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孩子常說這幾種話,家長要警惕了,小心長大之後情商低

  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都會看重孩子的智商,教他們學習一些能夠提高智商提高創造力的東西,上一些輔導班,學一些小特長。相對於智商來說,孩子情商的發展,經常被忽略了,而情商對人的意義非常的重大,小朋友在小的時候,就會從他們的語言中反應出他們的情商。當你的孩子經常說出這幾種話的時候,就要當心他們長大後會情商低,不過在6歲以前,家長及時制止還不算晚。

  1.自私任性帶有威脅性質的話

  有些孩子,因為家長從小比較寵溺,所以也比較任性,甚至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用言語威脅家長,比如說“你要是不給我買xx,我就不練鋼琴了”“今天你要是不帶我去動物園,明天我就不去上學了”,如果說的更嚴重的話,也許以後會為了一己私慾,而作出損人利己,危害社會的事情。

  當孩子經常說出這種話的時候,家長可不能放任他,為了一時的輕鬆而妥協,這樣會害了孩子。反而家長應該及時的制止引導,和孩子勤溝通,告訴孩子這樣任性的壞處,並且與家中喜歡溺愛孩子的家長達成共識,一起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家裡的孩子常說這幾種話,家長要警惕了,小心長大之後情商低

  2.抱怨別人開脫自己的話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部分的家長,從小帶孩子的過程中,當孩子磕到桌子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打桌子,嘴裡說“都怪桌子把我們磕疼了”,當孩子吃東西燙到嘴的時候,就說“都怪它太熱了,燙到了我們”,耳濡目染,孩子的潛意識中就覺得,我沒有錯,錯的永遠是別人,在他們長大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把錯誤推給其他人。當他們上學遲到的時候就會說“都怪爸爸媽媽沒有及時叫醒我”,當他們沒有好好學習,背不下來古詩,就會說“都怪老師佈置的古詩太難了”。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種語言的時候,應該及時制止,告訴他們凡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別人,這不是一種有擔當的表現,同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要儘量避免溺愛孩子。

家裡的孩子常說這幾種話,家長要警惕了,小心長大之後情商低

  3.迴避逃避問題的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也會學習很多技能,而有一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把不學了學不會放棄了這種話放在嘴邊,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也會經常回避,這種孩子長大以後,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會習慣性逃避問題,不利於個人的進步。

家裡的孩子常說這幾種話,家長要警惕了,小心長大之後情商低

  家長在這個時候就要幫助孩子,在他遇到挫折的時候,溫柔耐心的給予他鼓勵,並且陪伴他渡過心理壓抑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