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詐騙 警鐘需長鳴

金融行業近年來高速發展,覆蓋速度猶如離弦之箭,數量更是盈千累萬。聲勢雖浩大,但蹦盤速度可謂剎那間分崩離析。高速發展必帶來不法分子乘機而入,魚龍混雜的金融市場,使消費者真假難辨,雷池之下,必有池魚殃及。

期貨詐騙 警鐘需長鳴

期貨市場雖櫛風沐雨30週年,經歷從大到小,由亂到穩,以穩健立足國內市場,但不法分子市場作亂,仍無法杜絕。

武漢警方透露,近日破獲一起利用虛假金融期貨平臺詐騙案,涉案金額過億元,專案人員相繼在深圳、廣州、石家莊等五城市集中收網共抓獲涉案人員68名,其中23名團伙骨幹已於上月28日被檢方批捕,45人被取保候審。

據深圳警方信息,深圳南山區警方打掉了一個以文化藝術品為標的的虛假期貨平臺,案件受騙總人數8000餘人,涉案金額高達10億元人民幣。該案也創了全國同類案件之最。

值得關注的是期貨詐騙不法分子,欺詐手段高明,運營手法嫻熟,瞞天過海坑害廣大投資者,殊不知後臺擦盤,掏空了你的腰包,往往投資者被賣了還替別人數錢。

期貨詐騙 警鐘需長鳴

簡單分析下網絡曝光詐騙行為頻頻,為何還有這麼多投資者如此不謹慎

1、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迫使一部分人主動參與高利潤投資。

2、詐騙運營者“釣魚”手法高明。依託專業團隊為噱頭,頻頻曬出高利潤截圖引誘,以只要按“步驟”操作便能穩賺不賠等各種引誘手段。開始使投資者盈利獲取信任,以慢慢使投資者跌入深淵。

3、異性營銷,利用異性相吸的本質。獲得聯繫後,首先獲取信任,潛移默化讓投資者瞭解到,現有的高質量生活是參與某某平臺的期貨交易,開始誘騙投資者小額參與,又有幾人可以抵制利益的誘惑和人性的貪婪。

4、金融廣告無處不在,當然金融行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期貨交易探索價格標杆,服務實體經濟,尤其農業產品的“期貨金融”路線。但不法分子“鑽孔子”的行為屢見不鮮,並且屢試不爽。

一是期貨法律發規仍在建設階段,市場機制仍有漏洞;

二是人性難過金錢關,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試試看的心理,誘入深淵。

期貨詐騙 警鐘需長鳴

如何辨別虛假期貨平臺

1、可以通過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網站,找到協會會員的欄目,通過這個欄目查詢和判斷期貨平臺,是不是正規的平臺。將期貨平臺的名字輸入協會會員的查詢,如果這個期貨平臺,也顯示在協會會員裡面,就說明是正規的平臺。

2、投資者做任何投資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辨別交易平臺的合法性和正規性,包括銀行、券商、信託、期貨、基金等機構,它們是否具備資質和牌照,是否是合法和正規的金融機構。

3、合法期貨經營機構只能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也只能以公司的名義開立銀行賬戶,不會用個人賬戶或非本機構賬戶進行收款。投資者在匯款環節應當格外謹慎,如果收款賬戶為個人賬戶或與該機構名稱不符,投資者一定不要向其匯款。

4、確保資金安全的有效保障:

關注資金的存管保管制度。一般來說由正規的清算機構實行統一清算的交易場所,不經過交易場所,資金相對安全;如果沒有集中清算,至少有保證資金的銀行第三方存管監管制度(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僅僅是資金保存在銀行,並不足以保證資金安全),如果沒有資金的第三方存管監管制度,直接由交易場所的經紀會員或者交易場所保存交易資金,投資者就應當對資金安全保持合理的懷疑。

4、關注交易賬戶的資金情況,發現資金被騙取或者盜取的,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和交易場所監管機關報案或者投訴。

期貨詐騙 警鐘需長鳴

據證監會表示:2018年將大力推動修訂證券法、制定期貨法等工作

旨在結合資本市場發展和監管工作實際,夯實資本市場基礎法律制度,大力推動《證券法》修訂、《期貨法》制定等立法工作,持續推進依法行政,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進一步完善日常監管、案件調查、行政處罰、行政複議等協調聯動的大監管、大執法工作格局,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推進資本市場法治宣傳教育,提高監管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的能力,著力解決新時代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的成績。

期貨詐騙 警鐘需長鳴

投資者要有預警吸收、警鐘常鳴的主觀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