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如此任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追随者?

霍去病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一个女奴诞下的私生子,一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少年将军,眉眼间总藏着逼人的锐气。也许是过早的走向人生巅峰,霍去病像只不羁的小虎犊,总是那么恃才放旷。似乎天地之间,除了皇帝,没有人能驾驭的了他。


霍去病如此任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追随者?

霍去病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公元前140年,霍去病出生在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虽降生并不光彩,但并不影响他的幸福指数。舅舅卫青的荫护,汉武帝的宠爱。让霍去病的锋芒早早的显露。
霍去病如此任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追随者?

年少的霍去病在对匈奴的作战上,和汉武帝的思想达成一致。汉武帝决定,用重金打造一位将军中的战斗机。

某日,汉武帝听完霍去病的作战规划后,喜滋滋地问主父偃:“你觉得这娃咋样?”

主父偃说:“刀子磨得太快,用起来很顺手,却容易折断。”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被封为骠姚校尉,率800骑兵甩开敌军数百里,直入敌营。斩匈奴两千余人,其中包括单于的祖父辈,俘虏单于的叔父罗姑比。这一战,霍去病名扬天下,被册封冠军侯。
霍去病如此任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追随者?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出击河西浑邪王、休屠王部落,奸敌4 万余人。这可是匈奴的王牌军,5个匈奴王,加上王母、相国、王子、将军大小一百余人被俘。从此河西地区尽归我大汉。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22岁的霍去病以统帅出征。

霍去病率部深入漠北,追敌2000多里路,歼敌七万余,重创匈奴元气。从此,漠南再也找不到匈奴部落。

写到这里,该提一提霍去病的任性了。光环太多,霍去病做事难免随心所欲。高兴时,他能把御赐的美酒倒入泉水,与士兵共饮(酒泉就是因此而得名)。耍起小性子来,宁愿让食物烂掉,也不分给饿肚子的士兵。

最牛的一次,他竟然意气用事,私自处死李广之子:李敢。
霍去病如此任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追随者?

事情是这样的:漠北之战后,李广自杀。李敢认为是卫青逼死了父亲,便去找卫青理论,且失手伤了卫青。霍去病知道后大怒,引弓射杀李敢。

作为一个统帅,霍去病的功绩毋庸置疑,甚至超过了卫青。但在为人处事上,他的性格有点孤僻、偏执。李敢忠心耿耿,追随霍去病,立下汗马功劳。却因为一件小事死于非命。看得出,霍去病并不懂得体恤下属。

但有一个现象让人不解,随着大汉对匈奴战事的扩大,很多将士纷纷离开仁爱的卫青,投奔了霍去病。why?

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

1 霍去病虽然脾气暴躁,但用兵如神,从无败仗,将士们跟着这样的主子提升很快。封官拜爵是最强的刺激,所以,纵然霍去病有不少缺点,毕竟瑕不掩瑜。

2 霍去病宁愿食物烂掉,也不分给士兵,实际上是训练虎狼之师的一种手段。他曾经说过:有本事的人就该吃肉,没本事的人就该饿着。故意刺激战士强大自我、奋勇杀敌。只要是技能超人,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您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