封為淮陽王,拜右千牛衛大將軍。

武德三年(620年),李道玄跟隨堂兄秦王李世民在介州(今山西介休)攻打劉武周的部將宋金剛,李道玄率先登城衝入敵陣,當時他只有十七歲,李世民對他的勇武甚為驚奇,賞賜給他布帛一千段。

武德四年(621年),他繼續隨堂兄李世民攻打竇建德,七月升任洛州總管。武德五年(622年)七月,任河北道行軍大總管,負責討伐劉黑闥。十月十七日,戰敗身亡,此時他年僅十九歲。

李道玄被追封為左驍衛大將軍,諡號壯王,史稱淮陽壯王。


史書記載,李道玄性情謹慎篤厚,精通武藝,舉止文雅,謹慎篤厚和舉止文雅自然與李元霸畫風不協調,但精通武藝、少年勇武,而且是唐朝宗室貴族核心成員,名字又是小玄子,這和李元霸是非常符合的。

至於少年早夭死於戰陣,則更相符合了。

李道玄多次跟隨李世民征伐,李世民對這個堂弟的去世深為痛惜,對人說道:

道玄常跟隨我征伐,見我深入敵陣,心中羨慕想要模仿,才會這樣。

併為李道玄的陣亡而痛哭不已。

李道玄的陣亡的原因是他與副將史萬寶不和。

當時,李道玄率領輕騎兵率先出戰衝入敵陣,命史萬寶率大軍隨後。史萬寶按兵不動,對他的親信說:

我奉皇帝手書敕令說淮陽王是毛孩子,軍隊行動均委託老夫我。現在淮陽王冒冒失失地出擊,如果和他一同進攻,必然一起失敗導致覆沒,不如用淮陽王作餌引誘敵人,如果淮陽王失敗,敵人必定爭相前進,我堅守以待,就一定能夠打敗敵人!

這樣一來,李道玄孤軍深入敵陣戰敗陣亡。史萬寶帶兵準備戰鬥,但士兵都沒有鬥志,唐軍因此大敗。

史萬寶是不是有唐高祖李淵委任他當實際指揮官的手書敕令,並沒有確切的證據,但至少“用淮陽王作餌引誘敵人”這個計策是完全失敗了,而且用身為主帥的宗室貴族來誘餌,也誇他想得出。

所以關於李道玄之死有陰謀論的說法,史萬寶的嫌疑很大。

唐高祖李淵有個兒子叫李玄霸是不假的。古代“玄”字和“元”字通假,在人名裡更是經常混用。問題是歷史上的李玄霸十幾歲就夭亡了。有人說李元霸的原型是李道玄。

歷史上的李道玄是李世民的族弟,他們的曾祖父都是西魏上柱國李虎。李淵稱帝后封李道玄為淮陽壯王。這個李道玄可夠陽壯的。劉武周派大將宋金剛攻打李淵的老巢幷州(今山西太原),齊王李元吉不戰而逃。秦王李世民力請出兵,在介州(今山西介休)擊敗宋金剛。李道玄當時還只有十五歲,估計這是他第一次上陣打仗,結果第一個殺上城頭,立下頭功。後來又跟著李世民討伐洛陽王世充,轉戰河南,圍困洛陽,立下累累戰功。竇建德出兵支援王世充,李世民與之對峙於洛陽東北的軍事重鎮虎牢關。李世民一向喜歡帶著小部隊的輕騎兵偵察敵情,曾因此多次遇險,這次又遭遇竇建德的大部隊。李世民命令李道玄埋伏在路旁,敵軍到後殺出來,竟然殺退了敵軍。

李道玄作戰風格與李世民非常相似。李世民有一支精銳的輕騎兵部隊。會戰的時候,甚至親自率領這支部隊迎頭殺入敵陣,銳不可當,通常能一直殺到敵人的隊尾,貫通到底,再殺回來,反覆衝擊,直到敵人陣形大亂,喪失鬥志,大部隊同時掩殺過去。這個戰術幾乎是百戰百勝。在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裡對這個戰術評價很高,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鑿穿”戰術,寇仲就一再使用這個戰術,其實純粹是抄襲李世民。而李道玄跟隨李世民轉戰泗水的時候,經常是這支精銳部隊的主力之一。《新唐書》裡說李道玄“貫賊陣出其背,復引還,賊皆靡,所發命中。”擔任這種作戰任務對武力要求最高,要求個個都是以一當百的猛士,可以想象李道玄的武力值至少也在95以上。《新唐書》裡還說他“每赴敵,飛矢著身如蝟,氣益厲。”


