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杠精”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网络用语,杠指的是抬杠,杠精的意思就是非常喜欢抬杠的人,对于别人都认同的他偏偏要否认,对于别人都否认的他偏偏要认同,这类人总是很让人头疼,而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有没有“杠精”呢,他们都是谁,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诗人群体可以说是盛产“杠精”了,稍微有点不顺他的心意,就要和你杠到底,比如我们的“诗仙”李白大人,早年的李白写过这样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有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时李白身负报国济世的理想,但是李白为人太过自负,总是认为天下比我有文采的没几个,所以在长安里受到权贵们的一致排挤,这首诗就是在他被放出京的时候作的,意思是,我出京可不是被你们逼的,我是不稀罕这些功名利禄,懒得伺候你们。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接下来说说诗人中最爱杠的,那就是王安石,而且王安石因为爱抬杠,还有个外号叫“拗相公”,可见王安石的抬杠能力,比如王安石所作的《叠题乌江亭》,里面有一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这句诗杠的杜牧的一句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你杜牧说江东子弟可以卷土重来,我王安石大杠精偏说他们不会,就是和你杠。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还有我们的著名诗人苏轼,苏轼可是个敢和王安石对杠的人,有一天,苏轼去王安石家做客,去了发现王安石不在家,他就随处走走看看,发现了一篇王安石没有写完的诗,上面有一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里的黄花指的是院子里的菊花,苏轼看了一下发现院子里的菊花明明就没有落嘛,于是在这句诗下面杠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这不是摆明了说王安石是个老糊涂吗,这小杠精遇上王安石这个大杠精,下场简直不要太惨,没过多久,王安石就把苏轼贬到了黄州。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说完了诗人,我们来说一说春秋时期的名家,名家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份子,名家以诡辩著称,他们的宗旨就是“杠到底”,我说什么你们都必须听,你敢不听我的我就要和你杠,比较出名的有名家的惠施和公孙龙,惠施最著名的就是和庄子的“濠梁之辩”,当时两人在濠梁上面游玩,庄子看到河里的鱼说:“鱼游来游去的真快乐啊”,惠施立马“杠精”附体,对庄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就知道鱼快乐了”,庄子多有学问的人当然不服气,两人就开始互杠,庄子反问说:“那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立马又抬杠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你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想法”两人杠的有来有往,还杠出了一番情谊。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最后我们说说“杠精之王”公孙龙,公孙龙是和惠施齐名的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最著名的就是“白马非马”,话说有一天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看门的士兵告诉他,进城不准骑马,这下公孙龙不开心了,立马开杠,对守卫说:“马是一种动物,白是一种颜色,而白马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并不只是马这个动物,所以白马不是马。”守卫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被他给绕晕了,也就放他进城了。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不过单凭这件事公孙龙也不能被称为“杠精之王”,最厉害的是,他敢和秦国互杠,当时秦国和赵国还是有着攻守同盟的,秦国想要出兵攻打魏国,而赵国却想要救魏国,于是秦国派使者来指责赵国说:“我们不是说好了攻守同盟吗,我们秦国现在要去攻打魏国,你们赵国应该来帮我们。”这让赵国哑口无言,这时公孙龙坐不住了,立马开杠:“我们是说好的攻守同盟,那我们赵国现在要去救魏国,你们秦国不应该也帮我们救魏国吗,其实是你们秦国违背了盟约。”之后秦国无力反驳,只能退兵。连秦国都可以杠的没脾气,公孙龙不愧是“杠精之王”啊。

历史上的“杠精”你都知道吗,李白上榜,最后一个“杠精之王”

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家都挺反感“杠精”的,你觉得历史中,谁在是真正的“杠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