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毛姆的作品与私生活

文/宋钊

萨默赛特•毛姆是个奇特的作家,过去这么多年,人们对他作品水准高低始终争执不下,而且他那如剥洋葱般一点一点被暴露出来的私生活更吸引大众眼光。

“知乎”上大家曾辩论毛姆是否算二流作家,我身边也不乏毛姆的忠实粉丝,这表明毛姆的文学地位经受了时间考验。而塞丽娜•黑斯廷斯《毛姆传》里揭示的作家一生,果然“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读完之后,最大的感慨倒与文学关系不大,而是让人想到生活本身。

关于生活,毛姆已经下过定义:“生命没有理由,生活没有意义”。对于一个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活得又足够长久的大作家来说,这感慨绝非酒足饭饱之辈躺在沙发里满足而无聊的叹息。他说的或许是肺腑之言,只是绝大多数人听不懂而已。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毛姆的一生恰好对此作出生动诠释。

文学的毛姆

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毛姆是个必要补充而非不可或缺部分。这意思是说,他的长篇小说在我心里的地位近于马克吐温、索尔贝娄、哈代,而非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呢,除了契诃夫与莫泊桑,其他人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毛姆也不例外。

比如那本《人生的枷锁》,二十年前就看过,虽然顺畅读完,没觉得好在何处。后来读董桥的书(大概是《今朝风日好》吧),里面提及此书结尾如何优美且大段引用。出于好奇,翻出再读一遍,感觉依然平常。

是不是我的阅读有问题?这问题偶尔会来困扰一下。直到看完《毛姆传》里评价《人生的枷锁》的段落,心里才释然。

“(这部作品)有明显瑕疵,没能成为一流作品,部分受限于作者的想象力,部分归因于散文文体,让人略感单调。”

说一个作家没有想象力是很严厉的指责,可事实就是如此,毛姆的小说大多将现实人物直接植入作品,以至于书一出版,很多朋友先提心吊胆去小说里找自己的原型。有人甚至为此跟他翻脸。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毛姆还是戏剧大师,而且最初靠写剧本脱贫致富。这倒跟我们当前的社会情形相似,作者写书不挣钱,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则一步登天。显然,在任何时代,给大众制造视觉垃圾都强于给小部分人写故事。

作者塞丽娜•黑斯廷斯在《毛姆传》里用翔实的史料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毛姆,客观、多面、立体,对毛姆的作品也给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定位。

毛姆曾评价自己是“二流作家里的佼佼者”。这说法或有意气,不过还真妥帖。毛姆活跃于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是西方文学世界求新求的年代。传统小说的热量在十九世纪几乎被那些天才们燃烧殆尽,现代派正风起云涌,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都开始用一种人们不熟悉的语言写小说,而大西洋对岸的菲茨杰拉德、福克纳、海明威也找到了另一种讲故事的套路。

在此背景下,毛姆的小说继续用传统手法讲述传统故事,这也从根本上注定了他的文学格局。即便如此,在此格局下能做到出类拔萃,也恰好证明了作家的天赋。

不过毛姆内心似乎不太在乎文学地位评价,因为他早已名利双收,完全可以恣意妄为去过他想要的生活。

私生活的毛姆

坦白说,毛姆的私生活可比他的小说和戏剧精彩多了。

毛姆是同性恋!当然这话绝无贬低作家的意思,现在同性恋几乎变为时尚代名词。从这个角度说,毛姆走在时尚的前头。看一下作家不输于好莱坞明星的外貌,或许就容易理解他为何无论在男人还是女人当中都大受欢迎的原因了。

据传记作者透露,毛姆是双性恋。早期他曾经刻意压制自己天然的性取向,自称“四分之三喜欢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欢男人”,不过事实正好相反。

在彻底认清(承认)自己性取向之前,毛姆做了一次挣扎:选择跟一个女人结婚。自然,这婚姻不可能幸福,因为所有同性恋的婚姻,本质上都是他们溺水前盲目去抓的救生圈,事后证明那不过是根稻草而已。

那段持续多年的婚姻让毛姆对妻子深怀仇恨,以至于离婚多年后,他依然在回忆中对前妻恶语相向,以至引发舆论谴责。显然,一个高度敏感的人被女人套上婚姻枷锁,最后虽然逃离,那种刻骨铭心的伤害恐怕永远无法消除。

除了小说家和剧作家身份,毛姆还当过间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务于大英帝国情报机构,谈不上出生入死,但也算是有惊有险。个人认为其作为情报人员最值得一提的,是十月革命前夕与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的交往。毛姆侥幸在布尔什维克上台前离开俄国,否则后果难测。

晚年的毛姆极其富有但又乖张多疑,或许是年轻男性伴侣的挑唆,或许是老脑筋糊涂,又或许是死去的前妻留给他的创伤过深,最后他跟自己唯一的女儿彻底决裂,为此还打了场官司。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毛姆的晚年都很凄凉,可话又说回来,谁的晚景不凄凉呢?人生中有一小段黑暗的路,非得自己走不可。

当一个人步入衰老,不仅丧失对周围环境的准确判断,连对自身的把控也大为下降。相信大家读到书中作家晚年的种种会很不舒服,“毛姆糊里糊涂,加上越来越严重的大小便失禁,即便住在豪华酒店里也不太好处理。”

事实上,去世之前的毛姆谁也不认识,只活在自己臆想的小天地里。写出来的那些小说、剧本,收藏的名画、古玩,生活的豪宅别墅,死去以及活着的男伴——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只能躺在昏暗的房间里等待死亡来临。

造物主曾经大方给予我们的东西,在某个时刻都将收回,或早或晚。当夕阳余晖映照天际,蓦然回首,所经历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这是《毛姆传》带给我的最大震撼。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毛姆的作品与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