李道玄以主將的身份,不老老實實坐鎮中軍,身先士卒當前鋒,這也是敗亡之本。主將應該像電影《影子武士》裡的武田信玄一樣:“山,是不動的!”李道玄明顯是受了李世民的影響。李世民最喜歡身先士卒衝入敵陣。李道玄戰死後,李世民傷心地自責說:“自從起兵以來,道玄經常是跟隨我征戰。他每每見到我深入敵後,都能最終戰勝敵人,總是羨慕我,所以才會效仿。可惜這麼年輕就死了!”李道玄戰死時只有十九歲。


曉木曰兮

《說唐演義全傳》中,李元霸為上界大鵬金翅鳥臨凡,力大無窮,所向無敵。晉陽宮比武,力挫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一戰成名。後奉旨赴四明山保駕,三錘擊走第三條好漢裴元慶,匹馬雙錘,一下午將十八路反王180萬人馬殺的只剩60餘萬。曾見義勇為,救下清官劉文靜。後於紫金山再挫各路反軍,玉璽獨收。收軍回長安時,舉錘罵天,死於雷雨霹靂之中。

但是我很遺憾,說唐跟真實歷史是兩碼事,說唐無論人物還是故事跟正史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李玄霸是李淵嫡三子,李世民的同母弟弟,兩人差了也就一兩歲,他週歲14時死了,唐人虛兩歲,死因不明。

真實歷史李玄霸應該是怎麼個人?第一個除非他先天殘疾,不然肯定會武,李家是以武興家,從武德年間李淵對李玄霸一系列追封來看,李淵應該是經常懷念這個兒子,或者說李淵很寵愛這個兒子,那麼李淵去晉陽當官應該會帶上他,因為歷史上李淵帶了李世民,這個很重要,如果他沒死的話,他也能混個“晉陽元從”,那麼最後應該的官職是,親王(晉魏趙,晉的可能性大,因為李元吉是齊王,哥哥沒理由不如弟弟),納言(這個可能),州牧或者州總管,司空或者司徒。

以上官職真實歷史李元吉基本上都得到了,說說這些官職,納言就是宰相,有資格進入政事堂,李元吉因為表現不好很晚才得到這個位置,李世民也是宰相,他是尚書令,相當於國務院總理,州牧有點榮譽的性質,如果是什麼什麼總管那就是領兵的,司空是三公,榮譽頭像,李世民是司徒,後來李元吉也是司空。

結論是,如果李玄霸沒死,他最後只要表現不太差,就能進政事堂,相當於今天常委會,而他的任務有三個可能,一,負責北方突厥,二,南下平定江南,三,給李世民打下手,看他水平定,如果水平高,那麼應該是負責北方突厥。


車邏輯的邏輯

你好,我很有興趣回答你的問題。


歷史上的李元霸,本名李玄霸,字大德, 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母竇皇后。後世因避諱清康熙帝玄燁名改稱為李元霸。


史書記載: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封衛懷王,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以太宗子李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後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李瓊子保定嗣。薨,無子,國除。


從史書記載來看,對其描述甚少,只有聰慧善辯,更無事蹟可循。


所以推測出,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是根據這個史書上記載最少的李淵第三子,虛擬出來的隋唐第一勇士!


正所謂,假亦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才是寫書作引的精妙之處啊!


希望對你有用!


求關注,拜託!!!


瘋那邊的男子

無論《說唐》,還是《隋唐英雄傳》等裡面的李元霸,都是位拉風到極限的人物。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一!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麼歷史上有沒有李元霸?

當然是沒有了!但任何藝術人物的產生,都必有原型,這是不變的。關於李元霸的原型,被公認的是李淵第三子:李玄霸,跟李世民是一母同胞,且十六歲時便死去了,再無其他記錄。

可見,李元霸的確是藉助了李玄霸的外殼,然後添加入許多非凡傳奇。但問題是,李世民還有一個弟弟,叫李元吉!為何不是他呢?

從李元霸和李元吉出生後的遭遇來看,存在著相似之處。李元吉是李淵的第四子。一出生,就遭到母親的遺棄,因為長得太醜了!跟李元霸是同樣遭遇,也因太醜被關籠子裡鎖住。

所以李元霸的原型到底是誰?只能說:反正是李淵的兒子,還真不能確定到底是誰。故而李元霸這個人物,也因原型不確定,變得可以天馬行空,任意發揮。

比如《說唐》中,把李元霸說成是天上的金翅大鵬轉世,自然這樣的人物需要神仙來教,授業恩師成了紫陽真人。生得是“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

武功更是“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楚漢項羽。一餐鬥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雲,天下無敵”。

在小說中,幾乎沒有對手,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天神般人物,為何最終的結局是遭雷劈而死的?當然也有其他版本,但無論哪個版主,雷劈都是主因!

