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稅真的要來了!人口外流的東北,會跟進麼?

據聯合早報報道,6月28日中午,香港行政會議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三項房屋新措施,其中包括

落實“一手樓空置稅”。消息指,有關措施已全部獲得通過。

所謂“空置房”,是指未被充分利用的住房。對此,各地定義不盡相同。有的國家或地區規定,超過半年沒有充分使用的住房,就算空置(比如加拿大溫哥華);有的則規定,超過一年“未被充分使用”才算空置。

像香港地區這樣,只對開發商手裡囤積的“已經完工的新房”徵收空置稅的,此前是沒有先例的。當然,香港政府最終會不會徵收空置稅、如何徵收,還有待正式方案的公佈。

空置稅真的要來了!人口外流的東北,會跟進麼?

很顯然,面對日益上漲、高得變態的香港房價,港府感到了巨大壓力。針對新房徵收空置稅,作用其實未必大,但也算出臺了一個政策,可以給市民一個交代。

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近幾年來,香港的房價上漲的勢頭兇猛,豪宅也屢屢創下新高價格。

為了給居民提供更多可負擔的住房,香港特區政府今年以來一直在考慮多種調控手段,其中空置稅被寄望能遏制投機炒房的勢頭,提高住房持有成本。

據香港《星島日報》6月5日報道,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住宅物業市場2018年以來持續活躍,今年前4個月樓價累計上漲7%,樓價已大幅超出市民的負擔能力。

陳茂波當時透露,運輸及房屋局針對一手房空置稅的研究已接近尾聲,結果將很快公佈。6月5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進一步表示,港府正積極進行相關研究,但暫不透露何時公佈。劉怡翔表示,徵收房屋空置稅只針對一手房市場,而非二手房市場;住宅應滿足民生需求,而非炒賣用

,未來會研究如何鼓勵房地產開發商把這些空置房推出市場銷售。

開徵房屋空置稅將產生哪些影響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空置稅僅針對一手空置房,而二手空置房數量是一手空置房的4倍以上,因此此次徵收一手房空置稅對香港房市基本面的影響有限。

此前,其他國家和地區徵收空置稅大多是針對二手物業市場,而針對一手物業推出類似措施未必能緩解房價升勢,而且在操作層面上存在一定困難,包括如何界定空置年期及確定不同的稅率等。

也有分析認為,香港突然下狠手,對樓市多方的刺激不可少,小幅降溫是大概率是事件。

打擊最大的,就是捂盤惜售、惡意抬高房價的開發商。在繳納高額空置稅和坐等房價上漲之間,最先倒下的一定是現金流短缺、資金週轉不佳的開發商。

未來香港一手房供應可能會有小幅上漲,也會有大量新房進入租房市場。對於捂盤惜售集中的區域,預計租金會有所下降。

開徵房屋空置稅是大勢所趨

房子的第一屬性是居住,而不是投資和投機,開徵房屋空置稅是大勢所趨。

多國實踐已證明,向房企及投機者徵收房屋空置稅非常有效。一是投機者買了房子不租出來,自己又不用,浪費社會資源就該納稅。如果所有的投機者把房子租出來,租金就會掉,租金掉下來,房價也會受影響。二是徵收房屋空置稅,可避免房企捂盤惜售,囤積居奇。

在中國,關於空置稅的提法早已有之。曾經有黨外人士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第一次會議提交《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建議的提案》。在提案中有一則就是:發揮國有企業的引導作用,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必要時試點空置稅,減少空置和“捂盤”。

之所以把空置稅提上議程,主要是整治中國房產市場。據瞭解,雖然中國人口眾多,但房子空置率卻不低,有的一線城市竟高達20%。而空置稅這詞卻不陌生,在2010年,北京市住建委就討論過空置稅,但已過去多年,空置稅還未實施。

目前,我國沒有徵收此稅,但在國際上除澳大利亞外,英國、意大利、法國、荷蘭等地區均有徵收。數據顯示,有些國家房屋如果閒置一年,業主必須繳納房款的10%為罰金,第二年12.5%,後面遞增。

全球各典型國家空置稅是如何徵收的?

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住房“空置稅”:

1.在加拿大溫哥華,從今年3月開始徵收空置稅,房屋每年空置達到6個月的,需要按照“房產價值的1%”來交稅,謊報業主將面臨每天罰款10000加元的嚴厲處罰。

2.在英國,如房產被空置長達兩年或以上,政府會對空置房屋徵收100%的額外市政稅。

3.澳大利亞也開始徵收空置稅,在維多利亞省,空置稅的稅率為房屋價值的1%。

4.在法國,住宅空置逾1年須繳交樓價的10%為空置稅,第2年增加到樓價的12.5%,第3年為15%。這顯然帶有懲罰性質,而且是累進制的。

5.在荷蘭,如果有房屋空置超過1年,將容許其他市民入住;在瑞典,政府有權徵用空置單位廉租給無房家庭。

6.近幾年來,韓國利用多處住宅進行投機的現象日益嚴重。韓國政府出臺了“一戶一宅”的政策遏制房地產投機。對居民擁有的第二套以上住宅徵收重稅,將轉讓第二套以上住宅的交易稅從9%至36%提高到50%;同時為抑制土地倒賣,政府將對非土地所有者自住的土地交易徵收60%的交易稅。

由此可見,空置稅在全球各地千差萬別。有不徵收的,有溫柔徵收的,有懲罰性徵收的。

空置稅真的要來了!人口外流的東北,會跟進麼?

