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獨立”號輕型航空母艦

1941年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已在美國兩洋對岸的中國和歐洲全面爆發: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戰場,中國軍民和日本侵略軍已經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互有勝負;在大西洋東岸的歐洲戰場,納粹德國已經佔領了幾乎整個西歐和中歐,並拉開了蘇德戰爭的序幕。面對如此形勢,美國參戰顯然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可就在此時,美國人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最新一艘CV-8“大黃蜂”號大型艦隊航母將於1941年10月建成,而下一艘大型航母CV-9“埃塞克斯”號已於1941年4月開工,要到1944年1月才竣工。若果真如此,這就意味著美國海軍將有超過一年半的時間完全沒有航母可用!

事實上,到1942年10月,美國海軍就只剩下被打得破破爛爛的“企業”、“薩拉託加”兩艘航母輪流上陣了,此時距離埃塞克斯級航母完工尚有1年零2個月。如果太平洋美軍按照計劃在西太平洋展開作戰,美國海軍要麼淪為陸基飛機羽翼下的“近岸守備隊”,要麼被日本陸基飛機完虐。

對於這樣的尷尬局面,羅斯福總統決心借鑑護航航母的建造思路,利用作戰艦艇的艦體緊急改造一批應急航母,也許這些航母的性能比不上大型艦隊航母,但至少可以保證美國海軍安全度過埃塞克斯級大型航母批量服役之前的空白期。

獨立級輕型航母登場

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獨立級向舷外伸出的煙囪設計比較有效,甚至引發了關於“為什麼此前沒想到”的責問。

第一艘獨立級加入美國海軍時,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官兵們驚訝地看見,自己得到了一艘和戰前多年經驗幾乎完全相悖的航空母艦。獨立級艦體太小,難以在惡劣海況下收放飛機作戰;飛行甲板太小,艦載機群規模太小,根本不可能實施“全甲板攻擊”;機庫和設備加工車間空間過小,執行飛機維護任務時困難重重;最後,軍艦的防護也很薄弱。毫無疑問,這9艘獨立級輕型航母最終的設計方案比1941年9月時艦船局考慮的那些方案都要遜色,與埃塞克斯級大型航母更是天壤之別,但是在1942年1月設計方案定稿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建造速度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其他都可以將就——這才是CVL設計的核心

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獨立級輕型航母三視圖

1943年1月14日,輕型航母首艦“獨立”號服役,之後前往加勒比海進行海試。1943年7月3日,她完成艦員訓練抵達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之後於當月14日啟程前往夏威夷與先期抵達的“埃塞克斯”號共同進行戰術合練。就在離開舊金山後第二天,“獨立”號的編號從原先的CV-22改成CVL-22,L字母表示輕型的意思,但舷號依然保持和大型航母相同的序列。不久,“獨立”和“埃塞克斯”身旁又出現了2艘埃塞克斯級大型航母“約克城”和“列剋星敦”,以及2艘獨立級輕型航母“普林斯頓”和“貝勞伍德”。就在僅僅6個月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還只有1艘“企業”號獨臂擎天,但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

這種看似拙劣的航母卻完成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任務:前三艘獨立級都趕在1943年4月第二艘埃塞克斯級“列剋星敦”號之前完工,其餘6艦也都趕在1943年底之前完工服役。更重要的是,到1943年10月,大批埃塞克斯級僅有7艘完工,實際參戰的更是隻有2艘,在這戰前航母損失慘重,大批埃塞克斯級尚未形成戰鬥力的青黃不接之際,這9艘獨立級為美國海軍提供了大約相當於4艘大型艦隊航母的戰鬥力

然而,對於如何使用這些不具備“全甲板攻擊”能力的輕型艦隊航母,美國海軍還需要摸索。

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小載機量、小甲板的獨立級無法實施全甲板攻擊

1943年5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指派的戰術研究小組拿出了期待已久的PAC-10戰術條令集。這份條令規定了防空指揮中使用的各種術語、口令,以及戰鬥機防空作戰的各種戰術動作。條令實施後,美國海軍官兵們很快發現,各艦的防空指揮官們再也不能由著性子拿自己喜歡的語言來指揮作戰了,而防空戰鬥機跨航母指揮的“語言不通”問題也由此一掃而空——實際上,不僅是跨航母指揮,就連驅逐艦、運兵船都從此具備了指揮防空戰鬥機遂行防空作戰的能力!