第一種解釋是:他的師傅紫陽真人曾告誡他“若他日對敵之時遇見使鎏金鏜的,萬不可傷他性命,否則必定不得善終”。可惜,李元霸卻不聽師傅話,先殺死了使用鎏金鏜的第六條好漢伍天錫,跟著又幹掉了使用鎏金鏜和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

這種解釋,說白了就是一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思維,師傅(前輩)的話一定要聽。

第二種解釋是,因為宇文成都在天上是李元霸的上級,如今下級打死上級,自然要遭雷劈了。還說宇文成都是殷商時期,聞太師轉世,在天上是雷神,是李元霸的上司……

李元霸已經被塑造成“天神人物”,明顯是“帶著使命”前來興助大唐,從李元霸只聽李淵和李世民的話來看,這等於拍了李世民的馬屁,證明李淵開國唐朝和李世民當皇上,都是天命所歸。由此玄武門事件,給李世民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被有效對沖掉。

當然,如此拍李世民馬屁,主因是李世民這個皇上幹得太出色,人們都替他說好話,可謂“水能載舟”的典範。

所以能輕鬆秒殺李元霸的,其實就是這兩個人,一個是李淵,一個是李世民。李淵顯然不能殺,畢竟虎毒不食子。李世民更不能殺他,因為李元霸就是服務於李世民的,你再殺了,還叫啥明君?

故而李元霸也就只能是老天爺來處理了,而選用雷劈這種方式,除了證明李元霸最終被老天爺收回外,還帶有種勸誡的味道,畢竟李元霸殺戮太多了。


靜者為王的江湖

歷史上沒有李元霸此人!

小說《隋唐演義》裡好像都沒有吧。他們都是小說《說唐》或評書《興唐傳》裡的人物。



李元霸:


一、死於天譴(《說唐》善本):且說那趙王李元霸回到潼關,駙馬柴紹前來接應,二人相見,同路而行。不知九天應援雷聲普化天尊歸位,奉命率雷部眾神拿元霸逆天之罪。只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霹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的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惡,照少爺的頭響也!”說罷,把錘往空中一拋,只見天尊手一指,元霸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的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n馬來。


二、死因不明(《說唐》精簡版):且說那趙王李元霸回到潼關,駙馬柴紹前來接應,二人相見,同路而\n行。只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霹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的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n惡,照少爺的頭響也!”說罷,把錘 \n往空中一拋,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的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馬。柴紹吃了一驚,連忙來扶,只見一陣怪風,卷得飛沙走石,塵土衝\n天,霹靂之聲,火光亂滾。柴紹與兵將避入人家簷下,少頃,風住雨止,出來一看,只見元霸的金盔金甲都在地上,那兩錘與馬卻在一旁,人已喚不醒了。


三、舉錘震天,反被砸死(評書《隋唐演義傳》):西府趙王李元霸從小就怕打雷,這時電\n光閃閃,雷聲隆隆,他心裡有些害怕,仰面朝天大喊:"我的大錘,誰見誰怕,雷公,難道你就不怕嗎?"恰在這時打了個劈雷,李元霸說:"我一錘把你打死,看\n你以後還打雷?"說著他竟把一隻大錘向空拋去;由於他仰面朝天,雨水下到他的臉上,打得他睜不開眼。這也真巧,大錘拋到天空,落下來正好打在李元霸的頭\n上,把李元霸砸了個腦漿迸裂。(個人認為該版本流傳相較其它,流傳最多)


四、雷電擊死(評書《響馬傳》):原來,李元霸和柴紹在紫金山奪得玉璽後,回兵長安。路上恰逢一場暴雨,李元霸被雷電擊死。


五、戰死沙場(評書《興唐傳》):