加拿大溫哥華:房產價值的1%

2018年,當國內房地產稅的“時間表”在網上流傳開,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溫哥華針對高企的房價開始徵收另一項稅收——房屋空置稅。這是當地政府為遏制失控的房地產泡沫而採取的新措施。2016年8月,溫哥華所在的BC省政府向海外投資者徵收15%的投機稅;2018年2月,海外買家的投機稅率上升到20%。

隨著2018年3月5日申報期限截止,溫哥華市政府公佈數據稱,全市共有183911戶家庭的房產申報為“居住”狀態,未在3月5日前申報的溫哥華地區房屋有8500套,將被視為空置房,需繳納房產價值的1%作為房屋空置稅。

在申報的空置房中,60%為公寓,30%為別墅。而聯排別墅(townhomes)等其他類型房產僅佔所有空置房產的5.9%。

在溫哥華,房屋空置稅旨在使空置和未充分利用的房屋得以有效利用,供在溫哥華當地生活和工作的人士租住。

關於空置物業的設定標準如下,大部分物業都無需繳納房屋空置稅:在該年度的至少6個月被註冊業主、其家人或朋友用作主要居所的房屋;在該年度的至少6個月被租用,且每次的租期為連續30天或以上的房屋;或者,符合其他豁免情況其中之一的房屋。

澳大利亞:海外購房者5000澳元/年

2017年11月,澳洲聯邦議會通過了一項立法,該立法賦予澳洲稅局(ATO)一項權力:如果海外買家在澳購買的房產是空置的,那麼每年要面臨5500澳幣的罰金,如果不向澳洲政府提交表格,則另外要繳納多達52500澳幣的罰金。

對於海外購房者來說,政府將會對他們的閒置房產徵收每年5000澳元的空置稅(Vacant Residential Property Tax)。如果所購買物業每年空置6個月以上,或業主沒有真正往外出租至少6個月,政府每年會向海外買家徵收5000澳元的空置稅。而政府判斷房屋是否空置的方法是查水錶,確認用電量,等等。

與此同時,維州政府從2018年1月1日開始,正式徵收一種名為空置住房土地稅(Vacant Residential Land Tax)的稅種,這意味著在該州16個行政區的業主,要面臨繳納他們房產價值1%額度的新稅。

據統計2016年,在澳洲人口普查之夜,有11.2%的私有住房是空置的,總數多達1089165戶。相比較5年前,當時空置私人住房比重在10.7%。在墨爾本和悉尼,空置房數量分別增長了19%和15%!

澳洲稅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獲海外投資評估許可的海外買家,將要每年上報一次空置稅。這項稅系包括網上申報程序和支付系統,澳洲稅局在稅局匹配上的智能管理系統是很敏銳的,他們可以通過外部數據,匹配澳洲每個區域的報稅信息。如果這筆費用累積下來沒有及時上交,業主的房產會被扣留,當房產再售時,這筆費用將從售房所得中扣除。

有法律專家表示:“很多海外投資客買了澳洲房子後就離開了,大量的業主離開了,他們的房子也上了鎖,空空如也,這些業主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正是由於此類現象的發生,澳洲終於出手,嚴厲打擊此類“囤房”、空置住房現象,並積極鼓勵鄰居舉報。

空置稅真的要來了!人口外流的東北,會跟進麼?

中國內地空置稅怎麼徵?

那麼,中國內地會推出空置稅嗎?在今年5月中旬,中國社科院城市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聯合發佈“2018年房地產藍皮書”時,就公開建議:

鑑於房產稅的財產稅屬性,在土地國有的基礎上向使用權者徵收存在一定的法理障礙,可以考慮以“空置稅”這一行為稅來替代房產稅。這既可以增加住房的持有成本,也可以鼓勵住房出租以提高住房的利用效率。

社科院專家的意思是說:由於中國土地國有,購房者在買房子的時候一次性繳納了70年土地使用費,再徵收房地產稅存在“法理障礙”。所以,建議開徵“空置稅”來替代房地產稅。

關於中國內地的“住房空置率”,歷來是一本糊塗賬,沒有人能說清。我們目前看到數據,基本上都是拍腦袋搞出來的,沒有什麼準確的依據。這是其一。

其二,住房空置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概念。和物業稅一樣,“空置稅”的開徵也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障礙。與產權確定、房屋統計等基礎條件相比,“空置”標準的界定才是最大的難題。曾有人提出通過每月的用電、用水量來確定是否空置,但因不夠嚴謹被否定。也有人提出根據未入住的時間來界定,但考慮到出差、裝修等因素,同樣難有一致的標準。

此外,與物業稅一樣,在根據面積徵收還是根據套數徵收上,業界也存在不同的意見。

所以,在中國內地徵收空置稅,成本會很高。但如果開徵,的確可以減少房屋的空置,增加市場上可租賃房屋的數量。空置稅可以在北上廣深試行,不應該輕易否定。另外,空置稅一定也是地方稅種,需要各地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徵收。

總之,個人認為,空置稅會實施,但不是全國範圍內,會因城施策,重點會偏向房價過高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