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95後大學生 拿到10多個世界名校錄取通知書

西安交大95後大學生 拿到10多個世界名校錄取通知書

郭人傑 (受訪者供圖)

作為從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走出來的學子,95後的郭人傑收穫了倫敦政經、哥倫比亞大學、羅馬經濟研究院等10多個世界名校的offer;作為交大思辯學社社長,他帶領辯論隊東征西戰。思路清晰、談吐幽默,是郭人傑與人交流時給人留下的印象,行雲流水一般的表達讓他渾身上下散發著自信的氣息。

目標堅定獲得院士推薦信

郭人傑是少年班裡走出來的優秀典型,好奇心充實著他來到大學之後的每一天。他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一成不變,所以他不斷嘗試在大學裡的各種角色,出國的想法也是在大二的時候,出於對更廣闊學習環境的好奇而萌生。

“我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所以我認為應該做的是讓自己不斷踏上更高的平臺,在過程中尋找自己的方向。”郭人傑說道,如果可以清晰地給自己確立主次觀念,便可以大大減少無用功。比如說在經濟學出國念研究生的方向上,需要增強自己在英語環境的適應能力,並爭取拿到強有力的推薦信。所以他在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交換時,就給自己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認真學習並多與優秀的教授交流。這個目標指引著他選擇了“計量經濟學”,並且與授課的教授結緣。

“在莫納什交流的時候,最深切地感受是到了一個誰也不認識你的環境,你可以成為全新的自己,就像cosplay一樣。我在那時學會了靜心學習,過著學習-做飯-健身的簡單生活,我非常享受。”回憶莫納什的時光時,郭人傑說: “計量經濟學的所有課程我都會坐在第一排,每次答疑時間我都非常珍惜,倒不是功利地為了那封推薦信,而是我有認真思考教授上課教授的內容,自己也看了很多書,在思考中發現了很多想和教授討論的問題。”

“我會去思考計量在經濟學中應有的地位等等,教授也說我總能問到他幾節課以後就要講的內容,誇我非常具有‘前瞻性’。最後在計量經濟學考試中我獲得第一名,他也很以我為榮。其實我覺得,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學習,無論怎麼出題都難不倒我,考第一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講到澳洲的學習經歷時,郭人傑自信又略帶得意的語氣和神情讓他熠熠生輝。

交換學習結束後,郭人傑也獲得了來自澳洲院士含金量極高的推薦信。而這封推薦信,也讓他找到了經濟學的樂趣和以後心儀的研究方向。“拿到offer後感覺自己的努力值了,我也非常期待全新的學習生活。”

全力以赴對待遇到的事

郭人傑有著非常清晰的自我認知。提到在辯論隊、社團聯合會、交換項目、創業活動中的廣泛涉獵和取得成績,郭人傑總結了他認為自己身上最重要的三個特質:善心、好奇心和責任心。

好奇心是驅使他在大學不斷嘗試各種活動的原動力,給自己的未來留足可能性。談起責任心,郭人傑說對自己擔負的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很強的“使命感”,作為社長、朋友、兒子和兄長等等不同的角色,都盡力做到最好。

說到廣泛的嘗試,郭人傑也提到自己適應能力很強。他的人生態度之一就是 “隨遇而安”,看似和“愛折騰”有矛盾,但他表示,遇到了什麼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在遇到之後全力以赴,安心做好這件事,這就是我的態度。

郭人傑身上散發出來的自信和積極的態度好像與生俱來,似乎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他迷茫焦慮。說起這個大學生常有的心理狀態,郭人傑的態度依然與眾不同——“少年班的同學沒有過準備高考的焦慮,所以我認為焦慮是值得珍惜的”,在申請季連續收到拒絕信的時候,郭人傑也坦然承認會有迷茫和難受的時候,但是他珍惜這份能讓他意識到差距並保持清醒的狀態。在遇到壓力時,郭人傑表示自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猶豫和多想,腳踏實地盡力做到問心無愧就是他的態度,而這種態度通常都能讓事情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對錢學森學(書)院,郭人傑也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錢學森學(書)院的成立,給少年班、錢學森班的同學們提供了一片廣闊的草原,要的就是讓充滿希望的幼苗好好生長,要以實際行動回答錢老的世紀之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