魚俱羅一拱襠,馬往前撞,搬刀頭,獻刀纂。李元霸左手錘鐐刀。魚俱羅知道這小子力氣大,這刀不能讓他鐐上,急忙把刀轉回來。叭!又一順刀,平掃李元霸的左肩頭。李\n元霸合錘一掛,魚俱羅把刀又撤回來了。馬走盤旋,二人打在一處。老將軍這口刀粘、綿、黏、閃,老讓擂鼓甕金錘碰不上。打著打著,李元霸猛然間雙錘砸了下\n來,魚俱羅還是那麼對付他。又打了三、四個回合,魚俱羅撥轉馬頭,可沒奔西邊本隊,卻奔西南下去了。李元霸拱襠就追,也奔西南下去了。魚老將軍在前邊拖著\n刀,頭也不回,留心聽後頭的鑾鈴聲音。李元霸緊催千里趕雲煙,馬踏如飛,眼看馬頭就要頂上前邊玉面紫驊騮的馬尾了,李元霸往前一探身,兩隻擂鼓甕金錘搖歡\n了,呼!掛著風砸將下來。他心說這對錘砸不到你的腦海上,也得砸到你那馬後胯上。啊,怎麼錘下來了,人和馬沒影兒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魚俱羅聽後頭鑑\n鈴聲切近了,估摸差不多了,啪!一掰外手鐙,這馬頭朝東北了,打閃認針,不容工夫。趁李元霸發愣的當兒,魚俱羅把馬轉回來了。他推左手的刀纂,獻出金背烏\n龍刀的刀頭,一翻背,這刀刃正砍在李元霸後脖梗子上,喀嚓!登時人頭就飛了,李元霸屍橫馬下。魚俱羅使的這手刀叫轉馬刀,不愧是春秋刀法,無人能敵。(個人非常討厭這個結局。。。且於理不合,魚俱羅當時已經80開外奔90了)

宇文成都:
各個版本中都是在十八路反王征討宇文化及時,為李元霸所殺。具體地說,就是抓著兩條腿給活劈了。
裴元慶:
一、伐五關之役誤中新文禮之計,被燒死於慶墜山中。(《說唐》)
再說新文禮將養好了,便與尚師徒商議,先除元慶,而後可破各賊。尚師徒 道:“下官有一計在此,不怕不除此人。”遂附耳低言,如此如此。新文禮聽了 喜道:“妙計!妙計!”遂差人到城南慶墜山中,暗暗埋下地雷火炮,石壁上令 \n軍士預備筐籃伺候。次日,新文禮上馬抵城,單要裴元慶出戰,探子飛報進城。 裴元慶聞報,就要出戰,徐茂公止住道:“將軍今日不宜出馬交戰,決然不利。”\n 元慶道:“軍師又來講腐氣的話了!我今日不殺新文禮,也不算成好漢!”竟上 馬出城去了。徐茂公只是叫苦。眾將忙問其故,茂公道:“不必多言,這是大數\n 難逃,此去不能活矣!”眾將各各驚疑。 當下元慶出營,見是新文禮,舉鎚便打。文禮擋了一鎚,回身向南便走,元 \n慶緊緊追去。新文禮且戰且走,引入慶墜山,見兩邊皆是石壁,直追至窟中。外邊軍士就塞斷了出路,石壁上放下筐籃,新文禮下馬坐入筐籃,上邊軍士把他拽上去,遂點著乾柴火箭拉下來,發動地雷,一時烈焰飛騰,可惜這少年勇將裴元慶,就這樣燒死在窟中,其年十五歲。

二、死於聶世雄的飛刀之下。


時說新語

首先要說的是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淵第四子李玄霸。出現在《說唐》、《瓦崗英雄》、《隋唐演義》等小說中。

你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以小說的標準來說下。

李元霸乃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

於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御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

四明山一戰,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230萬大軍。揚州“反王奪魁大會”時,於天昌關殺死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紫金山一戰,殺死宇文成都,匹馬雙錘面對185萬軍隊,兩柄鐵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屍山血海,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逼得李密獻上玉璽,各路反王遞上降表。


就問你服不服?


歷史見聞一覽

歷史上有李元霸這個人,但是並不厲害。李淵的小兒子李世民的小弟弟,6歲就死了。《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是夠虛構人物,他的原型叫李存孝。

是唐朝末期人物,歷史有記載,力大無窮,最擅長突擊作戰。黃巢(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李存孝帶兵剿滅的,最後一戰,李存孝帶領18個騎兵用突擊作戰夜襲“唐都”(歷史記載是騎兵攻城,只有18人),拿下黃巢都城,將黃巢燒死。王彥章(日不離影,槍挑24將)在李存孝面前只能擋住3個回合。楊家將的始祖楊業的父親楊袞(差點打死趙匡胤),是歷史記載中是唯一在李存孝面前頂過10回合的人,不過最後被李存孝生擒。在很多書裡都有這樣一個記載:中國勇戰派中“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其中王就是項羽,將就是李存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