不僅如此,由於9艘獨立級輕型航母在1943年底全部完工,太平洋艦隊的航母特混大隊乾脆選擇了“2艘大型航母+2艘輕型航母”的配置方案。於是,這些輕型航母的作戰定位倒也明確了:她們就是半艘大型艦隊航母,一樣承擔著進攻和防禦的任務。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大海戰中,輕型航母“貝勞伍德”號的魚雷機隊就擊沉了日軍“飛鷹”號航母。

當然,畢竟這是一艘簡易設計的航母,在慘烈的海空戰中,獨立級未能全身而退。1944年10月24日,“普林斯頓”號和TG38.3的僚艦們一起空襲呂宋島上的日軍機場以支援登陸。艦隊自身的防空起初一切OK,來襲的日機還和往常一樣或被擊落,或被趕跑。但是上午9:38,一架孤零零的日軍俯衝轟炸機突然衝出來攻擊了“普林斯頓”號,命中這艘輕型航母的艦體中央。艦上官兵們立即按照無數次訓練過的那樣展開搶險,但是對於這種防護力和安全性都不理想的輕型航母來說,搶險顯然不像大型航母那樣有效。中彈後大約20分鐘,大火引爆了存放在機庫後部側壁上的魚雷,巨大的爆炸摧毀了機庫和後部飛行甲板。雖然日機還在不斷來襲,海況也比較惡劣,但是周圍護航的驅逐艦和巡洋艦還是緊緊靠到航母近旁,協助艦員們滅火,這種協作卻意外帶來了更大的損失——15:23,“普林斯頓”號機庫後部的魚雷艙爆炸了,巨大的火球撕開了航母的整個後部,還重創了靠在艦尾處協助救火的“伯明翰”號輕巡洋艦(CL-62),巡洋艦擠滿人群的前甲板立即血流成河。眼見天色將晚,燃燒的航母會把夜襲的日軍飛機潛艇準確引導到美軍艦隊來,美軍只好撤離這裡,臨走前用魚雷擊沉了“普林斯頓”號。在這場不大不小的災難中,

“普林斯頓”號官兵114人戰死,190人受傷,遭殃的“伯明翰”號承受了最大的人員傷亡:241人被炸死,412人受傷

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在1944 年10 月24 日遭到日機轟炸後燃起大火的“普林斯頓”號

對於這種因陋就簡的設計,各種抱怨甚至在她真正服役之前就出現了。例如,在一份關於後續塞班級輕型航母設計的函件中,航空局如此評價:關於CVL-22級航母的航空運作最普遍的批評是她過於狹窄的機庫……各種通風管道和煙囪深深嵌進機庫內,飛行甲板的支架也沒能落地在機庫甲板外側的合適位置:例如側舷突出部上。因此,強烈建議新一級艦上儘量加大機庫寬度。

更有甚者,1945年戰爭結束後,太平洋艦隊委員會在對這一級艦的各項指標和表現進行調研後,建議終止所有CVL類航母的建造。

最終,有8艘獨立級輕型航母存活到戰爭結束。其中“獨立”號在1946年的比基尼島氫彈試驗中沉沒,其餘7艘艦都在1947年被封存。“蘭利”和“貝勞伍德”兩艦分別在1951和1953年移交給法國用於越南戰爭;“卡波特”和“巴丹”號後來被改造為反潛航母,其中前者在1967年被租借給西班牙,改名為“迷宮”號;“蒙特利”號則從1951到1954年在美國本土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充當艦載機飛行員學校的訓練航母,直到被更大的輕型航母“塞班”號取代。

戰後,仍然有人繼續提出需要改造航母,但這些提議很快就被否決了。因為按照和平年代的建造速度,這些改造航母也很難比大型航母更早服役。事實情況是,最初的3艘輕型艦隊航母的服役日期比埃塞克斯級首艦“埃塞克斯”號來得更晚,不過也算是趕在了第二艘“列剋星敦”號服役之前。其餘6艘艦隊航母都趕在1943年底前服役。雖說一艘改造輕型航母的戰鬥力還達不到大型航母的一半,而且事故率偏高,但無論如何,這9艘輕型航母在1943年底前就為美軍提供了相當於4艘大型艦隊航母的戰鬥力,貢獻也不可忽視。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熱兵器時代001》

最佳應急品: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輕型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